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以前到現在還真的沒有用過獨立顯卡的筆電,首先是價格都偏高、且通常散熱都很差,所以還是習慣裝機打Game;但是隨著工作性質的變更,常常得好幾個城市間跑動,所以左思右想之下,決定入手人生第一個有獨顯的筆電GIGABYTE G6X 9KG 2024。


▲ 有一說一,G6X外觀的確是設計得很好看,霧面金屬質感拉滿!
這台入手價格很親民,三萬出頭就可以有8GB 4060顯卡搭配13代i7-13650HX與32GB DDR5記憶體、16吋超大螢幕搭配雙1TB SSD,豐富的連接埠基本上不太需要外購其他東西。鍵盤的部分有加入背光,按鍵跟我習慣用的機械鍵盤有很大的落差,但是在筆電裡面算是高規設計,因為鍵程就給到了1.5mm,而且G6X有給數字小鍵盤以及全尺寸的方向鍵,不管是拿來工作還是打遊戲,通通都非常方便。對了,既然技嘉稱這台是AI筆電,當然鍵盤上也少不瞭這個copilot的按鍵啦!




▲ 觸控板面積也很大,不過C面很容易沾指紋,強迫症請隨時準備好除塵布…lol
螢幕解析度也是與一般16吋筆電大同小異的1920x1200解析度,但給到了165Hz超高更新率,比較可惜的是我查了官網、色域僅45% NTSC,但實際觀看體驗還是相當飽和艷麗的色彩,或許跟IPS面板本身特性有關吧!另外音效則是支援Dolby Atmos 5.1.2聲道,上班摸魚追個Netflix特爽!

▲ 屏佔比到了90%,上方的攝影鏡頭可惜沒有物理遮蔽



▲ 雖說規格上色域不高,但是實際看起來的感覺卻蠻好,而且支援165Hz顯示,感覺滑鼠更滑了…XD
連接埠就左右兩側外代後方屁股都有,除了DC電源孔外,G6X共提供2A2C、HDMI、耳機孔以及一個有線RJ45網路孔;G6X不但可使用原裝變壓器之外,右側的Type C也是可以充電,實際測試即便使用65W變壓器,也是可以正常運作滴!



▲ 後方的Type C支援DP 1.4但不能充電,支援PD充電的是右方Type C,這一點怪怪的?
無線通訊的部分採Intel晶片支援Wi-Fi 6E,藍牙也給到了5.2,外觀上將散熱孔位弄得很有科技未來感,在左右側與後方、下方都開滿散熱孔,在高速運轉測試下,雙風扇的WINDFORCE風之力散熱系統可以保持長時間穩定高效輸出,4060獨險最高可以吃到105W的顯示運算功耗,還有MUX Switch 獨顯直連技術,基本上把40顯卡在這樣的體積下,壓榨出最高的效能!


▲ 背後可以清楚看到裡面的散熱模組,有一個很小的巧思設計,就是後方的腳墊比前方約略高出一些,讓筆電使用的時候自然呈現前低後高,除了輸入更舒服之外、散熱也不用額外找寶特瓶蓋啦!
至於重量大約落在2.5公斤,像我多半都是帶著出差、遊走在幾個城市間,這樣的重量適合短時間移動搭配長時間定點使用,對我來說剛剛好,因為更輕薄的電腦首先不太會有獨顯、再者效能都會為了維持高續航力而有所折損,G6X這樣的搭配很適合我現在的狀況,當然價格也是。



▲ 在我的使用頻率下,大概是玩遊戲跟算圖一比一,4060顯卡效能足以應付了!
看的出來技嘉從內到外、都試圖把G6X打造成一款有未來感的筆電,從機身的圖騰開始、一路到冷藍色的背光與背蓋隱約的金屬散熱系統,原因就是技嘉把G6X定位在AI筆電的行列;對我來說,因為工作上最常用的就是算圖跟剪輯,這台筆電是不是真的很AI我不知道,但拿來建模算圖的速度倒是很快啦,畢竟4060顯卡擺在那裏!開箱不免俗簡單跑一下測試,數據如下:











GIGABYTE G6X提供了73Wh的大容量電池,不過在i7與40顯卡的虐待下,其實也很難撐過一天,但還好支援快速充電,半小時就可以充滿50%,所以電力上倒也問題不大!以上簡單開箱分享到此結束,謝謝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