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箱照 一保黑色風格 也有設計方便消費者的提把設計

▼外箱側邊規格 CPU有小升級上一版是RM75,硬碟使用了7200轉的
顯示晶片還是使用HD 3200 with 64MB & 搭載Windows 7 家用進階版

▼開箱囉~(從此處開始)

▼配件一覽 觸控筆在那個夾鏈袋中 粉紅色那個是光碟機空夾匣

▼前方I/O配置 左邊電源開關 中間 兩個耳機孔+一個麥克風孔 右邊無線網路開關

▼右邊I/O配置 USB*1 RJ-45網路孔 Expansion port 3 VGA output 蓋起來的S-Video

▼後方 I/O 配置 左邊為散熱孔 右邊有一個RJ-11數據機孔 USB*2

▼左邊I/O配置 電源孔 上方讀卡機、下方Expresscard槽 可卸除的光雕燒錄機

▼上蓋照

▼開蓋照 右下方隱約看到兩張貼紙

▼開蓋180度 躺平模式

▼側邊再照一張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AMD Vision(*註1)還有一張Windows 7的貼紙,由下圖可知這款是Vision Basic

※註1:AMD VISION平台與主要規格一覽
平台 | 搭載的CPU與顯示晶片 |
VISION Ultimate | AMD Turion II Dual-Core + ATI Mobility Radeon HD 4650或 AMD Turion II Dual-Core + ATI Mobility Radeon HD 4570 |
VISION Premium | AMD Athlon II Dual-Core / AMD Turion X2 + ATI Radeon HD 3200或 AMD Turion II Dual-Core + ATI Mobility Radeon HD 4200 |
VISION Basic | AMD Athlon X2 + ATI Radeon HD 3200或 AMD Athlon II Dual-Core + ATI Mobility Radeon HD 4200 |
▼左下角的完美331保固

▼Altec Lansing喇叭,聽說不錯。不過筆電喇叭能好到哪去XD

▼電源鍵特寫 我這台開的時候有點卡

▼無線網路開關

▼面版左下的燈號 依序為電源燈 充電指示燈 硬碟讀取燈 下面是音控按鈕

▼面板右側 上面金色的是 指紋辨識器 下面按鈕依序為開啟Windows 7控制中心按鈕、Mediasmart啟動按鈕、螢幕翻轉按鈕

▼Windows 7 OEM認證貼紙,下面有product貼紙

▼光碟機退出鈕

▼試用一下 1根手指就可以拆光碟機

▼無線網卡 使用BroadCom

▼記憶體插槽 採用上下的設計 比較省空間

▼是韓國三星的顆粒 DDR2-800 2G模組 生產週期09年38週

⊙軟體測試
▼Win 7 家用進階版 64BIT
所測得的體驗平均分數是4.4

▼詳細的評分 除了圖形 其他都有破五分 還算不錯

▼CPU-Z資訊 省電的狀態下 VCORE 0.8V 倍頻道2.88 時脈575MHZ

▼主機板為廣達代工 晶片組為780G+SB700為AMD VISION系列中的低階款

▼顯示晶片為HD 3200,VISION系列中階才是搭配HD 4200

▼GPU-Z資訊 採用55NM製程,內建64MB的顯示記憶體+256M的分享式記憶體 合計為320MB

▼CpuMARK 2.1 得分為4468.5

▼CPUmark99 得分為 227

▼SuperPI 1M 48S

▼Nuclearus 得分為5801

▼3Dmark06 得分為1670 打倒很多低階獨顯

▼惡靈古堡 5 Benchmark 平均FPS 8.4 XD所以別買這台來跑遊戲喔

▼DMC 4 還算好看 還有20左右的FPS

▼SF4 果然是需求很低的遊戲 平均快30FPS

▼HP 新出的軟體 仿Mac的DOCK 可以把常用的捷徑都丟上去

▼然後照下圖把桌面圖示關閉 這樣桌面就乾淨多了

▼HP做的支援助理 有一些有關HP的維護跟保固問題都在這個程式裡面

▼新版的TouchSmart界面 內容跟上一版大同小異

▼裡面送的一款不錯的素描程式 Corel Sketch pad 很適合平板電腦使用

▼Windows 7 內建的Touch pack 前兩個是益智遊戲 都可以用觸控來玩 第三個是遊樂場可以
常玩到的氣動球 可以兩個人以觸控方式來遊戲 第四個是觸控的螢幕保護程式

▼HD影片測試
測試軟體: 播放軟體 Arcsoft TotalMedia Theatre 3 (試用版)
畫面擷取軟體 VHScrCap 免費軟體
畫面錄影程式 WebCam 7 (試用版)
測試影片 Astro Boy Trailer 在APPLE抓的1080P預告片
實際上播放影片都很順暢 為了讓大家看到HD影片,我用未壓縮格式去錄製 1分40秒的檔案大小就要1.4G 後來再用轉檔程式轉成MP4只要20MB Orz 所以造成畫面有些LAG 主要還是看CPU的使用率為主啦 因為多開了一個錄影程式 所以CPU使用率應該更低才對!!!
Watch on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