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需要跑3D繪圖軟體(pre/e,UG),請推薦機種


WingC. wrote:
抱歉問一下, NVS...(恕刪)


Yes!差非常非常多........

要不然,nVidia 的 Quadro 顯卡動不動就是好幾萬是在賣辛酸的嗎?

But......反過來,拿 Quadro 玩 3D Game 也會是一個笑話.....
你猜對了, 是AMD的4核=.="
的確是2秒轉好一份檔, 當時我和協力工作的同學都傻眼了, 速度差太遠了@__@
不是sever用SSD啦, 是sever房內學校新配了一台當時最高配置的桌機用來剪50周年舞台劇的video用的 (其實剪個片真有這個必要用這麼高配置嗎? 雖然是1080p的影片@__@)
chl2528 wrote:
WD迅猛龍有這麼虛?...(恕刪)
WingC. wrote:
你猜對了, 是AMD...(恕刪)


影片剪接所需的硬體配備很恐怖的,可以參考一下 Apple MacPro 的陣仗就知道了。

AMD 即使是六核心的,都不見得能追上同世代的 Intel 四核心CPU,效能有差,價格也有差。

如果是用 64 位元作業系統,4GB 和 8GB RAM 轉檔效率的差異是很明顯的。

另外,轉檔時,需要一大塊"乾淨且連續"的硬碟空間,個人使用的電腦在這部分經常是效能瓶頸。

個人不建議在這些用途的電腦配備 Flash SSD,除了 Flash SSD 的資料安全性堪慮,主要還是因為 Flash SSD 在連續性大檔案傳輸時,會有越來越慢的特性(詳細說明可以自行Google或參考坊間電腦雜誌),甚至會被高速傳統硬碟幹掉。

除非,,,,,你配的 SSD 是"真正的SSD"------拿 DRAM 拼成的 SSD。
居然SSD到後來會有慢到被高速HDD幹掉的可能性@__@
長知識了, 看來這回又要重新考慮換不換SSD的問題了
chl2528 wrote:
影片剪接所需的硬體配...(恕刪)
WingC. wrote:
硬碟性能可是很重要,...(恕刪)


本人自己也是做摄影设计的
1台台机...Sandy Bridge平台..i7-2600k / 8GB RAM / ATI HD6870 / 10TB HDD (RAID5后容量缩水) 主要做备用转档及存储系统
3台笔记本
1x Macbook PRO C2D / 8GB RAM / 240GB SSD 苹果的笔记本主要是用做多媒体图像、视频设计输出(APPLE的多媒体软体太好用了)
1x Thinkpad W510 i7qm / 16GB RAM / 240GB SSD + SEAGATE 500GB+4GB SSD HYBRID / FX880
1x Thinkpad X121e 8GB RAM / 240GB SSD / ATI 6130

常用软件主要是photoshop修图、平面设计 / illustrator矢量输出 / indesign平面排版设计 / coreldraw平面排版设计、矢量输出

熟练度photoshop > coreldraw > indesign > illustrator

所有的屏幕都有用SPYDER3ELITE调整到一致

平面排版设计以indesign为主

做过例如30米的广告画,都是用indesign完成,INDD的文件只有几个MB,如果你用PHOTOSHOP做100DPI估计文件差不多有1.5GB吧(按照满足大篇幅打印输出只有72DPI来计算)?而且输出的还是PSB档案,你来回的修改调整都相当于在对1.5GB的文件做读写...那当然会崩溃。而我修改的文件不过是几个MB的INDD文件,读写速度很快。也不需要占用很多的CPU RAM HDD资源。而且你最终输出的也只是PDF或者TIFF文件而已
比较喜欢随身带X121E,觉得用X121E做indesign速度也不错 (AMD E-350,2x 1,6GHz)
如果需要输出...就把indd文件丢到W510上或者DESKTOP输出,主要利用的也是CPU和RAM性能。当然有SSD会极大提高文件读取写入速度,但是楼主预算有限,可能无法达到。

而且3D绘图软件生成的文件也不大,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CPU及GPU性能,磁盘子性能并不重要!

另外如果你是做平面排版设计的,为什么想不到用indesign呢?
學校機完全沒有indesign的存在才是最大的杯具><
一切都靠ai和PS去跑, 到最後還要轉了做150dpi (這個是我糊塗了~~) , 總之那次的經驗就是杯具呀><
sunhongyi18 wrote:
本人自己也是做摄影设...(恕刪)

WingC. wrote:
硬碟性能可是很重要, 當你試過3日內做4份大小超過一人高且要1:1製作的PSD (為學校印壁報板用) , 另加6份40x40cm的正方形板, 同樣1:1製作, 你就會明白用HDD在存檔和轉檔時的痛苦

壁報板用的4份PSD每份約2GB, 轉為tiff檔後每份約650mb, PSD存檔一份約15分鐘, 轉為1份tiff大約40分鐘; 6份40x40cm 1:1製作的正方形板PSD每份約600Mb, 轉為tiff後每份約120mb, PSD存檔一份約5分鐘, 轉為1份tiff大約半小時; 電腦配罝為桌機用第1代i3 (當時第2代i未發表) +4gb ddr3 ram, 以PS CS5去跑, 以學校的4核機+4gb ram去跑 (非i系) 也是差不多的時間, 同時都是10K rpm的HDD, 害我3天內每天13小時由上學到晚上7點+回家繼續每天11小時趕工的時間有3~4成時間都粍在存檔上, 這還沒有算ai檔畫組件後存檔粍的時間

到了第3天最後限期晚上8點前要把檔案交到印刷公司, 最後的半小時我們還在等轉檔, 到最後實在趕不及, 拿進sever房用學校新配跑第一代i7+8gb ram+ssd的桌機去轉檔, 才2秒就轉好了, 可見ssd在當中發揮的作用有多大。若果當時不是有一台配SSD的電腦的話怎麼也趕不及起貨的吧。


老實說

我從這些敘述裡面看不到SSD的重要性,

我只看到記憶體與CPU以及高速IO外接裝置的重要性

說真的別鬧了,連續寫入SSD贏不了HDD太多的,可以贏到15分鐘對兩秒您自己覺得沒問題嗎

您就沒有想過為什麼嗎 XD

WingC. wrote:
你猜對了, 是AMD...(恕刪)


看到你PO的文章,我又笑了,抱歉
小弟在某些时候也许要剪片子,1080P的,在W510上。FX880是ADOBE PREMIERE PRO认证的显卡。在i7qm及16GB RAM的加持下,还是觉得挺顺的,但是W510的CPU由于TDP限制的情况下,四颗核心不能同时达到BOOST频率,除非是没有锁频的920XM和940XM,可以用软件解锁TDP

当然新的W520由于采用了sandy bridge平台的i7-2,CPU在BOOST的时候是四颗核心都到达BOOST频率,性能很强,而且采用了全新的FX1000/2000显卡,配备2GB显存,仅仅是这两样相对于W510的升级,就让PREMIERE在转档时,性能提高了100%,就是说W510上需要3个小时的工作,在W520上只需要1.5个小时。而是否有SSD的存在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了
個人用W510

畫圖OK,我有改SSD+12G RAM+第二硬碟

影片轉檔因為時脈太低就別想太多,藍光的我都用i7 超4.5G來轉,也要幾小時。

更強的演算法轉檔,要放一天吧。


我靠, 原來有換i7和quadro是差這麼遠的, 害我還一直以為那次是SSD真的這麼威救我一命, 看來換SSD的錢可以省下拿來買i7還比較好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