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抱怨] Lenovo筆電竟也發生電池膨脹...

例如之前除濕機自燃事件,是因為使用了瑕疵組件,即使已經過保,廠商仍需召回維修
筆電電池也是一樣,之前sony有發生過因為其生產的筆電電池芯瑕疵造成自燃事件,當時各品牌筆電只要有使用到該批電池的,無論過保與否都進行召回處理,除非這批鋰聚有發生其他自體發生危安事故,才會有整批進行召回處理的動作
謝謝狼大所舉的"召回"事件

是的,召回是一種負更多責任的表現
也就是當產品有潛在的危險時
即使該產品的大多使用者還在正常使用、沒有異狀
廠商就主動公告(或一一通知)消費者回廠處理
我的汽車就曾收到過廠商的主動召回通知

通常召回會發生在案例已經累積好幾起的狀況下
在此之前,案例也是從零開始增加
Lenovo維修部門人員說之前他們沒有筆電電池膨脹案例
(所以我是Lenovo的第一起案例?)

身為較前面的案例或是零星的案例
往往要看廠商的良心了
若碰上廠商企圖以保固期來轉移安全性責任時
使用者常常只能要嘛吞下、要嘛設法抗議

藉著這篇,也提醒其他Lenovo使用者
如果你手上的筆電屬於內建電池的機種的話
不妨有空時記得多觀察看看是不是有甚麼異狀

我不知道我手上這台筆電是甚麼時候開始膨脹的
在此之前我從沒想過Lenovo筆電會發生這種事
我只能說也許之前搖晃幅度不大時可能就有輕微膨脹了
但我把它當成"公差"(難免的不平整),不以為意
直到前幾天覺得搖晃幅度不對勁的時候(可能膨脹加劇了)
才發現它已經膨脹到把外殼撐到變形了


以下兩則
第一則的時間點,發生在報導蘋果延長保修期之前
第二則的標題,是說蘋果很"低調"的處理這件事
(相關報導是說蘋果未做預防性召回,但碰到這情況願意免費維修)

2017-04-17
Apple Watch 過保後電池膨脹...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70&t=5123542
alxndr wrote:
過保將近一年,電池膨脹的維修費 NT $0,外帶90天保固。

2017-04-29
初代 Apple Watch 電池出問題!蘋果悄悄延長保修期!
https://www.newmobilelife.com/2017/04/29/apple-delay-apple-watch-care/
不過蘋果近日對出現 Apple Watch 電池問題的用戶表示,蘋果會把保修期延長至 3 年,亦即是在附送的一年保修期之上,再延長 2 年,相比其他產品來說,保修期多了一年。不過暫時這個延長的保修期只適用於美國,香港及台灣地區暫時未清楚會否推出類似計劃。


港都狼仔 wrote:
除非這批鋰聚有發生其他自體發生危安事故,才會有整批進行召回處理的動作


所以我個人是「自私」的希望
可能 多出幾次 note 7 那種事件
(不專指特定廠商和產品類型,單論事件的規模和程度)
看有沒有機會 導正整個「內建電池」的歪風
強迫所有廠商重新回歸外接電池的設計

電池本身就是耗材
不管他的功能效用價位如何
耗材都要和主體有一定程度的
獨立性和區隔性

估且不論功能效用價位……等等的差異

「換電池必須返回原廠」
這件事本質上就是不對的
womiyeh wrote:
看有沒有機會 導正整個「內建電池」的歪風
強迫所有廠商重新回歸外接電池的設計

現在Lenovo有一些機型,看似外接電池
但其實是"內建電池"和"外接電池"兩者並存
(我也想不透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我家的七台Lenovo筆電中有一台就是這樣設計的
現在我會擔心哪天那一台內建的電池也給我搞膨脹
(我能接受它蓄電力變差,但搞膨脹會危害身家安全)


找到一篇有關於內建外接電池並存機種的討論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0&t=3622960

看來好幾位網友也是認為這樣的設計不太好
●在拆機更换内部FRU如記憶體、硬碟前,進Bios關閉内藏電池
●電池用久了容量會縮小, 而內建電池不像外接電池那樣方便購買和更換
●內建電池沒辦法拆下來減重

所謂優點是"更換電池時筆電仍可不斷電運行"
但要能用到這優點,還必須買筆電時多買一顆電池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買筆電時會多買一顆電池?
我是會多買一顆變壓器,但不會多買一顆電池

蝦米爸爸 wrote:
所謂優點是"更換電池時筆電仍可不斷電運行"
但要能用到這優點,還必須買筆電時多買一顆電池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買筆電時會多買一顆電池?
我是會多買一顆變壓器,但不會多買一顆電池


