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夜整理出第二回,但為了替當年採訪的當事人保留隱私,因此原諒我無法直接寫出全名。雖然知道這樣的做法可能會減損引述報導的可信度,但這也是不得不的做法,陸續看過全文,相信大家應該能夠體會到人名的隱藏並不會影響到最重要的 -ThinkPad行銷史的回顧
看到了第二篇真是感觸良多,因為這第一台的700c就剛好最近入手,看著那十幾年前的液晶螢幕,就覺得那時候買的應該也是很有價值,因為那液晶螢幕在十幾年後依然沒有變質的跡象,亮度很棒,沒有陰暗影,沒有亮暗點,沒有白斑,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期待第三篇。
chtsai0923 wrote:看到了第二篇真是感觸...(恕刪) 確實是可以了解當時的情形跟感觸,我的第一台筆電是x240,小台又輕,當時買的價格是58000元,當時也不知為何會買ibm?我只記得當時印象是ibm耐摔或是輕巧,我才買的...這台x240還存放著當古董...
雖然筆者所文中所提到的產品我都不認識也沒有看過,但是我個人倒是很期待接下來的文章喔!每個企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成功或不成功商品故事,經由這些實際的案例可以讓觀看的人獲得某些啟發跟激勵某些想法。也很高興筆者願意發表出來跟大家分享。
在中國google的部落格中有個"浪潮之巔"的專欄,第一篇是AT&T,第二篇則是IBM,兩家公司都曾分別在通信與資訊業界中各執牛耳,但AT&T已成昨日黃花,而IBM則依然屹立。在IBM一文中也提及IBM為何出售電腦部門,或許可以互相作個呼應。Google 黑板报 -- Google 中国的博客网志右側有文章分類
品牌?品質?技術?創意?行銷?...到底是什麼造就了ThinkPad???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我不懂IBM為何捨得將ThinkPad買給別人,因為,對於以打字機起家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ThinkPad是就好的具體實現,商業機器。一直都在煩惱,當ThinkPad不再,那我要用什麼當做我的商業機器?
rainny wrote:AT&T已成昨日黃花,...(恕刪) 不會吧!!!我怎麼看都是超級大牛啊.以前被政治力拆開後, 一家一家買回來了.Pacific Telesis—1997Southern New England Telecommunications—1998Ameritech—1999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2005BellSouth—2006連分出去公司(SBC , BellSouth)一起創的Cingular也是ATT的了.真的是一個超級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