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上一篇大致上介紹了P55K V4的導管與風扇設計
這一篇來測試看看P55K在散熱的部分表現如何
底下的測試,我會採兩個監控溫度的方式
一個就是使用軟體去監測核心的溫度
另外就是使用測溫槍去量表面的溫度

給大家參考這一台筆電表面的溫度是否會太高

首先先來看看我測量時的環境溫度,我開冷氣將室溫調整到28度左右
符合一般大眾感受舒適的溫度。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在測試燒機之前,先來試試看smart manager裡面的風扇調整功能
底下我使用3DMARK11去測試三階段的溫度表現
首先為45%的風扇轉速,CPU溫度最高來到96度,GPU最高來到79度
45%的風扇轉速幾乎聽不到風切聲,所以這個轉速比較適合用在文書處理
或者瀏覽網頁用,要用這轉速玩遊戲,有點勉強。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接著再將轉速調整到70%,CPU溫度最高來到90度,GPU最高來到74度
這個風扇轉速,適合用來玩不是很重度吃效能的遊戲,例如像LOL或者暴雪英霸
這個轉速的風切聲,如不靠近聽並不明顯。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最後我們將轉速提高到100%,CPU溫度最高87度,GPU最高來到73度
這個轉速就適合用來玩像GTA5或者巫師3這種重度3D遊戲
風扇的風切聲會明顯聽得到,但還不至於到很吵的階段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這邊補充說明一下,技嘉這次的風扇調整,並不是調整到100%轉速就是固定在100%
而是會依照溫度上升去做調整,最高可至100%的轉速。
所以當你將風扇轉速調整到100%,他還是會依照你CPU與GPU溫度的變化而有所調整
其實這樣的設計比較人性化,畢竟在執行遊戲時,並不會每個場景都讓CPU與GPU吃重
所以上面的測試,在70%與100%轉速的溫度差異不大,也是這個原因。
=================================================

看完smart manager Fan Tweak功能後
我們進入重頭戲,來對CPU與GPU做高壓測試
這部分的測試Fan Tweak都是設定到100%
散熱膏是原廠散熱膏,並沒有做過更換

先來針對CPU做燒機,我們使用LinX這套軟體
順便來測試機器硬體是否有問題
這邊紀錄跑完6輪的狀況與溫度變化
先來看看跑完第一輪後的CPU溫度,大概花了9分多鐘
溫度最高來到82度,全程時脈都在3.5G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第二輪跑完,一樣花了9分鐘多,溫度沒有變化,最高一樣是82度
CPU時脈仍然保持在3.5G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第三輪跑完,大約也是花了9分多鐘,CPU溫度最高一樣是82度
時脈還是維持在3.5G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一直到第六輪,總共大約跑了53分16秒,CPU溫度最高仍然在82度
而時脈一樣維持在3.5G,沒什麼變化。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在跑LinX時,我也使用測溫槍去測試表面的溫度變化,以測得最高的溫度為主
測溫槍可能會有些許誤差,所以溫度的部分並沒有辦法到很準確
但也八九不離十

先來看看出風口上方的表面溫度,測得最高為36.8度
以人體觸摸的感受來說,溫度應該是比36.8度高一些
不過還不至於到燙手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再來測試CPU上方的鍵盤位置,這個位置以手觸摸微熱
測試後溫度為35.4度,但實際溫度可能再高一些
不過也不會到燙手的階段,微溫的溫度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再來左手的置手處,這個地方基本上摸起來是沒甚麼溫度
用測溫槍測量出的溫度為33.1度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出風口無聊也量一下,這邊測量到的是表面溫度,不是熱風的溫度
所以測出來大約在50.4度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再來使用Furmark來測試GPU的溫度,風扇轉速一樣設定到100%
CPU的時脈維持在3.5G
因為測試Frumark時CPU使用率會一直在20%左右,所以CPU也會發熱
並不像單獨測試CPU時,GPU是關閉的狀態

