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下訂之後歷經39天的等待,終於在9月8日接收到這個期待已久的包裹。8月31日出廠前往上海浦東機場,搭乘9月2日午夜的貨運班機直飛桃園機場(同行共14件,表示還有其他13位都是當天一起出貨)。結果碰上周末海關休假,等到周一才順利出關!! 再經過物流轉運與來電確認,終於在9月8日送到我手中!!

沒有任何多餘的包裝紙箱,可能是今年以來工業包裝紙箱大漲,能省則省吧!!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外箱側面說明了客製化重點,32G RAM,1TB SSD,WIN10 Pro

在此先說明一下我為何要客製化,而非直接選購現貨的原因。至於為何不考慮攜帶輕便的文書機種,或是三萬多元便宜又大碗的電競機種再自行更換擴充。看完說明之後思考一下,不想看可以跳回上一頁~~~

因為我平常使用電腦的需求,需要開VM來跑伺服器或是測試軟體,還要執行我的軟體開發環境,所以多核心的CPU是必須的,記憶體與SSD當然也是越大越快才不會讓VM跑起來氣喘如牛。但是現今筆電市場上很明顯區分為三個方向,分為輕便攜帶但效能普普且不易擴充的文書機,重視遊戲聲光效果的電競遊戲機,超高價格專噱凱子的影音創作機。但是我的需求並不能完全契合這三者,因為寫程式時是只有文書機的效能需求,但測試軟體跑VM時卻要遊戲機或創作機的效能。但我又不要遊戲機的夜店燈光與浮誇外表設計,也不想付出創作機虛榮的代價。

還好今年以來,各家筆電廠也發現這種走火入魔的浮誇設計區分是無法兼容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加上去年以來疫情影響造成WFH需求大增,但WFH的上班族可不想帶著一台隨時閃耀著七彩霓虹的鍵盤或背光的筆電回到辦公室。所以今年發表的新筆電外觀開始走向中庸之道,或者說是更嚴格區分市場對象!! 年輕人喜歡外觀聲光效果的電競筆電開始降價以迎合收入較低的年輕族群,但上班族要兼顧工作與生活的筆電就變得更內斂,但實際執行效能卻完全是另外一個層次,完全可以打趴去年之前的創作盤子機。

但是環顧整個台灣筆電市場,還是賣方來決定機種配件組合。尤其是搭配的作業系統,除了商務機與少數創作機之外,幾乎都是HOME版~~~一般人可能會覺得HOME版與PRO版沒啥差異,但現實上PRO版才能安裝Hyper-V虛擬機,Pro版才能移除微軟更新(Home版一旦裝上就不能移除),還有一些系統細節上的差異都讓我無法屈就於HOME版。之前同事筆電就是用HOME版,結果今年三月間微軟更新錯誤造成只要列印就當機變成藍白畫面,此時PRO版本可以立刻移除更新恢復正常。但是HOME版卻是連移除的選項都沒有~~~這造成我極大的麻煩(因為我必須找出其他方式暫時繞過這個微軟Bug,解決公司內與客戶端的問題)

另外一點就是筆電記憶體的大小,雖然說目前市場上銷售機種都是8G起跳。但是筆電記憶體插槽有限,這筆電8G記憶體是用哪種組合方式裝在筆電上就非常有學問。ASUS的機種就很喜歡直接焊死這8G在主機板上,然後只留給一個記憶體插槽。有的筆電廠商好心一點是兩個記憶體插槽,但安裝一條8G記憶體。壞心一點的就是裝2條4G記憶體給你(美其名是雙通道效能更好)。但我今天要擴充到32G記憶體時,這些產品組合就很麻煩。ASUS焊死8G的機種只能選擇再買一條16G或32G記憶體來組合成非對稱雙通道,真實運作效能比對稱雙通道要低很多。除非你選的機種剛好是焊死16G在主板上的機種才有機會組合出對稱32G雙通道。但記憶體晶片非同品牌,日後要出問題的機率也比較大。至於其他雙記憶體插槽的機種,也要想辦法賣出原有記憶體再購入新記憶體才比較划算。但是保固期間根本不適合拆裝機器更換記憶體,等過了保固期之後拆下的記憶體想賣也沒人要了。

