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GABYTE 除推出搭載 NVIDIA GTX 1070 獨立顯卡,並具備 15.6 吋顯示螢幕的 P35X v6 效能級筆電外,也因應不少使用者對於大螢幕的需求,同時推出採用 17.3 吋顯示螢幕的 P57X v6,同樣也被歸類在效能等級筆電系列。P57X v6 延續前代 P57X 的外型設計,並未進行太大的改變,但在內建硬體上,則是大規模的進行更新,內建 Intel 第六代 Core i7 處理器、最高 32GB DDR4-2133MHz 記憶體、支援 NVMe PCIe X4 M2. SSD 固態硬碟與 HDD 硬碟配置,此外還加上 P 系列特有的可抽換光碟機或硬碟,最多可達到三顆硬碟的配置。

P57X v6 在機身外型設計上,似乎沒有太多可以跟各位分享的部分,原則上這款筆電與前代的 P57X v5 是採用相同的架構,就連配色上也是完全相同,因此就不多做介紹。

機身前端未含防滑橡膠墊的機身厚度約為 25.80mm,以 17.3 吋的高階硬體規格的筆電來看,其實並不算是太厚的設計。

機身尾端的轉軸處可以看到代表 GIGABYTE 的橘色配色修飾,搭配稍微隆起的機身線條,也讓這款筆電呈現該有的立體感。

機身尾端則配置有左有兩側的散熱孔,樣式與本家的 P35X 或是 AORUS 系列電競筆電大同小異。

機身尾端不含防滑橡膠墊的厚度則同樣為 28.50mm,比起市面上同尺寸電競筆電更為輕薄的機身設計,則是 P 系列筆電的特色。

機身前端還擁有可抽取更換的光碟機,搭配隨機附上的硬碟安裝座,則可讓使用者自行更換。

機身左右兩側的橘色修飾邊條,則給這款筆電更亮眼的視覺感受。

右側機身配有 USB 3.0 埠、USB-C 3.1 埠、標準 HDMI 端子、D-Sub 端子與電源輸入端子,其中 HDMI 為 2.0 規格版本,並支援 HDCP 2.2,最高可支援 4K 影像輸出。

左側機身則有 RJ-45 有線網路孔、兩組 USB 3.0 埠、SD 記憶卡插槽,以及獨立的耳機與麥克風音源插孔。

17.3 吋的顯示螢幕,為廣視角的 IPS 面板,搭配防眩光的霧面塗層,比較不會有反光的問題發生。

顯示螢幕的最大解析度則為 1920 X 1080,沒有採用 4K 解析度,則是為了強化整體的圖形效能。

螢幕上方則配有 HD 視訊鏡頭,以及內建麥克風等配置。

機身內部的網狀蓋則非左右聲道喇叭,而是用來進行散熱使用。

盾型的電源啟閉開關則位於鍵盤的正中央,個人覺得還算是滿好看的按鍵設計。

全尺寸防鬼鍵的鍵盤配置,雖然沒有電競周邊廠商的相關技術合作,但也提供不錯的敲擊手感,在玩家常用的 WASD 按鍵上,也印有用於容易辨識的白色邊框設計。

白色光源的鍵盤背光,則擁有兩段式的亮度調整,但如果能搭配環境光源自動變化會更好一點。

全平面式的觸控板下方也有機械式的左右按鍵配置,搭配多點觸控與手勢操作的功能,使用起來還算便利,但對遊戲玩家來說並不算是很常使用的硬體,建議可以在旁邊直接加上一個關閉觸控板功能的按鍵,更能預防誤觸的情況發生。

P57X v6 搭載 Intel 第六代 Core i7-6700HQ 2.60GHz 處理器,為四核心八線程架構,並搭配 6MB 快取記憶體,在第七代處理器尚未推出一般電壓版本之前,第六代處理器還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主機板則是 Intel HM170 高速晶片組。

效能測試部分,針對單核心處理器所測得的效能分數為 1704 分,處理器多核心的效能則為 6567 分。

CINEBENCH R15 所測得的處理器 OpenGL 效能為 108.72fps,多核心處理器效能為 686cb、單核心處理器效能則為 150cb。

Nuclearus Multi Core 的處理器效能測試為 28203 分,其中 ALU Speed(算術邏輯部件)為 8981 分、FPU Speed(浮點運算器速度) 11976 分、Multi Thread Speed(多線程速度) 38149 分。

在 X264 FHD Benchmark 中的影片轉檔效能,這顆四核心處理器獲得平均 23.2fps 的表現,其實嚴格說起來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表現。

P57X v6 內建 16GB DDR4 2133MHz 處理器,並使用雙通道架構,最大則可支援到 32GB 記憶體大小。

小編本次測試到 P57X v6 則是採用 256GB SSD 來當做系統碟,並支援 M.2 PCIe Gen3 硬碟傳輸技術。

在 CrystalDiskMark 測試下,循序讀寫速度為 500.2/107.2 MB/s(讀取/寫入)。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硬碟效能測試下,所獲得的循序 4MB 平均讀寫速度為 512/297.85MB/s。

