雖然叫 電競筆電, 但原廠卻只搭配 500GB 小小SSD, 隨便下載幾個熱門射擊遊戲,500GB就爆滿不夠用了.
• 所以,消費者可自行 DIY安裝 更大容量的儲存裝置:
○ SSD: M.2 PCIe 3.0(2242 或 2280) (部分高階CPU支援 PCIe 4.0)
○ HDD: 2.5 吋(7 公釐厚度限制)
註: 有些硬碟已預先安裝在特定型號上。
這機種 總共提供了三個安裝槽:
• 1 SATA(2.5 吋)空槽
• 1 M.2 (2242) 槽 通常出廠已安裝 500GB 作為系統碟
• 1 M.2 (2280/2242) 空槽
SATA 槽與 M.2 (2280) 槽互斥,消費者只能二選一 , 因為它們共用相同空間。
如果 M.2 (2280) 槽已安裝 SSD,則無法在電腦上安裝其他 2.5 吋 HDD 或 SSD。

原廠包裝盒 的附件包 有送
SSD長方形鋁架 + SATA轉接頭和排線 + 3顆 黑色機殼螺絲 + 4顆 SSD側邊固定螺絲+一些藍色避震海棉貼 ,這些小配件是要讓 消費者 日後可自行升級 2.5" SATA 裝置.

拆機前, 千萬要提醒大家, 筆電和 桌機供電系統不同, 桌機 只要拔除 AC電源線,你就可以放心的拆換內部零件.
但 筆電 拔除AC 電源線後,內部還有一顆 8~19V 鋰電池持續在供電, 你若不移除, 很容易就造成零件短路,噴火燒毀主機板, 損失慘重.



Lenovo 筆電在 BIOS 選項中, 有一個 移除電池電源的 選項, 你得先關機, 再開機,當重新開機瞬間, 連續按壓 F2 功能鍵,
就能進入 Lenovo BIOS 設定中心, 找到第二頁最下方, 移除電池電源 選項, Lenovo 就能用軟體控制 把 鋰電池輸出 關閉. 讓你安全的維修或升級 SSD 和 DRAM.
等你維修完成,重新插上 AC 變壓器,Lenovo 就會自動打開鋰電池輸出.
你如果找不到這個BIOS的 鋰電池電源關閉選項, 那你就等打開後殼後, 趕緊去把內部的 鋰電池排線 拔除, 等維修完成,再接通回去.
如何打開外殼, 可參考底下 youtube 講解.
1. 如何升級 DRAM ??
>> 打開背蓋後, 你會看到 EMI 金屬包覆殼, 底下就是2個 DRAM插槽, 但旁邊小零件就是 鋰電池 11V電源.
我剛買新機第一天, 第一次拆機裝 16GB DDR4 時,因為懶得移除鋰電池電源線, 升級完DRAM, 裝回EMI 金屬包覆殼時,不小心碰到 周邊小零件,突然瞬間就爆炸火花,零件燒毀,我懊惱悔恨剛買的新機馬上就毀了 ,




幸好我略懂 NB 線路, 燒毀的零件剛好不重要, 我就清潔焦黑處,開機使用...否則,整台機器就因這個DIY失誤,要花大錢,送回原廠更換主機板了.



2. 如何升級 SATA 2.5" HDD/SDD
>> 可參考底下 youtube 講解. 必須使用 Lenovo 原廠包裝盒裡的零件包.
3. 如何升級 M.2 (2280/2242) ??
>> M.2 2242 ,2230 是專門賣給 系統廠組裝, 一般消費者在市面上大都只能買到 M.2 2280 規格. 2230/2242 規格在台灣市場上選擇性很少.
大家 可在網路上很快速買到 M.2 2280 500GB/ 1TB /2TB ... 但價格因顆粒品質而有不同,有 2層 MLC , 3層 TLC, 4層結構的QLC.. MLC容量小,比較少見了,耐用度最好, TLC其次, QLC最差. 市場上越來越多是使用 高容量的 QLC.
舉例:
KIOXIA 鎧俠( 原 東芝) Exceria PLUS G3 固態硬碟 Gen4 M.2介面 讀取速度高達 讀5000/ 寫3900MB/s, 1TB, (使用 東芝 BiCS FLASH TLC 5年保固) $1650
金士頓 1TB Gen4 ,SNV3S ,3年保 , $1570…
使用 Kioxia東芝 BiCS6 QLC 顆粒 壽命短 容量大 價格便宜 速度較快
威剛 1TB Gen3 ,LEGEND 710 ,3年保 $1400…但 QLC壽命短 ,據說容易壞,
如果只是放一些不重要的照片資料,很少修改寫入新資料,可考慮便宜的QLC模組. 如果是系統碟,常要寫入新資料,可考慮貴一點點的 TLC模組.
PCIe Gen 3 和 4 ,讀寫速度差一倍, 所以有一點價差, 4年以上的舊筆電大概用 Gen 3 即可,也可買貴一點的 Gen4 越級打怪來用,
重點來了, Lenovo 筆電讓消費者DIY 升級 M.2 2280/2242 ,但只預留 螺絲孔, 卻沒有給 支撐銅柱 和 螺絲., 不知要怎麼組裝固定 M.2 模組.


我看了一下主機板,突然發現在鋰電池旁,有 一個位置寫 M2 x6 , 有一個銅柱和一根 6mm螺絲, 看來這根 閒置的螺絲 就是預留給消費者 DIY M.2 擴充模組使用,但那根銅柱是焊死,不能移動.
沒有銅柱可支撐M.2模組,長期可能造成NAND flash 模組接觸不良,資料毀損,
我想到解決的方法有2種..
方法一, 把聯想附送的 2塊藍色小海綿,疊加當支持柱
方法二, 拿出 鋁箔包 塑膠吸管,剪一段 4mm 當支撐柱, 我後來選用此方法.
(再次提醒, 6mm 螺絲 在 DRAM旁的 M2 x 6 銅柱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