而且現在筆電越做越薄,拆機也越來越麻煩。甚至自行拆機更換非原廠記憶體都會失去保固,所以我會偏向新機一次買足記憶體,省得保固期間出問題還要換來換去。

目前我所知在台灣可以客製化筆電的原廠也就是那四家,ASUS商用機部門、CJSCOPE、DELL、Lenovo。
ASUS商用機部門只是旗下商用機機種客製化作業系統、記憶體與SSD,但是CPU只能選到i7-1165,其他配置看起來都像是上一代機種。DELL客製化機種都太貴了,CJSCOPE零件品質堪慮,Lenove雖然是世界第一大廠,但似乎風評與售後服務素質也不復當年IBM時代的榮光。

今年ASUS推出ROG M16時,確實有打動我。因為這幾乎是最接近我實際需求的筆電,而且我目前使用的也是ASUS N53SN(2011年)。只是買來後再多花錢換掉OS,並擴充記憶體到32G。但最後看到國外使用者的評測時,才發現這系列機器的致命弱點~~~噪音與熱量~~~而且這似乎是intel 11代筆電的通病!! 尤其是那個對著螢幕下方吹的設計,真的讓我完全打消選購的念頭。

透過神通廣大的Youtube,繼續看了其他家intel 11代筆電的評測與拆機。似乎全速運轉時筆電風扇噪音真的是很驚人。雖然intel極限效能要高出amd不少,但是熱量、噪音與耗電同樣也是等比提高。由於我並沒有打算玩遊戲(上次玩遊戲已經是AOE的時代了),所以這種風扇噪音無法被遊戲背景音樂所掩蓋,而且三不五十突然提高的風扇噪音會讓人神經緊繃~~~ 思考程式邏輯的時候最討厭這種莫名其妙的打擾。

另外一個影響深遠的問題就是熱量!! 而且看了這麼多實機評測與拆機之後發現,筆電使用三四年之後效能下降甚至開始故障的原因就是在原始設計的散熱功夫做得不夠好。由於現在機器推陳出新的速度太快,但是機殼與風扇熱導管之類的材料不太可能每次都根據不同CPU與顯卡的設計去個別設計調教。除非,該機種出貨量很大,大到有足夠經濟規模去每年都改款。否則出貨量較低的產品類別可能就是同樣一套散熱器架構就是跨年度繼續使用。反正主機板上就是CPU與顯卡晶片換一換就升級改版了,多出來的熱量就靠軟體去修改風扇轉速來解決。

廠商這樣解決熱量問題看似沒錯,但是熱量累積造成的物理與化學破壞卻只能由消費者自己去承受。熱漲冷縮的物理原理大家都懂,高熱會將很多化學物質揮發改變也是常識。所以有人電腦的CPU使用個兩三年之後就要拆掉散熱器重塗散熱膏以維持效能,但電路板長期熱漲冷縮之後造成電路焊點虛焊問題就真的無解。而且這種精密的主機板只要任何一點發生虛焊問題,差不多就是瞬間當機或是功能失效,而且很難檢修到問題點。通常只能整個更換主機板。

所以一台電腦要用的久,用的穩定,發熱量控制絕對是第一優先。機器更不要經常開開關關,熱量忽高忽低,可以降低型變與材料疲勞的問題。其實這些道理廠商都知道,但基於長遠的利益關係沒必要也不需要告知消費者,反正保固期內機器不故障就好~~~這種Timer設計的學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因此要挑一台運作穩定且可以長久使用的筆電,絕對不是盲目相信會不會發光的LOGO,或是眾口鑠金的傳統口碑。而是要看真正影響關鍵的產品內在,也就是要看其內在散熱設計來決定。而不是只看表面規格上的晶片品牌數據來比大小好壞快慢。畢竟大品牌也會出爛產品,小品牌偶而也會有佳作!!

至此基本上輕薄型筆電已經不用再考慮,反正我又不需要揹著筆電出差。我可以接受三公斤以內的筆電揹著上下班。這年頭出門不是開車就是騎車,真正肩負重物走路的機會真的還不多。我現在使用的ASUS N53SN也是重達2.5KG的大傢伙,每天揹著騎機車上下班搭電梯其實也已經無感了。

經過這幾個條件比較下來,再經過購買管道的過濾,最終在八月一日直接在官網下單選擇了這台Lenovo Legion 5 Pro 。不過這個客製規格目前(2021/9)已經無法在台灣官網上客製化,原因如何我就不得而知。可能與生產商晶片零件缺貨或是台灣地區主事經營者的態度有關吧~~~

