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C wrote:
小弟也是 T60 1...(恕刪)
最近朋友以一客麥當勞的友情價幫我重灌系統,跟它聊天說幫我裝的滑鼠指標很簡單清楚,只是覺得太小,它告訴我是因為滑鼠指標的像素是固定的,同樣的面積解析度越高相對滑鼠指標就會越小,才發覺原來一直覺得幾年前那台筆電的游標為什麼會那麼大了,後來只好換滑鼠游標,用紅寶石造型的比較顯眼
高解析的螢慕有它好用的地方,也有它麻煩的地方,就像低轉速的硬碟雖然讀寫慢,但是溫度、轉動音比較小,相對高轉速硬碟就比較高溫、吵了,可是也比較快,7200居然有5400的二倍,決擇之間實在是讓人頭痛呀
國家三要素人民、土地與主權。連基本配備(王冠、城堡跟軍隊)都沒有的女王,簡直比想『叛亂』的山寨夫人還不如。
但是電腦的尺寸是相對的而非絕對,
我常常用縮尺畫減少算負荷然後做完再等比例放大,
不過這跟解析度無關而是縮尺電腦跑起來比較順,
而且在繪圖的時候也並不是以準尺寸來畫,
是可以對目標放大縮小的,
所以我真的覺的解析度多少都沒有什麼差,
我是以max畫3d,cad畫工程和需要準尺寸圖,illustrator排版,photoshop改圖,
其實我的解析度是用1024x768的17吋桌機,因為這樣旁邊的icon比較大比較好按,
t61則是用,1280x800,因為螢幕較小,icon太大會檔到圖,不過在高解析度就icon太小不方便,
所以我也不太知道要大解析度的目的為何,
可能是桌面可以放比較多物件然後不用整理吧

j mark wrote:
看個人用途吧
如果說...(恕刪)
如果您與小弟同樣是軟體從業人員, 而且靠Visual Studio 2005/2008, 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等工具在討飯吃, 就知道為何對高解析度螢幕的渴望與必要了.
小弟用過IBM A31(1024*768), 在那個年代, 這個解析度已經算頂了, 所以在開發AP時是沒有甚麼問題的. 那時大部份的使用者是配置15"的CRT螢幕, 解析度多為800 * 600.
接下來的IBM T42P(1400*1050), LCD螢幕已經普及且尺寸變大那個年代, 所以被迫只能用這樣高的解析度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專案的畫面規格是1280*1024, 我如果用低解析度的螢幕要怎麼設計呢?). 這台電腦當時購入之後, 立刻換7200rpm HDD, 加記憶體, 同樣的花費可以買ASUS兩台了, 我也是千百個不願意呀!
後來IBM PC部門被聯想併購, 想說可能要換廠牌的NB了, 但高解析度的需求仍在, 又只有霧面螢幕才不會反光, 長時間使用較舒服, 再加上是重度使用者, 所以3年保固是很重要的(通常2年就得考慮換機, 以配合必須追隨使用最新版本軟體的工作需求), 所以可選擇的機種就已經不多了. 再加上寫的系統都還不算小, 7200rpm的硬碟對Build程式所耗用的時間有非常明顯的改善, 所以, 看似NB機種繁多的選擇下, 能選擇的也沒幾台, 所以就繼續鍾愛小黑了. 目前是T61(T9300, 1440*900, 160G 7200rpm HDD). 享受10年不變的鍵盤配置傳統, 小紅點, 買入立刻適應, 繼續悲情(熬夜寫程式), 以及總是被環境所逼著要買頂級NB工作的無奈.
PS:使用1280*800的螢幕, 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新增資料表時, 可能會找不到"確定"按鍵.
* 網頁 + Word + MSN
* 魔獸 + MSN + PTT
* 3dsMax要是用XGA打開,一堆工具按鈕會不見,右邊工具欄會捲到發瘋!
* Flash要是用XGA打開,中間的編輯區域大概只能做手機內容了!
* Illustrator要是用XGA打開,圖層放不了幾個,外觀也是,開開合合很花時間!
* Eclipse + 3種瀏覽器測試,Fireworks修圖,要是用XGA那.....以上任一個都開不完整。
至於字小..那是習慣問題..
至於反光..我倒是沒遇過..
這種東西,沒用過的人與用不到的人永遠都不會了解的,所以你問了也只是白問!自己去試試看才知道。
還有,這跟T61、R61無關,而是只有這兩台才有比較普片的高解析度可以選。
以前尚未從事這工作時,電腦也只是用來開網頁、聊天程式,頂多再開個文書處理程式而已,一般解析度的螢幕綽綽有餘了..
現在的工作機是 IBM T42 和 Lenovo T61 (輪流用),兩者都是 1440x1050,不過說老實話,還是覺得這樣的解析度不太夠用,但是再大就得換成 15" 的,覺得不想再重下去了~
目前在家裏的電腦桌上已經裝了三螢幕,加上原本的NB螢幕就四個螢幕,爽度還不錯..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