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與導覽
前陣子應該很多人都在推這台,聯想小新AIR 15 2021 AMD版本的,不得不說台灣沒有上市這台真的太可惜了,不然我相信應該可以捕獲很多人的心,到這裡相信一定有人想嘴這中國品牌之類,但是產品本身沒有錯,再來有多少東西已經是中國製造了,PCHOME一堆中國品牌如小米?OPPO?realme?一堆都來了,我並不排斥,但是也不希望本篇變成討論政治的文章,單純以熱愛筆電這項產品的觀點去了解這台筆電!!這台大致可以說是性價比極高,70W大電池容量,續航力很長,全機屬機身,質感很佳,又有獨立的數字鍵,以15.6吋來說重量也不會說特別重,更是搭載了100%sRGB廣色域螢幕,真的香噴噴!
可以至原文觀看喔~!點我
《聲明與網站》 |
|
《聲明》 | 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
《網站》 | 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Youtube:小宅開箱 BLOGGER:小宅開箱 小宅開箱 LINE社群(筆電、電腦、手機):趕緊加入 |
《討論區》 | 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
喜歡本篇文章的話還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目錄:一、前言與導覽
二、規格簡介
三、外觀與配件
(一) 外觀與包裝
(二) 配件
(三) 細節尺寸與重量
(四) 連接配置
四、內裝細節
(一) 螢幕
(二) 鍵盤與觸控板
(三) CPU、晶片組、記憶體與GPU
(四) 硬碟
(五) 網卡
(六) 電池
(七) 拆解與散熱模組
五、性能測試
(一) CPU性能測試
(二) GPU性能測試
(三) 記憶體性能測試
(四) 硬碟性能測試
(五) 綜合性能測試
(六) 遊戲性能測試與試玩
(七)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AID64與Prime95
(八) 續航力測試
六、總結與建議
《導覽》 |
|
特色評比 -輕薄型筆電 Score: 1 ~ 5 (Min ~ Max) |
得分:24/25 ■ 電池續航-5 ■ 機身堅固度-5 ■ 輕量程式速度-5 ■ 螢幕視覺體驗-5 ■ 綜合遊戲體驗-4 |
優 | ■ 性能發揮良好,跑贏I7-10750H的效能 ■ 四邊窄框100%sRGB面板 ■ 性價比算是很高 ■ 全金屬機身,質感大大的提升 ■ 70W大電池容量 ■ 帶有數字鍵 |
缺 | ■ 常常缺貨,供應不足 ■ 水貨進來沒有保固 ■ 長時間高負載,表面溫度能感受到 |
推薦使用者 | ■ 攜帶需求 ■ 一般影音剪輯 ■ 想要高性價比的人 |
二、規格簡介
作業系統:Windows 10 Home處理器:AMD Ryzen™ 5 5500U (6C / 12T, 2.1/4.0GHz, 3MB L2 / 8MB L3)
顯示卡:AMD Radeon™ Graphics
硬碟容量:512G SSD M.2 2280 PCIe 3.0x4 NVMe (1TB)
記憶體:16GB DDR4-3200 (2 x 8GB)
螢幕尺寸:15.6吋 sRGB 100% 300尼特 支持DC調光
螢幕解析度:1920x1080
網絡介面:WiFi 6 (802.11 ax)
外置連接埠:
USB3.2 Gen1 (支援關機充電) *2、SD讀卡槽、全功能TYPE-C(支援PD)、HDMI 1.4b、耳麥孔*1
音效:杜比音效,雙喇叭
藍牙:Bluetooth® 5.2
前置鏡頭: Webcam (720p)
電池 :70 Whr
保固:2年
重量:1.67Kg
機身體積 (寬x高x深 毫米):233*357*16.9
三、外觀與配件
(一)外觀
- 正面
- 背面
- 正面
- 後側
- 前側
- 貼心設計
- LOGO
- 背面
- 螢幕
- 邊框
- 鏡頭
- 出風孔
- 開啟角度
前側的機身設計,跟以往差不多,也是有凸凸的一小塊,可以方便使用者去做開啟,後側的設計是做成隱藏式的出風孔。
打開之後可以看到霧面的螢幕,採用四邊窄邊框設計,下方那塊並不會像某些會有很粗的設計,螢幕佔比90%,上方的視訊鏡頭還有搭載物理的防窺開關,就不用像以往一樣還要貼貼紙會影響到美觀,整體的沉浸感相當不錯,不過16:9的面板,能看到的東西可能還是比13吋或者14吋16:10的面板少一點。
筆電採用隱藏式的出風孔設計,但是不用擔心面板會融化或者造成面板壽命簡短的問題。
最大的開啟角度目測150度左右。
喇叭的孔設計在上面的洞洞,所以這台筆電的聲音是直接往你的臉撲過去的,整體的音質享受比其它的筆電好很多,與風扇的進風孔也是共用的。
(二)配件
- 配件
- 變壓器
- 資訊
(三)細節尺寸與重量
- 本體重量
- 本體含充電器重量
- 變壓器長度
- 變壓器寬度
- 觸控板長度
- 觸控板寬度
觸控板長10.5公分、寬7公分,面積普通,使用的體驗不錯,很滑,整體操作流暢。
變壓器長11公分,寬5公分,個人是覺得不太需要買PD充電器,但是如果想要一邊充手機一邊充電腦的話,建議還是買一個比較方便。
(四)連接配置
- 左側
- 右側
左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Type-C接孔全功能(支援PD充電)、HDMI1.4b*1、一個耳麥孔
以一台15.6吋的筆電來說,接孔數不多不少,算是剛剛好。
四、內裝細節
(一)螢幕
請至原文觀看:點我設計系請看這邊
AdobeRGB>NTSC>sRGB色彩空間,色彩空間就是色域範圍,這個色域範圍通常是用一個三角形表示出來。色域範圍越廣,顯示的色彩飽和度就越高。sRGB是色彩範圍最窄的一種色域。通常75%的NTSC就能覆蓋100%的sRGB。而能夠達到75%NTSC色域的顯示器,市面上大部分顯示器都能達到。而一般來說,顯示器能達到72%NTSC就算合格,如果低於這個值,那就只能說這個顯示器太爛,就會出現偏色。
(二)鍵盤與觸控板
- C面
- 電源鍵
- 鍵盤特寫
- 鍵盤背光特寫
觸控面板中規中矩,觸感普通,算是可以用。
背光鍵盤總共有三段,可以讓人去調整,也可以關掉。
(三)CPU、晶片組、記憶體與GPU
- CPU
- 主板
- 內存
- 內顯
主機板BIOS為LENOVO H2CN22WW版本,時間為2021/09/30。
記憶體為DDR4-3200 16G記憶體雙通道,軟體無法偵測。
內顯採用AMD Radeon™ Graphics,顯示卡核心數量為7,顯示卡頻率1800 MHz。
(四)硬碟