訂購之後中間歷經好幾次交貨日期的改變,最終確定在8月30日出廠(Mfg Date)。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有註明確切生日的筆電~~~之前看其他筆電製造日期也只有月份而無日期。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當然這台機器也不是百分之百完全符合我的需求,而且最令人詬病的就是那顆巨大無比的電源供應器。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解決之道,就是在辦公室放置另外一顆電源供應器(但是價格不斐),或是改用100W PD供電。目前我已經在測試使用當中,搭配對應100W磁吸充電線可以更方便。確定日常使用狀況下CPU都可以不降頻正常運作,電池完全不會消耗電量。而使用磁吸頭的目的是避免經常插拔TYPE-C造成接頭磨損與接觸不良,最終導致主板故障。用磁吸頭可以自行定期更換。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自購的Mcdodo GaN氮化鎵100W變壓器與原廠300W變壓器比較,日後帶出門到辦公室應該只會帶100W變壓器。

但是這台筆電初始安裝系統上實在有夠麻煩,雖然出廠預設就是WIN10 20H2版本,但是聯想預設內建的軟體實在有夠多又麻煩,還想要一直推銷額外保固升級與電池保固(我都已經買了三年到府保固維修),目前只能邊看邊研究。可能之後會將系統全部歸零重新再來一次。反正七天之內盡量操,有問題還可以退貨。七天之後就只能走維修程序了。

目前確認這台的主要零件如下:
1.螢幕:BOE京東方 16吋 2560x1600 10bit 165Hz IPS螢幕,檢查無漏光壞點波紋,但缺點是太亮(500nits),平常只開60%即可。
2.SSD: WD SN730 1TB,初看基本資料沒啥大問題,但不想去跑測速軟體折壽。
3.RAM: Samsung 16G DDR4-3200 兩條
4.網卡: 有線與無線都是螃蟹家族,不過我家與辦公室都沒有WIFI6,所以還是接有線比較簡單可靠,等日後環境網路升級才考慮換無線網卡。

目前粗略使用感想是,鍵盤蠻好打的,螢幕畫質夠精細漂亮,但不太適合我的老花眼。所以最終還是會外接雙螢幕上線工作。比較讓我意外的是,現在筆電已經沒有硬碟燈號了嗎? 這台機器除了鍵盤上有兩個燈號(Caps與Numlock),還有會根據實際執行效能改變的電源指示燈。另外就是背面電源插頭旁有個黃色燈號,只要有插電就會亮。至於正面上的大大的Y字形燈效我自己又看不到,這設計純粹就是耍帥而已。

其他使用上問題等有空再分享,目前只測試了兩個晚上所以沒太多可說。
這機器我不會去拿去跑分測試,因為沒必要。要看跑分或拆機測試請自行搜尋YT上 R9000P ,可以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測試比較數據。這邊隨便找兩個測試評語看看...



為了日後能夠自行拆機清潔與擴充更換零件,所以也先找了相關拆機影片研究一下步驟有備無患。



補上一張畫面截圖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這是剛剛截取的桌面(桌布是聯想內建的),重點在於下方電池圖示。現在是插著300W原廠電源,但設定電池充電成保護模式。所以可以完全不充電狀態下使用電腦。但是觀察這個電池不充電狀況下每天會掉1%。

另外若使用100W PD充電狀況下,冷開機或是重開機時,BIOS會跳出一行非常小的警告訊息而卡住整個開機程序。意思是供電不足以全速運轉,按ESC跳過。所以用PD供電最好是先開機完成後再接上PD電源,以免被這個檢查程序卡住開機。不知道BIOS內是否可以略過此檢查。

測試Youtube 8K 60fps播放

這台筆電除了上班跑程式,下班就是當電視。畢竟家中電視主控權早已讓給老婆小孩,自己在家就是看自己想看的YT頻道節目。但是現有筆電(i7-2630QM)播放YT只要碰到FHD 60FPS的影片,CPU使用率就會開始狂飆。碰上4K 30FPS影片幾乎就是用盡CPU的洪荒之力去解碼,唯一的散熱風扇更是轉到最高點。其他等級影片就不用想去看了。但此時內建的GT550M顯卡GPU卻是閒閒沒事做。因為CHROME根本看不到獨立顯卡,自然不會用上。

