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這次開箱的是HP工作站ZBOOK 15 G6
這是非常新的工作站機型,屬於"非薄型機"的標準工作站筆電
7月底上市,下訂之後大約3周拿到,由於國內外目前都沒有任何評測,想說也分享一下
這系列的名稱實在不好搜尋相關資訊,原因是有15U, 15V等非常相似的型號
主要的規格如下:
CPU:i7-9850h
Graphics card:RTX 3000
Display:FHD (1920x1080) Anti-Glare LED UWVA 400 for FHD Webcam + IR slim ALSensor
Ram:DDR4-2666 16GB X 1
SSD:NVMe TLC M.2 1TB
150W AC adapter
鍵盤:Dual Point Backlit spill-resistant Collaboration TW

Official specs:http://www8.hp.com/h20195/v2/GetPDF.aspx/c06305136.pdf

這台的CPU是可以加裝到八核心的i9或是Xeon,Ram 插槽有4個,最大可以裝到128GB。原廠的Ram 還是很貴,不建議一次到位,之後再買來擴充。
RTX 3000屬於繪圖卡,如果玩遊戲CP值非常低,我的用途主要是3D繪圖及一些運算等….
台灣的官網無法透明的選擇配件同時看到價格,但美國的官網可以,但這台在美國官網相同的配置下,牌價卻是我在台灣拿到的2倍以上,甚至是美國不含稅的價格。但其實這樣的價格是合理的,業務有賺我也不至於當盤子.....
先看看外觀及質感的部分,與P52來比對一下
但主機的本體,Zbook 15就比P52(對比P53)寬度還要寬上1~2公分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厚度上則是差不多(黑色的機殼是P52, 銀色的才是ZBOOK 15 G6)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而排氣的位置,P52是很明顯地放在後方,而HP雖然也是方在後方,卻是放在轉軸處,我個人覺得雖然美觀但實用性有點堪憂,下圖的照片是將主機翻過來拍的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前鏡頭的鏡頭蓋,HP的質感確實有點差,要撥動時並不是很好撥動(相較於P52有做個小凹槽) 黑色的機殼是P52, 銀色的才是ZBOOK 15 G6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在後蓋上,HP的免工具開蓋方式設計很棒,而且也還是可以再上鎖(在撥片下方藏有螺絲孔位)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開蓋後,內部可以安裝兩條M.2 SSD及一個2.5” SATA(在圖片右下角,但是某些配置下不能安裝這顆),電池其實是可拆式的。進氣孔在上方,有兩顆風扇...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這台可以選擇使用類似小紅點的指標,手感還不錯,但實際上對於軟體的支援度很差,實用性遠遠不及thinkpad系列,完完全全比不上!但是已經比Dell的好很多了…..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在打字的手感上,P52也是大勝。回饋感比較強,HP則是偏軟,但重點是方向鍵,thinkpad的方向鍵有向下突出,而且上下鍵的大小並沒有美觀化,所以好按好找很多,對於盲打很有幫助。但這樣的鍵盤配置HP在各種機型似乎都是這樣的一貫作風,有點可惜….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外觀及組裝質感,thinkpad在這部分比起ZBOO要好一些,但接下來比配置

這款ZBOOK的視訊有FHD解析度,這是相較之下比較少見的,對於經常視訊的人來講是個優點,但最值得稱許的,是預設的M.2 SSD,我測了一下速度有點驚訝,在沒有特別調教的情況下,讀寫速度都在3000/2500 左右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筆電原廠通常有兩種SSD配置,就是標榜3000MB/s讀寫的高配及讀寫2000MB/s的低配,前者在原廠的售價非常高,目前通常要破萬,所以預設通常是配低配的SSD,查了一下型號是Western Digital PC SN720,透過 PCIe 3.0 x4 介面規格最高讀寫 3400MB/s 以及 2800MB/s
CPU 的效能看板上都用cinebench R20 在不調XTU的情況下的使用全核心約2744 pts,降壓120 mV後可以來到3248 pts,但說實在在實際使用上沒有甚麼太大差異……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RTX顯卡的效能及發熱上,我覺得比P3200 好很多顯卡跑分FF15,這個軟體有DLSS的選項可以開啟,但目前專門的3D繪圖軟體似乎目前還沒有對這個技術有所支援….
所有的跑分我建議看看就好,只是剛拿到手想說順便做點性能測試….完全沒有針對跑分做針對性的優化....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下面這個則是有開DLSS的4K測試,畢竟不是遊戲卡,但4K有這樣的水準似乎也來到大約RTX2070水平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以上就是這次的初步評測,希望能給正在選擇的人一些參考,但再次強調這是工作站不是電競機,著重的地方會差很多。我認為如果你要追求的是電腦效能要高,那就常常換新推出的,同級之下,一定下一代比這一代更好;但如果是工作使用,合手好用及穩定比較重要,畢竟相同等級配置下,各家應販售的價格其實差不會太多,效能也不會突出或落後太多。
只是各家工作站的售價在台灣很不透明,一個沒注意就成了業務口中的肥羊
工作站的價格透明度我認為現在還是聯想做的最好,官網牌價與實際成交價的價格水平不致於差太多;HP 及 DELL要去美國官網看才有,但其中HP的美國官網顯示的牌價太浮誇,還一直重點強調要你去電線上專員享優惠..... DELL美國官網的價格算是比較透明且合理的(與成交價格只有大約浮誇10~20%)但這是美國DELL,台灣的DELL則完全不透明...我就不評論好了
再次強調如果要在美國各家官網買東西,現在的官網都有小視窗可以跟線上專員對談,在那邊可以談到比牌價還要低上許多的價格,所以實際成交的售價是可以低很多的。(台灣部分品牌也有)可以當作你預估預算的一種方式...
如果你在台灣買工作站,而業務的報價比美國牌價還要高出許多,那一定是保留了很大的空間讓。你。跟。他。交。流。感。情。...恩,我相信大家都懂!
對了,美國活動優惠的價格就不要比,例如聖誕節,價錢真的就低非常多,絕對不能拿來當台灣的參考! 這只是強人所難~
這次遇到的HP業務很不錯,各項規格都有確認甚至有升級,各項需求都有到位,提的報價與規格配置就知道價格合理,是很愉快的購買經驗
HP ZBOOK 15 G6 開箱及簡單評測
2019-08-25 14:17 發佈
真好的電腦但這台看起來也沒薄一點 跟我的ZBOOK 15 G4 一樣厚度

