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ero 15從發佈到上市短短不到兩個禮拜 剛發佈時就被精湛的外觀設計給迷住 並且持續關注相關消息 知道昨天是台灣上市發表會後就第一時間在購物網站下訂 昨天到手後試用了一段時間 分享一下個人使用感想
之前用過的筆電大多集中在輕薄系列 後來因為工作需要 就轉往電競筆電去 但各家電競筆電都有類似的情況 巨大且厚重 主要是為了散熱 使筆電變得非常巨大 接下來稍微介紹一下經手過的筆電
Apple Macbook retina: apple的工藝是筆電裡最高階的 碰過3款retina 和新的non touch版 在各方面細節都很到位 然而有獨顯的版本都有一樣的問題 GPU全速跑一段時間都會有熱降頻的問題 幅度高達30% 然後裝windows後 fn和ctrl鍵無法對換比較困惱 但顏值滿分
Dell XPS 15 9550: 全球第一台窄邊框筆電 win筆電裡工藝算是頂級的 不過不太像電競筆電 雖然有GTX 960m獨顯 但熱降頻嚴重 diablo3玩個10分鐘後 風扇便全速運轉 音量非常驚人 不過溫度還是壓不下來 一個禮拜後發生電池膨脹 還好保固內免費更換 但因為輕薄設計 散熱上是個很大的問題 9560換上新的1050後 不曉得散熱方面是否有改善 但最大的問題是台灣與美國的價差高達兩萬 非常沒有誠意的定價 我當初是買美國的整新品才沒被坑到 只要台灣dell一天不調降 以後不會再碰這家的筆電 太高貴了
Msi GS73VR: 應該是目前做的最輕薄的17吋筆電 試用過後推薦朋友買了一台 沒得挑 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異 三個散熱風扇非常暴力 螢幕表現也很棒 以及世界最輕17吋的重量 一台非常優的電競筆電
Dell inspiron 15 7567: dell一貫的定價策略 這台在台灣也是貴得要命 美國是800美元入門電競 入手不到3小時就打包退了 螢幕表現非常地糟 像是5年前的水準 隨便偏一點點角度 螢幕上下部分的亮度和顏色就可以天差地遠 一台4萬多的筆電配這種螢幕實在太誇張了 眼睛看了非常不舒服 國外有教人家怎麼換面板 不過台灣這種定價 一點都不值得花錢買來再換面板
ACER VX5-591G: 印象非常好 可以說是acer的誠意之作 外型很有外星人以前的設計感 雖然全機塑膠製 但屁股散熱口做得很漂亮 螢幕雖然也用得很爛 但表現起來很正常 一般使用已非常足夠 再來是散熱表現 內裝1050ti在GPU滿載情況下 散熱做得非常優異 比GS73VR表現要好 做的比較厚重的優勢 最後則是非常有誠意的定價 3萬內的入門電競在台灣這個價位規格找不到對手
接下來開始介紹一下試用過後 aero 15的一些特點:
外型很棒 A C D面都是金屬製 跟xps 9560有一拚的潛力 可單手開蓋 窄邊框的電競筆電更是令人賞心悅目
螢幕表現:
螢幕非常漂亮 看起來很舒服 無論是喜歡亮一點的 還是喜歡調最暗的 他的表現都十分優異 有些筆電的螢幕調亮時OK 但調最暗看起來不是很舒服 這台不論哪個等級亮度 就算房間再昏暗 都能表現得十分優異 顏色精確度就不說了 經過認證的 我用肉眼看起來是非常舒服 跟桌機相比幾乎無差距
螢幕雖然是霧面防眩光 但會比其他真正霧面的電競筆電反光度來得高點 也偏硬 壓螢幕不容易出現漣漪 而且螢幕旁的橡膠邊條做的蠻厚的 螢幕蓋上後可避免鍵盤的油漬沾到螢幕上 macbook會有這樣的問題
鍵盤燈非常炫砲 有各種效果 特愛漣漪的樣式 就像蜻蜓點水 不過用三分鐘就關了 打字時那個閃動的餘光一直影響到視線 = =
散熱表現:
這一台看國外評價似乎散熱很值得期待 我用diablo3測了半小時大概分享一下感想 拿之前用過的xps 9550做個對比, aero 15在電池供電時GPU會自動鎖頻 所以不會有過熱的問題 對電池也起到了保護 D3在FHD下大概還有30張左右 算是夠用 而且電力可以維持2小時 大電池的優勢