新的這台筆電CPU是8C16T,播放4K 60FPS的YT影片自然是駕輕就熟,看工作管理員的CPU負擔也是很輕。但是一旦播放8K影片就不是這一回事了~~~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看截圖就知道,這是一個YT上的8K 60FPS影片,播放時CPU負載暴增,但GPU卻涼涼沒事幹。表示CHROME只能用CPU硬幹解碼。看檔案編碼格式應該是av1,此時播放不時會發生卡頓與轉圈圈的情況。難道這台筆電不能看8K YT影片嗎??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經過一番研究與思考後,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CHROME無法看到RTX3060,導致無法使用顯卡晶片硬解。AMD R7-5800的內顯並沒有支援av1的硬體解碼功能,碰上av1編碼的YT 8K檔案當然只能用CPU硬幹。但要如何讓CHROME知道我有顯卡呢?

關鍵就在於關閉 [混合模式 ],也就是改用獨顯直連方式,CHROME才會知道有顯卡存在。可以動用RTX3060晶片來硬解8K的av1影片格式!!一旦硬解成功,解碼負擔都轉移到顯卡上,CPU就完全沒有負擔了。

這讓我想到有多家的同型筆電(都是AMD CPU配上RTX 30系列晶片),並沒有支援獨顯直連的切換功能。有些筆電必須外接螢幕時才能用獨顯直連。但有些機種即使外接螢幕也沒有獨顯直連。換句話說這樣的筆電應該是沒辦法輕鬆看YT 8K 60FPS影片。

至於使用intel 11代CPU的筆電反而沒這問題,因為這代intel CPU已經支援硬解av1編碼,即使是內顯也可以輕鬆看8K影片。

周邊功能補強

買筆電不僅僅注意基本CPU與GPU規格,更要注意周邊設備的擴充性是否足夠。目前市場上的筆電擴充性最弱的就是MAC AIR,全部依賴僅有的兩個USB TYPE-C接頭去完成充電與周邊設備的連接。這種唯美派的設計就是典型死道友不死貧道,將串接周邊的相容性與穩定性問題全部外推給周邊廠商與消費者去承受。

而這台Lenovo Legion 5 Pro卻剛好是完全相反的類型。一次給你足足九個連接孔,可以串接各式各樣的周邊設備,而且都是盡量高規格的類型。以滿足各種不同的擴充需求。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機身右邊的USB 3.1 Gen1接口,我接上一個PQI的指紋辨識器。這樣不管開機登入或是進入到各網站,都可以輕鬆按一下指紋就直接登入。其實指紋辨識設備幾乎是商務筆電的標準配備,但卻未普及到其他機種上。不過還好買這個東西不貴,裝上去設定一下就好。非常推薦各位擴充使用!!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開箱] Lenovo Legion 5 Pro 客製款終於到手(換上原廠230W電源供應器跟300W大小完全一樣)

機身尾部的插槽是主要擴充的地方。而且這台機器特別在上方標示,非常方便臨時插拔辨識。目前我裝了一個磁吸TYPE-C接頭,應對100W電源在辦公室使用。一個羅技的Unifying連接器,以無線串接家中與辦公室共四隻滑鼠與鍵盤。還有一個SANDISK的Ultra Fit USB 3.1 高速隨身碟,用來備份日常開發程式的不同版本程式碼的壓縮檔,還有一些不常異動的備份工具軟體與桌布。以免佔據寶貴的SSD空間。

剩下的HDMI 2.1與USB TYPE-A(關機狀態下可給手機充電)與TYPE-C(DP PORT)就要等實際轉移到辦公室之後再串接雙螢幕使用。

後續更新內容
拆機加裝2T SSD

入手230WGaN變壓器

使用十個月之後的電池衰減狀況

20220708 NB螢幕壞了~~~ 20220711 到府更換螢幕與排線完成
2021-09-10 16:18 發佈
恭喜版主入手好機
版主如果膽子大的話, 其實可以考慮去國外網拍二手的 P1
kikimb wrote:
恭喜版主入手好機 版(恕刪)


NB這東西不要買二手,因為內部電路受熱狀況無人能掌握。我買這款機器對岸三月底發表之後就一路漲價,實際成交價遠比原廠價高出太多,被譽為空氣神機(買不到的空氣)。原因是一堆礦老闆抬高價格直接大量購入當礦機使用。可能等到明年新機問世後又會直接大量拋售,反正早已回本。



看看當過礦機被操過的下場



這台R9000P機器已經有挖礦機進入二手市場



這台挖礦機神州筆電內部構造竟然與技嘉G5一模一樣~~~
vt_hunter wrote:
NB這東西不要買二手


其他品牌我是不知道, 但是既然您在 Lenovo 這一版說出這一句話,

我想, 作為 ThinkPad User 的我來說, 不出來 "專程反駁" 是不行的...