主要的儲存碟還是得依靠採用 SATA III 傳輸介面的 1TB HDD 硬碟,採用 SATA III 傳輸介面,硬碟轉速則是 7200RPM。

循序讀寫速度則為 149.3/135.5 MB/s,比起標準平均值 80MB/s 要來得好上許多。

另外看到在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硬碟效能測試下,測得平均的讀寫速度為 171.58/115.85 MB/s,雖說讀取與寫入速度間的差距還是有,但整體來說還算不錯。

機身底蓋則是採用一體式的設計,具備防滑橡膠墊與進氣開孔。

靠近機身前端處則有替換光碟機或硬碟的鎖定推桿。

機身底蓋只要使用一根小的十字螺絲起子就可以開啟,對於需要清理機身內部或是更換硬體的朋友來說,算是比較便利的設計。

內建的充電式鋰電池,其電池容量為 6,830mAh/75.81Wh,以一台 17.3 吋的筆電來說這樣的電池容量配置算是有點不夠,但考量這款筆電的產品定位,又覺得似乎不需那麼嚴格。

內建的 HDD 硬碟為 2.5 吋規格,並採用 SATA III 傳輸介面。

可更換的光碟機以及硬碟,也都採用 SATA 傳輸介面,因此如果要額外添加硬碟的朋友,記得購入 SATA 介面的硬碟來安裝。

光碟機的上方則可以找到 SSD 固態硬碟,以及兩個記憶體插槽。

雙風扇的散熱系統也是延續先前的硬體規格設計,在清理上其實也算便利。

內建的無線網路晶片則是 Intel AC 8260 NGW 雙頻無線網卡,用料上也還不錯。


至於支援 Dolby 音效的內建左右聲道喇叭,則是位於機身前端左右兩側,搭配擁有兩組自訂個人化音效的應用程式搭配使用,雖然並非針對遊戲音效進行優化,不過對於一般聆聽音樂或欣賞影片來說,也能獲得不錯的體驗。

CrystalMark 2004R3 針對這款筆電的綜合效能評價為 263429 分,從各部硬體規格效能分數來看,硬碟的效能表現較沒有那麼突出,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PCMark 8 Home accelerated 情境測試模式,為網頁瀏覽、文書處理、視訊通話、相片編修等模擬電腦工作運行測試,效能分數為 4250 分。

PCMark 8 Creative accelerated 情境測試模式,則是進行網頁瀏覽、多重視訊通話、相片編修、影片編修、遊戲效能等實際工作綜合測試,效能分數則為 4743 分。

PCMark 8 Work accelerated 工作情境測試模式,則是針對 Office 系列產品進行實際運作測試,效能分數為 4937 分。

P57X v6 含內建電池的機身重量經實測後為 3.235Kg,其實還算是有點重量的一款筆電,但比起 5、6 Kg 來說已經好上許多。

分離式電源纜線與專用變壓器的重量則為 945g,接近一公斤的重量,實在會讓人提不起勁一直帶在身上。

200W 的專用變壓器則為標準國際電壓輸入配置,輸出電壓則為 19V/10.5A。

P57X v6 搭載 Intel HD 530 內建顯示晶片。

不過最重要的是還搭載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顯卡,搭配 8GB GDDR5 顯卡記憶體,GPU 時脈則可達 1443MHz。

在筆電內的 Smart Manager 中,則可以找到 Gaming OC 的選項,分別提供 LEVEL 1~5 的超頻選擇,這個超頻設計是針對顯卡記憶體的頻率進行調整,LEVEL 1 是標準值,至於 LEVEL 5 會增加 100MHz 的顯卡記憶體時脈。

首先小編先在未超頻情況下進行測試,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模式,是一項採用 DirectX 11 遊戲環境的基準測試,適用於高效能遊戲專用個人電腦裝置的測試,效能分數為 12,694 分。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模式,則是專為測試 SLI/Crossfire 高階多 GPU 系統,此外這個測試模式會將畫面解析度從 1080p 提高至 2560 X 1440 解析度,效能分數為 7,083 分。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模式中,系統會將畫面解析度提升至 3840 X 2160 4K UHD,符合的測試條件則為,獨立顯示晶片(或顯示卡)最基本上要有最少 3GB 的獨立記憶體,效能分數則為 3,860 分。

3DMark Time Spy 測試模式則是一項以 DX12 遊戲環境為主的測試模式,這款筆電則獲得 4,902 分的效能分數表現。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測試軟體中,設定 Full HD 全螢幕模式,同時將圖像品質設定在 Ultra 並開啟 4xAA 反鋸齒模式,所測得的效能分數為 2345 分,平均 FPS 則有 93.1。



