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完文,今天把事情作一作在上來,這個討論串陸陸續續增加了不少人氣。我贊同TNParadise的說法,其實T42P或是小弟最近在弄得T43專案基本上成本結構的確有很大的問題存在(不過這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IBM在PC事業群的思維蠻怪的,過去ThinkPad是金雞母,因此經由國際企業內部的轉撥計價,將PCD部門賺取的利潤分享給其他部門共享,諸君想想看阿,過去一台600X要價就快要八萬了,還不是隨便賣。加上他們上一任總裁的經典之作(餅乾銷售模式,這東西有人有興趣再介紹吧,白話一點講,就是把貨塞到通路之中,創造IBM銷售台數很高的假象)現在看起來變成是一種沈重的負擔,存貨賣不出去,新貨進不了市場,配銷商也被IBM整的很慘,各位應該沒聽過吧,堂堂國際大廠欠給通路商一堆錢,結果居然還不出來(為了打案子,賠很多錢,熊爺應該也很有感受吧





我昨天還是替大家算了一下T42P的價錢,七萬真的很難,我怎麼算都在78K左右。整體來說,T系列講求的是穩定度,至於那塊顯示卡,我覺得見仁見智了,比起來效能是很猛,不過我覺得差異不值那個價錢就是了。提供大家另外一個參考,T43,我指上次跟大家提團購的機型,他的LCD螢幕採購自三星跟LG,T42全系列並不是採購這兩大廠的面版,兩台我都有玩過,同樣的SVGA+之下,T43的表現、亮度比T42要好,一樣花了很多錢,爽度還是有差阿,如果專業人士用途,小弟就不敢插嘴了。一般用途來說,應該還過的去。
給大家參考一下吧.....
還有它沒有DVD燒錄器,再來顯示卡實在是有點low end.幫偶問一下吧,偶可不想拿重重的
15吋.
joseph_yclu wrote:
熊爺、TNParadise你們都說的太棒了啦。
昨天發完文,今天把事情作一作在上來,這個討論串陸陸續續增加了不少人氣。我贊同TNParadise的說法,其實T42P或是小弟最近在弄得T43專案基本上成本結構的確有很大的問題存在(不過這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IBM在PC事業群的思維蠻怪的,過去ThinkPad是金雞母,因此經由國際企業內部的轉撥計價,將PCD部門賺取的利潤分享給其他部門共享,諸君想想看阿,過去一台600X要價就快要八萬了,還不是隨便賣。加上他們上一任總裁的經典之作(餅乾銷售模式,這東西有人有興趣再介紹吧,白話一點講,就是把貨塞到通路之中,創造IBM銷售台數很高的假象)現在看起來變成是一種沈重的負擔,存貨賣不出去,新貨進不了市場,配銷商也被IBM整的很慘,各位應該沒聽過吧,堂堂國際大廠欠給通路商一堆錢,結果居然還不出來(為了打案子,賠很多錢,熊爺應該也很有感受吧)。從這次資訊展IBM靜悄悄就可以看出端倪,不然這次可是重建品牌信心、形象的大好機會。整體設計都落於市場之後,定價策略也出問題,怪不得銷售量下滑。只能說,東西不是不好,只是品牌價值已經不能像過去一樣等價看待了,現在看著IBM的動作,真的覺得很,TNParadise說的真是大快人心,sales manager完全沒膽子降價,甚至連現在企業用戶案都不願意降價,只有口口聲聲說IBM是品質的代名詞.......,NB現在已經是commodity了,差異性極低,除非是利基市場,大眾市場,賺到的到錢就很萬幸了,IBM定價策略真的讓人很難作.......(,小弟案子也推的好累)。
我昨天還是替大家算了一下T42P的價錢,七萬真的很難,我怎麼算都在78K左右。整體來說,T系列講求的是穩定度,至於那塊顯示卡,我覺得見仁見智了,比起來效能是很猛,不過我覺得差異不值那個價錢就是了。提供大家另外一個參考,T43,我指上次跟大家提團購的機型,他的LCD螢幕採購自三星跟LG,T42全系列並不是採購這兩大廠的面版,兩台我都有玩過,同樣的SVGA+之下,T43的表現、亮度比T42要好,一樣花了很多錢,爽度還是有差阿,如果專業人士用途,小弟就不敢插嘴了。一般用途來說,應該還過的去。
給大家參考一下吧.....