NB這東西不要買二手? 不只直接否定本版幕後的 ThinkPad 資深前輩的技術與眼光之外

也直接證明, 想要用這一句話, 以偏概全, 在本討論區根本不適用.

因為, 前篇所述, 僅適用於 "前身為挖礦機" 用途的機種, 並非適用所有機種

又或者說, 開版樓主, 完全無法體會 ThinkPad 自古以來的耐操穩定度是有口皆碑的
( 當然僅止於 T480 以前 的機種)
( 同時也 " 不包含 " 2014年以後所有的 X-Series 以及 T-s 輕薄機種在內 )

想要以一台 Legion 電競機 的開箱感想文, 來論斷其他 Lenovo 系列機種的二手機

這種發言實在是有欠考慮啊~!
vt_hunter
vt_hunter 樓主

謝謝指教,個人對於舊3C沒有研究

2021-09-13 10:46
ArtW

我也從來不買 "二手的" 3C產品為什麼呢?因為自己也是代工相關產業,知道這十年來為了節省成本,偷了多少料。即使是同一款式,品質往往大不如前。只能感嘆啊..... Orz

2021-10-01 10:20
vt_hunter wrote:
下訂之後歷經39天的(恕刪)


最近也想下手LEGION 7..
看到預計出貨要7周以上就覺得好久阿
搞的一直在想要不要找有現貨的機種就好..
小弟粗略統計了一下
自2003年以來大約入手過 Thinkpad 6台新機, 13台二手機
小問題兩種都會發生
有一台新買的 x200 最後送修可能有十次 每次都是小零件壞掉
是問題最多的 但它不是二手

說起來二手機並沒有比較危險
Thinkpad 的料也比較好
機器有問題的大多開箱時或用了半年就爆, 不會進入二手市場

不過樓主說的高階顯卡機種 是需要提防一下
跟您拿到的是同一批貨

我的也是在8/30出貨的
基本規格都差不多 顯卡顆粒是美光的
差別在我的硬碟是海力士的 500G
另外想問您一下
收到貨的時候箱子是否有用膠帶之類的東西貼起來
因為我拿到是就可以直接打開了 不用隔開任何東西
(我看國外都有 不確定是否有什麼問題)
vt_hunter
vt_hunter 樓主

有個圓形膠帶貼在箱子提把旁開口處,您箱子沒看到嗎? 另外這筆電都有運輸模式,沒插電源是無法開機的。若能直接開機表示該機已經被開啟使用過了

2021-09-13 10:42
akiaoo wrote:
最近也想下手LEGI...(恕刪)

legion 7目前台灣只有官網有 而且要一直跟官方催貨
vt_hunter
vt_hunter 樓主

legion系列台灣的只有AMD機種,目前沒有intel 11代機種,可能是生產供應與市場分配問題吧。

2021-09-13 10:45
weixin0914 wrote:
跟您拿到的是同一批貨(恕刪)


看到一個澳洲用戶的YT影片,講的是該機種搭配的記憶體效能低落,換掉記憶體跑遊戲就可以多上幾十禎的效能。



我也去找了他用的這款測試軟體來檢查我這台機器上的記憶體參數,發現又不太一樣。參考影片2:28處。


這是我的記憶體參數


可能出貨量最高的標準16G機種(8Gx2)與客製款(16Gx2),供貨商三星所提供的記憶體規格等級完全不同。而且這與顯存的狀況剛好相反。大家都希望主板上的顯存是三星顆粒,而不是美光的。但是主記憶體用三星的卻是效能低落的版本,美光的記憶體反而效能比較高~~~

畢竟今年狀況很特殊,各種零件晶片貨源根本無法確保足量供應,同一款機種上的零件來源也不會完全相同。




附上外部紙箱的封箱貼紙
weixin0914

大大可以麻煩您拍一下圓形膠帶的樣子嗎

2021-09-13 19:23
請問是如何知道在合肥出廠的呢?最近看到對岸有些合肥、上海產的r9000p出風口都有水漬,怕是之前河南淹水的貨
dis84128

我也好奇怎麼看得出是哪一個廠組裝出貨的?

2021-09-14 6:52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