我比較想問版主風扇那邊是開蓋也要額外開才看的到風扇那塊嗎 ,感覺你的開蓋圖這代變成兩段式開蓋才能看到完全背板面貌
fiometh wrote:
真好的電腦但這台看起...(恕刪)

只差一代,機身的厚度沒變應該還算正常,這機型定位是屬於標準工作站筆電,各家例如DELL Precision 7540 或 thinkpad p53 都是這個厚度。重點是同時期的各家標準型工作站筆電厚度都應該差不多....
其他家有出薄型工作站例如DELL precision 5540 或thinkpad P1 Gen2
HP的應該是15V 系列, 一樣是用標壓款45W CPU, 但通常薄型工作站都沒有標準RJ45網路孔,要注意規格
可以選的顯卡也通常只有1000及2000系列,所以怎麼選擇看個人,要效能或是要輕薄只能選一個
至於背板
風扇的那半部不在快拆區裡,快拆區只有比較常需要換的元件,所以應該是照你講的分兩個部分沒錯
pilipilipeter worte:
這次遇到的HP業務很不錯,各項規格都有確認甚至有升級,各項需求都有到位,提的報價與規格配置就知道價格合理,是很愉快的購買經驗..(恕刪)


哈哈住也太老套的方式了吧
然後是不是希望人家跟你說分享聯絡方式阿
過去我這邊買HP的朋友好幾個也都是看這樣的文
還會講人家DELL怎麼樣怎樣喔
雪吉拉 wrote:
哈哈住也太老套的方式...(恕刪)


想太多,以往採買如果不是網頁可選配置直接看價錢時,確實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在喬配置與金額,但很抱歉你猜錯了,我並不是做業務的。
也像上面文講的,我支持的方式是原廠網站,然後用網頁上的線上客服詢價議價再下訂。我從以前買Lenovo 開始就是如此,撇步跟做法都講在本文了,你自己不看完還以為每個人都來搶你們生意的嗎?

但你說對了一件事,我接下來要分享的確實是跟Dell相關,敬請期待
答達大師 wrote:
如果用不到效能覺得沒...(恕刪)


效能提高的感覺就像我提到rtx3000實際使用比較p3200的敘述一樣,很有感
而cpu跑分在xtu調整參數前後的實際體驗,卻沒有十分強烈的感覺。這是我的體驗。
我文中並沒有說使用不同規格的cpu 會無感,建議你去看一下眼科,閱讀能力應該提高一些。

回應最後一句:
你跟你的分身們在筆電版多篇利益導向的發文,用心何在?
pilipilipeter wrote:
CPU是可以加裝到八核心的i9或是Xeon,Ram 插槽有4個,最大可以裝到128GB(恕刪)

這台CPU可以換i9或Xeon
記憶體最大可到128GB?!
已羨慕~
想請問樓主
您的筆電哪裡買的
CARLPAN wrote:
想請問樓主您的筆電哪...(恕刪)


上美國官網搭配備看價錢
再到台灣官網打客服,客服會分配一個業務給你
你再把美網的配法跟你希望的價格報給他
我匯率大概抓30,也不另外加稅金
通常都在預期的價格以內一些
無論是Dell或HP都可以用這招
超過預期表示該業務有點......
也不用換業務,因為公司有標記消費者
再換結果都一樣,只能說一開始沒抽到好籤
換個名子去訂
或直接改找代購就好
pilipilipeter wrote:


上美國官網搭配備...(恕刪)

好酷,學到一招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