接著是插電後GPU滿載的情況 FHD下約100FPS的效能 打大秘60層左右 玩了2-30分鐘後 背面D面兩顆風扇那一區體感溫度大約有5-60度 無法久摸的溫度 然後電池這一區的溫度約40度左右 算是很好的將這兩區塊的溫度區隔開防止電池膨脹 而且D面是全金屬的導熱很快 用手摸還能有明顯的區別 散熱應該是蠻有感的 這時風扇轉速約50%的功力
再來是aero 15有個簡潔的設計 fn+esc熱鍵可以啟動風扇全速運轉 如果擔心預設轉速無法壓制溫度時 可以快速地啟用全速運轉 背板靠近風扇區大概可以低個5度下來 體感蠻明顯的
風扇全速運轉跟xps 9550一樣大聲 但不是高頻尖銳那種 跟一般電風扇聲比較像 所以如果不嫌這個聲音吵的話 有滿載使用需求時 可以直接啟動風扇全速運轉
鍵盤使用感受:
這點可能要讓部分人失望, aero 15並不是標準尺寸鍵盤 剛拿到時原以為電競鍵盤一定都是正規設計 打了幾個字後發覺手感很不同 才發現尺寸小了10%左右 廠商為了把101鍵塞進窄邊框機身裡結果讓鍵盤整體縮水 這點是不太能認同 手感已經受到影響了 不過平常工作都用熱鍵 所以還可以接受 純打字的話 花了20分鐘慢慢能適應了 但個人還是覺得寧可去掉數字鍵 也不能讓鍵盤縮水才是 然後鍵程是屬於偏硬的那種 再加上鍵距也縮小了 手指頭移動一開始還蠻容易被鍵盤卡住的
組合式熱鍵:
ctrl shift+熱鍵 ctrl alt+熱鍵 這在繪圖軟體是很常使用的組合技 不過aero 15在這方面有bug 右邊的ctrl shift alt並沒有問題 可以任意組合 但是最重要的左手邊ctrl shift alt組合式熱鍵無法操作 例如ctrl+shift+c, d等等全失效 外國人早幾天前就有反映 不曉得是硬體還是韌體問題 不過官方貌似還沒有動作 這個問題比較頭痛 很多繪圖軟體都需要這些組合式熱鍵 在鑑賞期結束前如果官方還未釋出更新 可能就需要把筆電退回去了 因為萬一官方無法修復 組合鍵無法使用這根本沒法工作
以上是個人操作了一些繪圖軟體和遊戲的體驗 繪圖偏3D類的居多 如3dsmax, substance painter, unity3d 在這台電競筆電執行下 速度上已經凌駕於我的桌機了 桌機故障時可以完全銜接沒有任何問題
縮水的鍵盤

大略總結一下優缺:
優:
94Wh超大電池 唯一可以塞進兩條m.2 ssd的大電池輕薄電競筆電 (xps15因為第二顆為2.5吋ssd 塞兩顆ssd後電池只能用56wh的 其他款的超厚超大台電競筆電就不列入比較)
超窄邊框 目前只有兩款電競筆電有此規格 xps 15和aero 15, LG的只有內顯就不比較了
ACD面都是金屬製 邊框雖是塑膠 但很有型 外型非常方正
面板非常優質 跟桌機等級幾乎相當
散熱優異 窄邊框筆電裡應該沒有對手
可單手開蓋 不過也因為轉軸比較鬆 螢幕會晃的比xps 15久一點, xps 15則是非常緊
市售價格比公佈的定價要便宜許多 跟美國售價差距3000以內 與xps 15台灣和美國定價相差2萬以上相比 給人的感覺好上不少
缺:
鍵盤小10% 組合式熱鍵有bug 致命傷
螺絲有易碎貼紙不給拆 日後要自行DIY清潔或升級只能跑維修站
螢幕橡膠邊條兩邊的間隙不一致 螢幕闔蓋後 中間有個間隙 都是小缺失 可以從製程改進
這次aero 15讓我看到的是誠意之作 定價上也很OK 以前我對技嘉筆電都很不屑的 設計感很糟 組裝品質更不用說 還有電池膨脹災情 都讓消費者有很不好的感受 如果官方願意重視這些 給消費者更多信心 技嘉股價應該有機會往上爬的
個人比較希望看到的改進是盡早修復組合式熱鍵的問題 以及留給玩家DIY的空間 國際大廠電競筆電很早就沒有在用易碎貼紙防破保的方式了 會買這麼高價的電競筆電的玩家很多都希望能日後自行升級配備與定期清潔
以上是短時間測試 並且有主觀使用感受 會有不少疏漏與冒犯之處 再請多包涵 希望這些使用體驗能給對這台有興趣的人更加了解aero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