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G770 土砲CPU散熱2.0 四部曲(完)

g770改i7 CPU 真的很快嗎?
我時常使用3D軟體
CPU負載相當吃重的
而當下測試軟體都式以分數來衡量...又有點不著頭緒
所以我就測試幾款機器 用時間證明一切
測試檔案:某3d檔案 含光影.反射 等等的高階效果 跑1920*1200像素 測試跑圖時間

拼裝桌幾--------- c2d 2.0G----------01小時42分
g770--------------搭配原廠b950cpu-----01小時40分
macbookpro 17吋---i5 2.8G -----------01小時02分
g770--------------改i7 4核 2.4G----------29分

結論:i7 4核心 G770 真是他X的快呀 (叫我超跑吧.....)

..........正題分隔線..........


g770改i7-4核CPU後
把原廠配的35瓦cpu換成i7-45瓦
導致溫度居高不下
(市面上4核8線例如2630 2720 2820 都是45瓦...所以都很燙 尤其是2920還是55瓦的)
上述都可以裝上770只是溫度太高
導致效能受到限制
因此許多玩家推薦用到雙核CPU即可(如i7 2620 35瓦..與原廠b950同)
以下即是為燒得要命的四核cpu散熱而做的改裝課題

本專題主角G770


一部曲-i7哀淒現身(無圖)
在一部曲.我把CPU從B950換成i7-2630M es
首先我要說B950其實效能也不差
外接1920*1080看高清影片也沒問題
不是重度使用者一定綽綽有餘

裝上i7 3d軟體四核滿載操半小時的數據
時脈:2.0-2.1G
溫度:90up
power:30-32瓦
說明:電腦若發現溫度超過90度時 會自動降低效能 所以最高至92度
加裝散熱墊頂多影響1-2度


二部曲-見龍卸甲

所幸二部曲直接把底板拆了
直接灌風!!!看看這顆cpu能發揮到甚麼效能
我是用家用電扇來灌 .是有點犯規啦

時脈:2.4G(全時)
溫度:73-75度
power:40-42瓦
說明:
沒錯...溫度驟降後.效能就出來了
直接從2G跳⒉4G 溫度也不高
算是有發揮實力了
從瓦數來看目前40-42瓦 為24倍頻
以比例還換算若是要突破到25倍頻 則是要43-44瓦
以45瓦cpu而言 電腦不會讓cpu吃到這麼接近45瓦
所以我判斷24倍頻應該是2630的極限了


話說回來....拆殼長期使用是有風險的
應該沒幾個人心臟這麼大這樣用


三部曲-青銅聖衣散熱傳說
這章主要是把熱能用銅材質導出來!正式進入土砲的新紀元!燃燒吧小宇宙!!!!

1.在底蓋邊緣處開孔.開孔正下方為 CPU的銅導管


2.銅導管可以用精細銼刀些微整平.加工記得要整組散熱片拆下來處理


3.手工彎折U型銅片.這要折到剛剛好很不容易.我折壞了3-4片


4.外蓋貼附10*10銅片(記得避開螺絲孔)
僅薄銅片不會影響筆電站立 下方約有3mm的空間




時脈:2.3-2.4G(偶爾2.2)
溫度:只有剛做好時約85-86度 銅片氧化後89-90度 加散熱墊可以到85-88度左右
power:37-38瓦
說明:
這次實驗中
時脈與原始相比 已經躍升2-4個倍頻 看起來很不錯
但是呢.溫度仍然沒有降
偶而跑到90度時.電腦會自動把時脈壓回2.0G
所以時脈總是載浮載沉的跑
歡喜之餘.仍有些遺憾




四部曲-直搗黃龍
再三部曲的實驗中確定一些問題
1.770的風扇與散熱不夠力 風量太小(去摸過藍寶堅尼/隱形戰機的屁股 就知道甚麼叫排.氣.量了)
2.銅片散熱不夠快
3.銅片氧化後散熱效能差很多
因此做了以下幾個修改

1.U型銅片灌錫.(看成灌腸的人請檢討) 可增加傳導能力
這是便宜的焊錫(如果有人想用銀錫也是可以)

(我的噴焰器沒瓦斯了 只好用zippo打火機)燃燒吧!爛掃把!...火鳥!!!!

