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買T400,其中一個原因是可以將光碟機拿下,換上第二硬碟。但因為用外接的方式也可滿足此需求,所以想請問前輩們,兩者的效能是一樣嗎?
至少我認為內接第二個硬碟會比較耗電吧,而且還會增加溫度,但如果因此換到好效能,也值得。這樣的思維全面嗎?還有那些優缺點是我該去衡量的?
再者,想請問各位小黑同好,如果以讀寫效能來看,320G 5400轉的硬碟V.S 250G 7200轉,不知那個讀取比較快?因為有的業務說當然是7200轉的才好,有的卻說容量大,整體讀取也會跟著快?
而且T400配的硬碟也很有趣,在其餘規格均相同的情況下,分別配了320G 5400轉及160G 7200轉兩款不同硬碟,我都不知要選那個才好?
謝謝。
我目前正在用X31,用途是文書工作,上網及看影片。沒事喜歡在機上安裝各種多媒體程式玩玩。
像是用 IBM T4 前的機種
內建的是IDE槽,
四年前,當時 7K60~7K100 IDE 的速度
和現在新製程 Sata 5K4 的速度,頂多打平
所以我用 ultrabay slim 掛 Sata的速度
會較內建的快。(IDE的上限一樣是100MB/s)
像版友提的ultrabay外接線拉出來的
是「3.5"」的…3.5" 萬轉的都是 90 up 的
像個人現在用 dock2 接 SCSI 卡連出硬碟
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
Ultrabay 具有介面的向下相容性
也就是說,未來,有新介面出來
假設他是 Sata-A 好了
過個4~5年了
新筆電都用 Sata-A 了
到時 Sata-2 的硬碟像現在 IDE 一樣貴加難找
老黑可以在不換機的前題下
透過 Ultrabay,裝新規 Sata-A 硬碟
有點類似就連老老的 A2X T2X (X2+ultrabase)
都能透過 Ultrabay 2000,跳脫IDE限制,接 Sata-2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