joseph_yclu wrote:
整體設計都落於市場之後,定價策略也出問題,
sales
manager完全沒膽子降價,甚至連現在企業用戶案都不願意降價,只有口口聲聲說IBM是品質的代名詞.......,NB現在已經是
commodity了,差異性極低,除非是利基市場,大眾市場,賺到的到錢就很萬幸了,IBM定價策略真的讓人很難作.......(,小弟案子也推的好
累)。
我昨天還是替大家算了一下T42P的價錢,七萬真的很難,我怎麼算都在78K左右。整體來說,T系列講求的是穩定度,至於那塊顯示卡,我覺得見仁見智了,
比起來效能是很猛,不過我覺得差異不值那個價錢就是了。提供大家另外一個參考,T43,我指上次跟大家提團購的機型,他的LCD螢幕採購自三星跟LG,
T42全系列並不是採購這兩大廠的面版,兩台我都有玩過,同樣的SVGA+之下,T43的表現、亮度比T42要好,一樣花了很多錢,爽度還是有差阿,如果
我認為THINKPAD的設計還是領先市場對手的,出問題的在於產品規劃(Product Marketing Management)
相信最近來死忠的TP迷應該都會覺得TP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 (我不算TP迷,我以前不是用TP)
至於在商用市場,企業可以投資在電腦設備的預算和景氣以及公司營運狀況有關,同時還要考慮TCO (Total Cost Ownership),MIS當然是希望愈不煩他們愈好,但是老闆是看預算的
IBM在台灣的商用市場,在品牌雲集的情況下,不樂觀
但是國外的影響應該會比較慢一些,很多跨國企業都是和美國IBM直接談corporate contract(當然,這樣一旦訂單丟掉,損失更大)
T42p 78K我覺得還是會有吸引力的,只要你敢推,我就訂一台 :)
T42p算是當期的王道,但是目前T43 VGA是X300(已經被歸類為discrete VGA的low-end了),T43p的VGA是GL3200(應該是很好,不要跟HPQ nw8240比),怎麼看都不能算是當期的王道啊...
雖然我相信T43/43p的機構應該又更穩定了~唉
還是遙望那不可及的wide LCD吧~
請先看看小毛使用筆電的感想:
小毛因為T41P的穩定已經拉了六個親朋好友去買IBM了呢,而且買了之後IBM也從沒給我漏氣過,其中還有朋友的使用習慣很不好,可是機器都還是好好的,那六台有頂級的T系列,也有入門的R系列,都很穩定耶,也都沒有送修過。
小毛的老爸和女朋友最近可能要換電腦,小毛正在物色機型,說實在的,除了IBM小毛幾乎不考慮過其他品牌,因為小毛過去用過Acer、倫飛都有不太好的經驗,Toshiba是還不錯,可是軟體的支援就比IBM弱的多了,因此選來選去只好選IBM。關於這點也很想知道熊爺前輩的建議。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IBM的周邊大部分都是可以通用的,就拿擴充基座來說好了,Toshiba也有擴充基座,可是換一台新的機器就不行用了,這不是很浪費嗎,連電池也是,換一台機器,連以前的電池也不能用,這點讓小毛覺得很惋惜;小毛個人覺得這樣買周邊還挺不划算的。
小毛第一台頂級機器其實是Toshiba Tecra 系列,不是小黑,同樣是商務機種,小毛想敗第二台機器的時候才發現原來Toshiba的電池和擴充基座都不能沿用,幸運的是買Toshiba時沒有多買電池和基座,只多買了一個抽取式電池,可是連抽取式電池也不能沿用,這讓小毛覺得實在是太可惜了,同時也覺得如果多買周邊的話會有些浪費,這樣還挺不"商務"的哩~~
因此,買了IBM T41P後,小毛又陸續添購了三個Dock II、兩套IBM原廠的無線鍵盤滑鼠組、T系列的大電池、兩個抽取式Slim的DVD燒錄器,因為小毛知道換一台IBM的筆電,除了電池外,通通都可以沿用,若是敗T系列更是連電池都可以續用,仔細想想,這樣對使用者來說似乎是比較經濟且方便的考量。
另外要特別提出的是IBM的軟體支援真的是好到不行,尤其是對我們這種對電腦半生不熟的使用者來說,以前根本不敢自己更新BIOS,就連驅動程式的更新都會有困難,因為名稱相像的太多了,可是IBM的自動更新軟體(Software Installer)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無線網路管理軟體也很好用,總之IBM的軟體支援對電腦不熟悉的使用者來說真的提供很好的便利性。
當被併的消息傳出後,網路上哀鴻遍野,小毛也覺得很惋惜,說實在的對聯想也不是很有信心,不是因為它是中國大陸的企業,而是擔心它對國際企業的管理能力,還有企業文化衝突的問題,無論如何至少在磨合時期難以避免的會有一些狀況,因此小毛一直在掙扎要不要現在就把小毛讓給女朋友的Toshiba換成IBM。
基於以上種種小毛才對IBM這麼著迷,因此小毛真的很想知道,熊爺前輩,您是否覺得現在不應該再買IBM了呢?
非常感謝熊爺的勸敗讓小毛買到一台好機器,也很想知道熊爺對小毛躊躇於是否要在品牌更換前採購的建議。
再次感謝熊爺前輩寶貴的意見。
攝影攝影攝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