完成(應該可以再塞多一點)


2.拉掉風扇上的沖孔網.增加進風量

蛤?...風扇沒位於散熱孔中央是怎樣 設計師該鞭數十.驅之...華碩



3.開第二個導熱孔(拼了!直搗黃龍開在cpu上)


4.插入銅片 並抹上散熱膏(或是用品質好的散熱雙面膠也可)
銅片一定要以斜角方式彎折
這是當下蓋受到撞擊時可讓銅片優先潰縮.可防止cpu損毀


5.外部銅片貼附鋁散熱鰭(也可避免銅氧化)
此圖也可以看到內外銅片是一體成形的

6.最後來張全景圖.圖中把不必要的散熱孔貼起來 避免熱回流
實際測試並不影響溫度


最後把銅片邊緣貼起來避免割傷自己 或是防止銅片翹起來
這樣就大功告成啦

時脈:2.3-2.4G
溫度:85度 用散熱墊77度
power:39-40瓦
說明:
目前設置很有趣
沒用散熱墊時候 長時間一樣溫度會飆到85.86度(回到類似三部曲的狀態)
但是呢只要加裝散熱墊 可以在幾十秒內降至77度(接近拆機殼灌風的溫度)
表示目前散熱效能有大大邁進!



結論
----------時脈-------溫度------- 瓦數------散熱墊
i7現身-----2.0-2.1----89-92-----30-32------有
見龍卸甲-----2.4-------70-75-----40-41------家用風扇-------勝
青銅聖衣----2.2-2.4----85-88-----36-38------有
直搗黃龍----2.3-2.4----77-81-----38-39------有

1.
簡單說.青銅聖衣篇就已經達到2.4G的速度了
雖說溫度高所以時脈會上上下下
但講到效能與直搗黃龍篇其實差不多
對我而言降溫是降自己爽的
純粹不想cpu一直逼在90度臨界點附近
面臨隨時被勒令降頻的窘況
所以硬是把溫度壓在80度下
但事實上會影響的效能只是邊際效益而已

2.
這種改法一定要用散熱墊吹風
大家看最後一張就知道
散出的熱很容易又被吸回去
吹風除了降溫外.也是避免熱回流

3.原廠的散熱系統真的不是為45瓦cpu而設
內裝銅鰭太小.風扇轉速太慢.進氣口面積又不足
對於不想改這麼大的使用者建議
1.灰熊推薦拆掉風扇口的衝孔膠片
2.控制風扇電壓的軟體 可以加快風扇轉速
從以上兩個方向去做.會有效果的
(如果有人有實用的控制風扇軟體 可以好康到相報一下啦)


感謝各位收看啦


註:目前而言我不提供任何孔位距離. 材料厚度. 間距... 等資訊
(照片中文字也僅供參考.因為我都有微調)
不是我小氣.而是不希望經驗不足(或工具不足)的人照著做.發現出問題就麻煩了
若您是diy高手.這些小數據輕而易舉就量的到了



註2:cpu全負載 不會有渦輪加速的發生

註3:本篇向下相容於G470 G570










2011-12-10 3:41 發佈
大大~你真的太利害了..太配服了...我也有一台g770 確沒有勇氣大搞一番 讚!!
這~~~~

老兄~~~您也太猛了~~~~
這簡直是貧民版的法拉利.....@@"
TONY1978 wrote:
前些日子發表了770...(恕刪)


改很大!

散熱這種事情本是原廠該做好的...
封鎖內容農場及搜尋結果 https://reurl.cc/D9GmMj

issyo wrote:
改很大!散熱這種事情...(恕刪)


不~~~因為原廠g770沒i7設置,
樓主卻換了i7自然會有散熱不足的囉…
所以不是原廠的問題哩~~^^"

TONY1978 wrote:
前些日子發表了770...(恕刪)


剛剛為您加了五分!
圖文並茂~
且真的非常有實驗精神~
其實我最近一直來這裡看都是為了看你這篇文章~
我反覆看的不下10次~因為真的很有趣!

因為我也有想要的作法,只是目前真的很忙,無法付諸行動!
有機會做了,一定會上來效法您分享給大家!

加分~加分!nice~ good job!

願聞其詳~ 願體之享~
感謝分享 小弟請家人電腦展買G570 等明年三月回台才能拿到 想說加1~2根導熱管上去 也許就能壓低溫度

看過對岸分享G470 加導熱管 溫度就低於90度 也許加一根社去試看看有在低一點可能

PS: 樓主 買2630es一棵多少 在那購得 可以PM嗎
我的真實成分: 七分之四十九的變態 八分之五十六的大變態 九分之六十三的淫蟲 路邊的小女孩也說?
5分奉上, 老大的實驗精神真在值得嘉獎, 這不就是史上CP值最高的高階筆電嗎???
(小聲:要是GPU也可以換就完美了XDD)
太厲害了
不過看完各種比較
應該卡在散熱不是導熱
如果把背板換成鋁片並打孔應該可以達到最佳散熱效果吧?

TONY1978 wrote:
前些日子發表了770...(恕刪)


增加module的capability看起來這樣做是有效的, 系統上thermal/reliability會有問題的會是你的voltage regulator....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