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3個月的使用心得
一 鍵盤問題
目前進行遊戲都沒有問題。注音輸入法在遊戲進行時要關掉。
組合鍵因為沒有在使用相關軟體,所以與我無礙
二 鍵盤背光
非常好用。有針對特定類型遊戲作預設,FPS很實用。

三 AUO LCD顏色校調
這片面板是120Hz,5ms的QHD面板,讓我十分驚喜。
優點有調底亮度的時候不使用PWM方式(不傷眼)。瀏覽網頁品質細緻,顏色舒爽。不若IPS濃豔,但因為反應速度超快之故,畫面顯得非常流暢(不殘影,眼睛舒適)。
在AORUS的軟體Command&control當中,用明快清楚的方式: 色溫,護眼藍光百分比。讓使用者方便調整但是卻又不會迷失在數據設定裡。跟IPS面板比起來我覺得最大的好處是眼睛負擔減輕很多。再者,因為顯卡性能的關係,特效全開基本上都是穩跑60fps以上,跟之前用GTX 960M, FPS低,IPS反應速率慢,真的很容易疲勞。
唯一的缺點就是預設顏色不夠濃郁。
四 GTX 1070
顯卡性能,非常狂暴非常有感。本來想說,解析度1920X1080就已經很高,後來就心一橫直接開2560x1440。真的不得了,DOOM 4的畫面是有感提升,根本就是科幻電影,有嚇到。所有特效都開頂,但是解析度一上去,畫面真實度又上一級。
顯卡與畫質真的是無止境的坑啊,不曉得到4K的時候,畫面是什麼感覺,素材取樣的設備能跟上嗎?
市售有1070顯卡配上FHD的機種設定,那很吃虧,因為這樣就享受不到1070的實力了。
跑些舊一點遊戲MASS EFFECT 3,顯卡都沒有超過65度,根本輕鬆寫意。
散熱風扇會不會很吵,我覺得還好,因為都用耳機在聽,掛上耳機就不是問題。
只要不操遊戲,風扇是屬於無感等級。
我只測DOOM 4,開Vulkan API,TSSAA 8TX, 其他設定能到頂到就設到頂,系統風扇都是預設,內附的散熱底座架起來。
遊戲模式ARCADE街機模式,(畫面都是敵人,都是在戰鬥,最操顯卡),frame per sec都是120上下。
使用Vulkan API不用OPEN GL的好處是,可以發揮6820HK的效能,減輕顯卡負擔。
無空調室溫28度,GTX 1070的溫度最高達到81度,以我雜亂的書桌通風不良來說,我覺得解熱能力已經非常優秀。
購入之前查閱過基於幾個網站的評測,X7主要強在熱導管數量,還有散熱片面積大有關。
散熱出風口的鰭片數是自家較低階款的兩倍。聽說最近還有四風扇的aorus X9要上市。

五 儲存擴充
高容量的512GB NVme,X7使用的是東芝的XG3 512GB,主控晶片是TC58NCP070GSB,現在這個在PCHOME的價格是一萬有找。
性能沒有三星的SSD狂暴,但是使用體驗非常好,數十GB的大作遊戲,DOOM的讀取速度整個流暢如絲。值得一提的是瀏覽器性能也整個變好(edge還有chrome快取開很大之故)。通常組遊戲桌機主碟都不會開到這麼大。目前NAND FLASH整體價高貨缺,目前市售的最新款X7 DT V7也只配256GB而已。所以撿到512GB這台V6算是賺到。X7上面還留了另一組NVme的空槽,也就是說,將來再擴充或者是組RAID 0都是可能的。
採用HGST 2.5吋 7200轉 1T 硬碟,基本上這咖算是非常成熟的產品,性能也出眾,弟使用筆電以來,硬碟都剛好配到日立的硬體,一直到脫手,硬碟基本上都沒有問題。

記憶體用的是芝奇的Ripjaws DDR4 2400Mhz 雙通道共16GB,主板上還有兩個空間可以升級最多到64GB
DOOM執行的時候看了一下,整個系統用到8.1G記憶體,看來游刃有餘。

