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於X301 和X200/X200s/T61/R400 的比較,比較前後兩者在觸感上的不同。並由此提出一些問題。
-------------------------------------------------------------
先前沒碰過實機,以為「碳/玻璃纖維材質」螢幕背蓋,是讓X300 系列擁有高質感的重要因素。但在實際接觸過這一代Tp 機種的多數機型後,我發現自己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直接來說,目前的X/T/R 系列,除X300 系列外,螢幕上蓋、鍵盤、置腕處的觸摸手感都相當接近,連使用「碳/玻璃纖維材質」的X200s(和X300 系列相同)也不例外。X200s 的機器觸摸感,和X200 或其他目前X/T/R 系列差不多,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加上在外觀上的相近,X200s 和X200 在『質感』方面差異不大。
而就個人和X301 短暫的接觸來說,讓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機器的觸摸感,
整片螢幕背蓋,以及螢幕打開後,鍵盤、置腕處的整片長方形面,用手摸起來,都有滑嫩的觸感。
那種感覺,可能類似用四指指頭(不包含拇指)輕輕滑過另一隻手手背,或一片皮膚的觸感。
X300 系列在螢幕背蓋、鍵盤按鍵、置腕處面的觸感都類似肌膚,讓使用者和機器的接觸,成為一種享受。個人以為這是X300 系列質感比其他系列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
有X301 的使用經驗後,在下把X200s、T61、X200、R400 集合起來,比較螢幕背蓋,發現這些機種雖然共有3 種背蓋外殼材質,但摸起來,以及用肉眼在很近的距離看起來,都非常接近。
3種背蓋外殼材質分別是X200s 的碳/玻璃纖維複合材料、T61/R400 的聚碳酸酯,以及X200 的鋁鎂合金。既然三種不同材質的外殼有接近觸感、外觀,那他們應該是使用相同的表面塗層。
所以X300 優異的觸感和使用的材質,關聯性不大。真正影響觸感的,是表面的塗層。其他系列X/T/R 機種觸感比較差,原因在於使用的表面塗層不同!
這也引發小弟一個疑問,
既然該塗層可以讓質感大幅提升,為何不使用在現在的T 系列、X200s 等規格不低的機器上呢?
-------------------------------------------------------------
後來經過查詢,得知X300 使用的表面塗層有個專有名稱「Pitch Skin」,這種塗層能提供如肌膚的觸感,同時在外觀上也比較細膩,色澤比較漂亮。但也可能有刮痕明顯且無法消除、較容易因長期使用產生暗斑、手汗多的用戶用起來可能不舒服 等缺點。
-------------------------------------------------------------
所以有以下問題
1.類皮膚質感的「Pitch Skin」塗層,成本比目前T 系列使用的,高非常多嗎?
2.如果機器不特別保護,「Pitch Skin 」塗層容易劣化嗎?
和現在Tp 機種比較,使用兩三年後,機器外觀還是完好如新,劣化不嚴重嗎?
4.現在的T 系列、X200s 不使用「Pitch Skin 」塗層,比較可能是因為哪些因素?(可複選)
A)成本高
B)易損,不耐粗暴對待及長期使用
C)市場行銷部門認為用戶不需要、不想要
D)希望用戶去買X300 系列的策略
E)其他,請說明
5.「Pitch Skin 」塗層實際用起來,有哪些明顯的缺點呢?
X300的觸感真的還不錯
以我的國文程度,很難找到完整的形容詞去說明
跟之前使用過的X32,T60相比
X32有種雖然堅固但是冰冷的感覺
而且比較滑
X300的palm rest溫度似乎是比較接近手溫
觸感,有一種"霧霧"的感覺,這種霧霧的質感摸起來摩擦力大一點
但缺點是目前覺得X300比較容易沾手汗
偏偏手汗在這種材質上真的有夠明顯
所以養成了手乾燥才用X300的習慣
至於版大說X300&X200S表面塗層的不同
我沒有用過X200S,不確定觸感是偏近於哪一種
如果不是X300這種觸感
我想
雖然X200S售價相當高,目前在美國的價錢只低X301一點
可能是為了產品區隔吧
X300 series一上市就努力塑造出小黑裡面最頂級商務機的形象,所以可能就使用他們自認為最高級的塗料
而X200S定位更強調輕薄攜帶性
1.1kg左右在小黑裡面是幾乎是無人能比,所以塗料方面或許就不是他們強調的重點
總體來說,我覺得小黑系列的表面塗層在各廠牌當中還是很頂尖的
小黑不同系列這些細微觸感的差別
對於一般使用者應該沒什麼感覺
但如果需要長時間把手靠在palm rest的使用者
我覺得X300這種塗層會蠻舒服的
所以沒有接觸過600 等早期機型,以及X300 系列等機型的ThinkPad 用戶,可能就難以得知有「Pitch Skin 」塗層的外殼、鍵盤,有哪些優缺點。
如果方便,還麻煩ThinkPad前輩分享有「Pitch Skin」塗層機種的使用經驗。
不過在下猜想可能是另一種因素 : 生產的共通性
如果在T 系列機種、X200s 使用「Pitch Skin 」塗層,那零件共通性就會降低,T/R 系列、X200s/X200 系列就會有些零件無法互換、共用,相對增加成本。
--------------------------------------------------------------------------------------------
不過個人的想法以為,目前的T/R 系列真的需要差異化,否則不容易說服用戶取T捨R.
如果T 系列採用「Pitch Skin」塗層,就可以相當的提高「爽度」誘因,和R 系列有更明顯的區隔。
雖然「Pitch Skin」塗層可能不耐磨損、易有污跡、汗水易附著等缺點,但有時候機器就要一些感性的誘因,如看起來高檔一點,摸起來爽一點,才會有想要的慾望啊!
如果T 系列除了實用外,讓用戶更有實質爽度,我想會有更多人直攻T ,不會為了C/P 值而在T/R 間猶豫。
用起來很爽且實用的機器,應該比非常實用的機器吸引更多人。
--------------------------------------------------------------------------------------------
另一個猜測,也許T 系列不使用「Pitch Skin」塗層是市場行銷部門的決定,或許他們認為用戶『不會』在意這個,就像『不在意』紅藍條、音量紐的顏色和造型一樣。
我覺得啊
有個因素是
台灣的T系列定價偏高了
台灣的R400系列約莫在3~4萬中間吧
而T400系列平均好像要多2萬左右(我不知道確切的數字,印象中大約是這樣)
這個兩萬元的gap,
在美國lenovo促銷期
已經快可以買一台陽春的T400了
deal link
各位如果常逛美國TP相關論壇
會發現普羅大眾較常討論T系列
R系列沒什麼人在討論
因為T系列常常在美國促銷到比R還便宜
但話說回來
我覺得台灣的X200系列價錢跟美國比就還算便宜
所以我想說的是
Lenovo每個地區的訂價策略其實差別蠻大的
造成台灣大家不想多花錢買T系列
美國很少人特別去買R系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