《古墓奇兵:崛起》的實機遊戲效能測試,首先先在非 DX12 環境下進行測試,在測試時將效能全開,並關閉垂直同步。

所測得的整體效能分數為 48.75FPS。


在同樣的遊戲環境設定下,開啟 DX12 遊戲環境模式進行測試,最終獲得的效能整體分數為 49.97FPS。


《中土世界:魔多之影》的遊戲測試環境,同樣在 Full HD 全螢幕下進行,同時將遊戲特效全開,並關閉垂直同步。

所測得的平均 FPS 則來到 126.23,算是相當不錯的效能表現。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的遊戲效能測試,也在 Full HD 全螢幕模式下進行,將遊戲特效全開並關閉垂直同步進行測試。

所測得的遊戲平均 FPS 則為 107,也算是相當出色的圖形效能表現。

這邊也用 Futuremark 所推出的全新 VRMark 來進行測試,首先是 Blue Room 的測試模式,是針對高硬體規格的裝置所設計的測試模式,這款 P57X v6 則獲得 1683 分的效能分數,整體的效能排名也算不錯。

至於另外一個測試模式 Orange Room,則是在滿足 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兩款 VR 裝置所推薦的硬體規格基礎上進行測試,這款筆電則獲得 6,419 分的效能分數,整體來說是一款能夠支援 VR 遊戲的筆電產品。

終於進入各位相當重視的燒機測試,在開機後放置 20 分鐘,再次開啟溫度監測等相關程式,可以看到 CPU 處理器的最高溫度為 54 度,至於 GTX 1070 的最高溫度則來到 40 度。

小編分別採用 AIDA 64 的系統穩定度測試,以及 FurMark 同時來進行燒機測試,再經過 25 分鐘的測試後,可以看到 CPU 溫度最高已經來到 100 度,至於 GTX 1070 的最高溫度則來到 90 度。

在燒機測試時,小編使用的風扇模式均是原廠預設的 Gaming 模式,在燒機過程中進行噪音值得測量,測得最高的噪音值為 61.6dB,另外機身溫度部分,主要的高溫部分出現在鍵盤部的左右兩側,其實是會影響到實際的使用。

接著小編將超頻設定在 LEVEL 5,可以看到 GTX 1070 顯卡的記憶體時脈,從原本的 2002 MHz 提升至 2102 MHz,在這樣的環境設定下再次測試圖形效能。

3DMark Fire Strike 測試模式:12763 分。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模式:7,479 分。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測試模式:4,099 分。

3DMark Time Spy 測試模式:5,250 分。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效能分數 2533 分,平均 100.6 FPS。

《古墓奇兵:崛起》整體效能分數為平均 50.91 FPS。

《古墓奇兵:崛起》DX12 遊戲環境測試,整體分數為平均 51.84 FPS。

《中土世界:魔多之影》的遊戲效能表現為平均 124.20 FPS。

《蝙蝠俠:阿卡漢騎士》的遊戲效能表現為平均 77 FPS。

至於 VRMark 在 Blue Room 測試模式下,則獲得 1736 分的效能分數。

至於在 Orange Room 測試模式下,則有 6455 分的效能分數表現。

這邊也在超頻模式之下進行燒機測試,這次測試的時間稍為長一點,約為 40 分鐘的時間,可以看到 CPU 處理器各核心溫度最高還是有到達 100 度,至於 GTX 1070 的最高溫度則來到 94 度,整體來說還是比未超頻的情況下溫度要來得高一點。

至於在相同的 Gaming 散熱模式下,測量燒機時的機身最高噪音值為 72.4dB,至於機身溫度最高的地方還是在鍵盤部的左右兩側,實際使用時會出現不適的情況。

在機身外型與架構上沒有進行太大改變的 GIGABYTE P57X v6,僅針對內建硬體規格與 I/O 連接埠進行更新,因此在實際的體驗上有種老瓶裝新酒的感覺,不過這也是因為 GTX 900 系列,與 GTX 10 系列顯卡推出的時間太接近,也讓外型上沒有太多時間跟上變化,因此針對筆電外型,就沒有什麼值得探討之處。至於 I/O 端子埠部分,這次則是拿掉一組 USB 3.0,改用目前最流行的 USB-C 3.1 連接埠,但隨機並未附上特別的轉接裝置,因此在 USB-C 周邊尚未普及化的情況下,還是只能先買先享受,證明自己的筆電是最新的機種而已。
筆電效能上算是進步最多的地方,採用 DDR4 記憶體加上 GTX 1070 獨立顯卡,讓這款電競筆電的效能表現,直逼市面上不少桌機效能,比較可惜的是硬碟讀寫效能相較之下表現較不突出,如果能強化這塊就會更好一些。效能上另外一個比較值得改善的,算是溫度表現部分,在實際測試時,CPU 溫度不論在有否超頻的情況下,最高都有達到 100 度的情況,GPU 最高溫度也都超過 90 度,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就會比較擔心穩定度上的問題,加上主要溫度提升的部分,是在常用鍵盤的左右兩側,對於實際的使用上也會有所影響,如果能針對散熱系統加以改進,這款高效能筆電將會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