▲ CrystalDiskInfo硬碟資訊。
硬碟採用海力士 HFS512GDE9X084N 512G 使用M.2插槽,支援PCIe 3.0通道並符合NVMe 1.3標準,性能的部分將在下段進行測試。
基本上聯想用的都是三星 WD 海力士三家大廠輪流用,性能上差異不大。
(五)網卡

▲無線網卡資訊
無線網卡為聯發科 MT7921 Wi-Fi 6,使用2x2傳收天線,支援5g頻段,目前官網還沒有詳細資料。
(六)電池

電池容量為72Whr 充電式鋰電池,最高約7-8小時的電池續航力,下面會有測試圖。
(七)拆解與散熱模組
請至原文觀看:點我五、效能測試
請至原文觀看:點我六、總結與建議
小新AIR 15 自從出來以後,可以說是一直都是保持日常筆電的銷售之冠,第一不得不說是cp值,再來第二點就是散熱系統了,第三個我個人認為就是他的續航力!不管是在處理器的的性能發揮上,都是恰到好處,運行的非常的快速,15.6吋的螢幕有1080p的解析度,窄邊框的設計,搭配100%sRGB,不得不說這樣的價位可以買到,真的很香,如果不知道差別的話,可以上YT去GOOGLE比對一下。
散熱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同定位機種中散熱算是排名前面的,全金屬機身的設計看起來就非常的有商務的質感,也不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台便宜的筆電,並且有獨立的數字鍵,整體用起來可以說是相當好用。
整機的設計薄度只有16.9mm,以15.6吋的重量來說1.67kg,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表現,當然如果要跟更好的15.5吋的筆電比可能沒有辦法,但是也是贏過很多同定位的筆電,商務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接孔,SD卡讀卡槽+兩個USB3.2+type-c(支援PD)+HDMI 1.4b+耳機麥克風,該給的都給了,也不知道還能嫌甚麼了?如果孔不夠用的話,可以去買TYPE-C HUB,就可以擴充更多的接孔了。
在同樣定位的筆電當中,聯想這台小新AIR 15,散熱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好的,雖然在c面的部份可能會感受到一點溫度,不過這也是金屬筆電帶來的一點缺點,甚至有些人會覺得說,明明溫度很高,怎可以說是散熱很好呢?這邊要跟大家說一個觀念,電子零件沒有超過100度基本上都算是還好,當然能壓低溫度對於電子產品是好事,但是有些筆電廠商會刻意壓低筆電效能來營造自己的產品是一台散熱很好的筆電,所以我們應該要看的是它的溫度與效能的輸出是否可以成為正比,這才是選一台好筆電的方法。
另外有人可能會嫌它的聲音有點大聲,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小小的缺點,但是僅限於跑一些高負載的程式才會有的聲音,如果日常文書、聽聽音樂和看看影片,是很難聽到風扇的聲音,除非環境的溫度真的是有點高啦~!
如果想了解跨境的話也可以詢問小宅。
本次評測到此,有誤之處還請多多指正,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留言詢問,謝謝!
喜歡本篇文章的話還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