六 舊貨CPU 6820HK
CPU是舊貨6820HK,目前X7 V7己經換裝為 7820HK,因為I家擠牙膏的關係,6820HK與7820HK效能十分接近。
mobile01有桌上型玩家幹譙intel 6820HK體質遠優於同級品6700K,根本騙桌機玩家。可以說是六代首選真的是6820HK了。6820HK在MSI的GT72上是可以上4GHz的。拜INTEL擠牙膏之故,6820HK雖然是2015年的過季又過氣的產品,現在撿來用效能還是非常能扛。windows 10作業系統使用起來非常有感地流暢。
再者因為電壓可降頻之故,在WINDOWS 10裡把電池調到最省電,X7竟然可以看netflix 快要3小時的紙牌屋影集。
七 電池與續航
電池,X7的電池其實超級大的。如果這個電池放給現在7200U,6500U之流來用,大概是可以辦公室文書12小時還有剩。
如果X7的設計採用雙顯卡,平日作業INTEL HD來處理,遊戲運算給GTX1070來處理,電池持續航力一定可以再倍增。
不過畢竟X7設計是可移動式,並非ultrabook便攜本之流,就把這個看法當作妄想好了。(註:技嘉後來推出了AERO15X真的是這樣設計)
AORUS強調的網路DualShot Pro,很不幸地因為Killer AC 1535的緣故,整個使用體驗很差,開箱的第一天一直在斷線,後來心一橫,就用有線網路上網,才冷靜下來做功課,原來AC 1535根本大雷,所有電競筆電都中。
八 值得肯定的外觀設計,與結語
外觀設計我寫在最後,基本上,我給AORUS的筆電工業設計有很高的評價。
接口端子的安排與設計;三個USB接口分別放在三處,左右各一,後方一個,這樣就不會彼此干擾。
(就是有某些筆電廠商放在同一側,很糟)質感過人,低調卻又超現實耐看的造型,外殼應該是陽極噴砂之類的。
我當初本來是入手MSI GS系列的都準備要提款去買機了,後來在漢堡王看到有人用X7 舊款在修圖,就被外觀收服。
散熱孔與進氣孔都成了外觀的優賞之處。再來X7的現行版本是V7,增加了thunderbelt 3接口以及ESS的SABRE HIFI 音效晶片,這些配備有雖然好,不過價格上還貴了一大截。於是決定採購目前的V6 版本。
現在電競筆電外觀各廠家還在摸索,有人就是要名字狂,造型狂,配色大膽,LOGO要台要猛,諸如ROG, PREDATOR, MSI之流
卻另有一路是走電競性能/外觀高級,例如AERO, V NITRO。
AORUS 其實比各家電競廠摸清楚自己的路線。
AORUS X7 的硬體設定,與遊戲體驗有關的,基本上是好料都用上去了(那個糟糕的AC網卡不算的話)。
以致於遊戲視覺體驗基本上是滿點。
目前電競筆電GTX1080破10萬買不到
1070低於8萬找很多,如果不跟主流1050Ti的話,1070的確是一個可以切入的硬體配置。
目前是歷史上首度出現桌機與筆電的遊戲性能最接近的時代。也是電競筆電開始大放異彩的時代。
明年一定會有散熱更好的產品,配置更平衡的機種出現。希望AMD也切入筆電市場,CPU性能就要再往上攻了。
同時NAND FLASH的跌價,NVme的普及,電競筆電市場可能會大幅成長。
希望明年MAX-Q的導入,電競筆電17吋與15吋款,都能有更輕量化,續航力更長的更強的表現。
----------------
後記
唯一致命的問題:
Killer AC1535 網卡緩慢問題
速度十分緩慢,只有10來kb/s的速度。心想不會吧,買到機王了嗎。後來解除舊版,去killernetworking安裝新版。還是緩慢。
接上網路線,喔喔速度終於正常了。後來爬文國外論壇,killer AC1353是Qualcomm Atheros 生產的,再用上killer networking的流量管理功能。因為使用5Ghz,所以連線訊號上有諸多問題。

不會是距離或者是規格問題吧?
起初環境設定。
基地台: 中華電信P880數據機內建wifi
距離:1公尺
速度:正常流暢
距離:5公尺(書房)
速度:超級遲滯
接下來變更為:
基地台: DLink DIR524(便宜的11N )
距離:1公尺
速度:超級流暢
距離:5公尺(書房)
速度:正常
結論 也是中華電內建wifi跟killerAC 會有距離拉大,性能嚴重衰減的問題。
killer AC 1535 的問題二
網芳使用斷線,steam高量下載也斷線,認不出基地台
解決方式,基於許多使用者更換同級品的經驗,就換上INTEL 8265 NGW。一換性能就回來啦。

基於現在使用智慧型手機以及其他3C的良好順暢體驗,技嘉在這裡是很吃虧,因為使用者購買上不會想到這種很基本的技術問題,而會怪罪於是電腦有問題,有網友跟我聯絡他也有一樣的問題,技嘉還是換了1535給他(其實用了KILLER網卡全部都不行, MSI, alienware都中獎)
https://forum-en.msi.com/index.php?topic=274927.0
https://youtu.be/rwnxTKyacqE 網友換成INTEL 8265
http://killernetworking.com/driver-downloads只要抓driver就好。
msi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1&t=4216339
http://forum.notebookreview.com/threads/is-it-just-me-or-is-the-killer-1535-wlan-card-pure-garbage.795822/
同樣是QualcomAtheros的產品,Killer真的有夠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