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內接第二硬碟的效能好嗎?

因為想買T400,其中一個原因是可以將光碟機拿下,換上第二硬碟。但因為用外接的方式也可滿足此需求,所以想請問前輩們,兩者的效能是一樣嗎?

至少我認為內接第二個硬碟會比較耗電吧,而且還會增加溫度,但如果因此換到好效能,也值得。這樣的思維全面嗎?還有那些優缺點是我該去衡量的?

再者,想請問各位小黑同好,如果以讀寫效能來看,320G 5400轉的硬碟V.S 250G 7200轉,不知那個讀取比較快?因為有的業務說當然是7200轉的才好,有的卻說容量大,整體讀取也會跟著快?

而且T400配的硬碟也很有趣,在其餘規格均相同的情況下,分別配了320G 5400轉及160G 7200轉兩款不同硬碟,我都不知要選那個才好?

謝謝。

我目前正在用X31,用途是文書工作,上網及看影片。沒事喜歡在機上安裝各種多媒體程式玩玩。
2009-07-28 12:38 發佈
雖然我不清楚效能實際如何,但使用 Ultrabay Slim 外接的第2顆硬碟一定比 USB 效能好,另外我記得 Ultrabay 很好拆吧? 所以我是覺得說如果需要省電的話把硬碟拔下來換成電池應該也不費力才對。

理論上 7200 轉當然是比 5400 轉快沒錯,但是除了轉速以外,快取記憶體和單碟大小也是有影響的。 至於有人說容量越大速度越快應該是指單碟大小吧! 如果單碟大小都相同的話基本上是不會因為總容量變大就比較快的啦!
很好呀
據小弟用過幾台小黑的經驗
ultrabay通常含蓋了
未來一個世代以上的擴充和相容性

會不會肯定比內建的快 這點有點難說
保守的說法是,至少是不相上下

不過熱抽換
還有新舊規格的向上向下相容性
這點比內建的強 是確定的
Ultrabay 的速度就是看你硬碟多快就多快
我有改裝延長線外接3.5的
超級快用萬轉差更多打算下次
把暴龍上面的2.5看看拆不拆的下來
拿來NB跑VMWARE

為什麼我需要萬轉? 這就是在醫療業的痛阿
Ultrabay或是dock接硬碟,一概就是走同內接硬碟的bus
舊機器走ATA,T400新機器就走SATA
不會遇到USB橋接晶片總是卡頻寬在30MB/s上下的問題

另外7200轉跟5400轉硬碟速度差蠻多的
現在因為磁碟密度大,循序存取可以差異還好
但是隨機存取前者絕對是海電後者
從開機這個大量存取零碎檔案就可以很明顯的分出來
我覺得,這應該是硬碟本身體質的問題
像是用 IBM T4 前的機種
內建的是IDE槽,
四年前,當時 7K60~7K100 IDE 的速度
和現在新製程 Sata 5K4 的速度,頂多打平
所以我用 ultrabay slim 掛 Sata的速度
會較內建的快。(IDE的上限一樣是100MB/s)

像版友提的ultrabay外接線拉出來的
是「3.5"」的…3.5" 萬轉的都是 90 up 的
像個人現在用 dock2 接 SCSI 卡連出硬碟
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

Ultrabay 具有介面的向下相容性
也就是說,未來,有新介面出來
假設他是 Sata-A 好了

過個4~5年了
新筆電都用 Sata-A 了
到時 Sata-2 的硬碟像現在 IDE 一樣貴加難找
老黑可以在不換機的前題下
透過 Ultrabay,裝新規 Sata-A 硬碟

有點類似就連老老的 A2X T2X (X2+ultrabase)
都能透過 Ultrabay 2000,跳脫IDE限制,接 Sata-2
womiyeh wrote:
我覺得,這應該是硬碟...(恕刪)

上網找了一下Ultrabay 2000 for SATA硬碟的版本
大部分的網頁都有提到硬碟容量的相容性問題
系統的BIOS很久以前就解決了像128G之類的限制問題
所以個人覺得應該裡頭是個ATA to SATA橋接晶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