那個內建電池佔掉的空間
我覺得,更進一步,把ultrabay加回來,比較實際
退一步,多塞個 M.2 2280 和 RAM
或者拿來改善散熱,強化機殼

應該說有8~9成以上
用內建電池替代外接電池的原因和理由
都能被推翻或映證,
不會更方便或更好,
或者不是不可行而是不可為

然後這個優點
只能算是少數比較不容易推翻的論點
所以容易被放大解讀他的優勢和好處

有點像是,內建電池已成既成事實
不如就多「擠」一點他的特色
說服自已其實這樣也不錯這樣

我也有用過他牌類似的產品,如果說……真的有需要這樣的功能的話
大概就多一片口香糖電池,確保拆換電池的時間不斷電,也就夠了

我有二個世代的 ultrabay 電池,有在用
要說好處的話還比那個內建電池更實在,更全面

要我硬要擠出他的好處的話……只能說……
他勉強算是 預載了一顆不可拆換的 ultrabay 電池,這樣而已


womiyeh wrote:
那個內建電池佔掉的空間
我覺得,更進一步,把ultrabay加回來,比較實際
退一步,多塞個 M.2 2280 和 RAM
或者拿來改善散熱,強化機殼

發生這件事之後
我也開始認為那個內建電池沒必要存在
甚至內建電池的存在弊大於利

"純內建電池"的一個理由是體積可以設計的比較小
但這理由在"內建及外接電池並存"的機種上顯然不適用
甚至可以反過來這麼想
兩種電池並存,故供電/充電迴路就會設計的比較複雜一些

如果設計時把內建電池拿掉,只留下外接電池
那不就可以又多空出一些空間來做其它利用
正如你提到的塞個M.2 2280和RAM,或改善散熱...等
或是直接把內接電池的空間節省下來,進一步縮小體積
所以"內建外接電池並存"的設計看來不是兼有兩者的優點
反而是兼有兩者的缺點

蝦米爸爸 wrote:
發生這件事之後我也...(恕刪)


建議參考當初 Intel 定義 Ultrabook 規範就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要把電池塞在裡面了
方塊、廣場、SQUARE
square.chen wrote:
建議參考當初 Intel 定義 Ultrabook 規範就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要把電池塞在裡面了

感謝你提到的資訊
可能是我看的資料不夠詳細
我看到的是要求電池至少要能使用5個小時
似乎沒有硬性規定電池一定要做成內建式的啊?
所以我猜比較可能的原因是各廠為了想減輕厚度和重量才這麼做?
(也不是所有筆電都要設計成Ultrabook,當然Ultrabook聽起來比較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ltrabook#Specifications



https://www.pcworld.com/article/246691/ultrabooks_laptops_as_light_as_air.html
Since Intel has trademarked the Ultrabook name, the company isn’t going to let PC makers slap the label on just any skinny laptop. A few requirements are involved. According to Intel, a laptop has to meet these five characteristics to qualify for the Ultrabook label.

●Quick startup: Going from hibernate to keyboard interaction must take 7 seconds or less. Resume from sleep should be even faster than that.
●Long battery life: The minimum for a single charge of the battery is 5 hours, and some models promise up to 8 hours.
●Thinness: Ultrabooks need to be less than 21mm (0.82 inch) thick. Most models that have come out so far are much thinner.
●Enhanced security: The laptop firmware has to support Intel’s Anti-Theft and Identity Protection technology.
●Powered by Intel: You didn’t expect Intel to allow AMD CPUs, did you?


蝦米爸爸 wrote:
感謝你提到的資訊可...(恕刪)


你真聰明,這個就是 Intel 想要做的事情,當初(好多年前)他限制了要貼上 Ultrabook 這一張貼紙所要達到的"尺寸" ,然後一堆廠商被他玩死,這是我知道的歷史.......
方塊、廣場、SQUARE
您紅框處上面那一欄"height"明確規定了各尺寸機種的最大厚度(機身最厚處)不得超出多少,才能符合Ultrabook的要求
(當時一些機種因為有些條件無法滿足,而被廠商自稱為"Ultra-like"機種)

要薄,18650的固定圓柱體外型就是一大障礙,還要加上外殼等厚度又增加了
如果用可更換的鋰聚,電池本體外殼再加上去,相同厚度下電池可用容積空間也比起直接內建要小

對廠商實在是兩難啊,現在智慧型手機也是類似的道理

不過倒是可以考慮捨棄軟包,改用方型硬殼來做為外套,可減小膨脹變形程度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