先來看看測試5分半後的狀況,這時GPU溫度最高來到81度,CPU來到89度
時脈一樣維持在3.5G的狀態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經過10分鐘,GPU溫度最高來到83度,CPU則來到94度
CPU溫度會增高是因為使用率在中途有上升,因為拍照截圖的關係
時脈一樣在3.5G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再觀察了10分鐘,到20分時GPU溫度一樣在83度,CPU一樣94度
看來整體溫度最高應該就差不多是這個狀況了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一樣使用測溫槍來測量表面的溫度,採測得的最高溫為主
在針對顯示卡做燒機測試時,出風口表面最高來到42.6度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GPU位置的上方,在鍵盤表面測量到37.5度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再來出風口的位置,測量表面得到的溫度為52.6度
GIGABYTE P55K V4 新機開箱分享(燒機測試) Part3

以上為CPU與GPU的燒機綜合測試,這一代的P55K V4,在CPU的時脈上維持的很漂亮
國外notebookcheck論壇對這台的測試,在CPU的時脈上也是可以維持在2.9~3.5G
單獨測試CPU一樣可維持在3.5G的高時脈,溫度也是控制在80度左右
而測試GPU時,因為CPU有持續在使用,且導管與GPU連結
連帶也讓CPU溫度提高了不少
如果未來技嘉能夠把導管分開設計,相信對於溫度的控制會有更好的表現

不過就我的觀點來看,CPU的時脈能不能維持在高檔比較重要
因為如果買到I7的CPU,效能卻無法維持在I7該有的效能
其實還蠻嘔的,但維持在高檔就一定會產生更多熱能
所以在測試時的溫度表現一定會較差
我會建議大家在參考溫度表現時,也要將CPU的時脈一起做參考
這樣才能完整的了解這一台筆電他的散熱能力夠不夠強

這邊是針對較嚴苛的模式在做測試,未來我還會針對實際執行遊戲後的溫度表現
到時候測試完一樣再貼上來分享
2015-07-23 17:29 發佈
YA 又是頭香,這樣的溫度雖然不能稱得上頂尖(畢竟是單風扇),但已經是十分合理且不會傷害硬體的溫度了,三導管跟不錯的風扇真的有差(還有厚度),當時我選GE72的原因是因為這台不支援802.11/ac(但現在想想,其實802.11/n就支援到600m了,好像也沒必要),昨天的那螢光真的有驚艷到(不知道是不是V4版新加的,之前從來沒看到有人PO那螢光)

mizda1314 wrote:
YA 又是頭香,...(恕刪)


那螢光我也不曉得是不是新加的,但應該不是
只是一般人看到也不會像我貼出來啦,哈....
P55K在BIOS裡面有一個選項可以強制關閉獨顯
只留下INTEL HD5600的內顯


裝置管理員顯示卡的部分只剩INTEL內顯


順便測試一下內顯的效能,與HD4600差異不大,應付一些簡單的遊戲都可以
如果插雙通道的記憶體,效能應該會更好
繼續來支持一下, 這次連測溫槍都出來啦

溫度表現看來還不錯,比許多單風扇三導管的機種要好不少

不知道大大有沒有時間再來個part4,實際跑些吃效能的大型遊戲來測試一下效能跟溫度


nicalbaby wrote:
繼續來支持一下, ...(恕刪)


感謝支持,遊戲的測試目前正在進行中,待測試完後會再貼上
強制關閉獨顯@@,感覺用不太到耶

mizda1314 wrote:
強制關閉獨顯@@,...(恕刪)


嗯.....就完全不想獨顯有啟用的情況下
已達更省電的效果XD
我有個疑問

為什麼 I7-5700HQ的 3D11 CPU分數會跟我的 I7-3630QM差不多...
而且965M的分數好像比其他排的低一點 (他牌約P7200+)

是供電不足嗎??

附上我 3630QM+GTX660M的分數 (有拉GPU時脈,不影響CPU物理分數)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forumstartw wrote:
我有個疑問為什麼 I7...(恕刪)


這部分我也還不是很清楚,通常如果GTX965M分數在7000分左右的
都是CPU物理分數比較低,如果物理分數有拉高
總分就會比較高一些,總分會到7200左右的,物理分數大概都有到8000分

之前測試過的GE62搭配GTX965M,也是會有物理分數比較低的狀況


有空再來研究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