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近日買富士通以及客訴不好的經驗

Yung-Chang wrote:
富士通的QC究竟好不好我不敢說, 畢竟這是不容易得到真相的羅生門.

不過就我的認知, 不管再好的QC素質, 再多道的檢驗, 都還是有可能有漏網之魚, 只是機率降到多低而已. 畢竟這是人為的工作, 人都有可能犯錯.
也許QC人員剛好吃飽午飯, 下午兩三點時間覺得有點睏, 也許產線待驗的機器已經開始堆積, 這QC人員在精神不濟的狀況下, 只專注之前遇過或通報過的問題加快腳步檢驗, 反而忽視眼前很容易就看到的瑕疵.. 如果有第二道檢驗, 或例如包裝人員, 因為太少遇到經過第一道QC人員檢驗還漏掉的明顯外觀瑕疵, 也沒刻意完整地再檢驗外觀一遍, 於是這瑕疵就流到消費者手上了.

話說回來, 樓主有沒有找消保官處理?

我個人認為換個殼給新購遇到此困擾的消費者, 對富士通這樣不算小的公司, 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畢竟就算真是消費者自己弄壞的, 剛買就弄壞的機率也實在不高, 開此先例也不算埋下之後的高服務成本. 如果有Fujitsu公司內部人員在此看到了, 主動幫忙不?


大大講這個話,或許就代表大大沒有將圖片看清楚.
我再來放一次新機和樓主大大的圖比較一次.

樓主大大的狀況 :



新機應該有的狀況:

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均來自於崇本務實的基礎.
deleng wrote:
大大講這個話,或許就代表大大沒有將圖片看清楚.
我再來放一次新機和樓主大大的圖比較一次.


您說的這狀況我能了解, 只不過我一看再看我的認知是比較像下圖 (不好意思, 臨時用小畫家畫的), 是ID常會有的曲線加上攝影角度關係(也許還有近拍下, 相機鏡頭產生的微量變形), 造成樓主照片看起來像彎曲. 您參考參考.

但是,大大有看到 PCMCIA 和 讀卡機的那個橫桿嗎 ? (那個橫桿的兩側甚至可以看出暴力破壞斷裂)

所以,我推斷這台機器應該是有人使用過短卡 (像 MS-DUO的短卡或M2卡),未使用轉接介面轉接,然後卡住後,被暴力破壞過的電腦(施力點,應該是讀卡機的右側,由右上往下施力).

至於大大所說的彎曲,可能是攝影近拍造成的誤解,這部份我就不能確認.

您可以看板大那張原圖,將圖放大兩倍,看紅外線切面和接近讀卡機的那裡,應該可以瞭解.
至於彎曲部,還可以參考彎曲地方的左邊和右邊的 CASE,在中間部份彎曲的太明顯了.
如果是相機拍攝角度,應該也不可能中間特別彎曲,而左手邊和右手邊能完全正常.
謝謝您一起參與討論唷 ^O^


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均來自於崇本務實的基礎.
照片看起來是人為損傷沒錯,至於是誰損傷的...就.....自己承認吧
總之買機器時的業務好壞也滿重要,有一些真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台面下亂搞,我就遇到過,
表面真的很好,實際上就是他在搞鬼,在小地方搞一下,不知道就會很慘~~不要太相信他們說的話
買的時候覺得不對,就要換,不然倒楣只是自己,有句名言: 業務說的話可信,屎都可吃 ~
( 聽人說的, 也是有好業務人員)


2662-gt3 wrote:
總之買機器時的業務好壞也滿重要,有一些真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台面下亂搞,我就遇到過,
表面真的很好,實際上就是他在搞鬼,在小地方搞一下,不知道就會很慘~~不要太相信他們說的話
買的時候覺得不對,就要換,不然倒楣只是自己,有句名言: 業務說的話可信,屎都可吃 ~
( 聽人說的, 也是有好業務人員)


這...樓上的話說的實在真的具有破壞力押XD,我個人深深的佩服到五體投地.

不過,業務的好壞是真的蠻重要的;業務好,相對對銷售公司有加分作用,反之則是減分.
不管如何,買電腦是檢查確實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均來自於崇本務實的基礎.
deleng wrote:
至於大大所說的彎曲,可能是攝影近拍造成的誤解,這部份我就不能確認.

您可以看板大那張原圖,將圖放大兩倍,看紅外線切面和接近讀卡機的那裡,應該可以瞭解.
至於彎曲部,還可以參考彎曲地方的左邊和右邊的 CASE,在中間部份彎曲的太明顯了.
如果是相機拍攝角度,應該也不可能中間特別彎曲,而左手邊和右手邊能完全正常.
謝謝您一起參與討論唷 ^O^


嗯, 我今天還算閒. 也不曉得樓主的故事後來發展怎樣, 不過大家玩玩福爾摩斯辦案也挺好玩的.
我說的相機鏡頭引起變形, 有點像是廣角或是魚眼的那種狀況. 可能可以參考下圖的紅線, 在不同張圖這個接縫的變形量都不一樣. 我相信那條接縫本來應該是直線的.

我之所以不朝向類似螺絲起子頂彎曲變形的角度想, 主要是我覺得這種殼的彈性還算好, 而且底面的面積大, 要產生1mm的彎曲變形量, 可能得把他彎曲10mm, 他回彈以後才留下1mm的永久變形, 不過可能同時就產生其他更嚴重的傷痕或裂縫.

換個角度想, 少了上頭斷掉的那一段支撐, 下蓋在這部份變得有一點軟, 光單手拿在這台電腦的不同角落, 手握力加上電腦重量下壓, 任何一個位置都有可能有不同的彎曲量.
還有一種情況是其他組件(主機板, 上蓋)裝上後, 每一顆螺絲鎖緊後彼此間有微量相對的應力存在, 而且因為少了上頭斷掉的那一段支撐, 下蓋在這部份變得有一點軟, 也加上上述的那些硬力釋放重新平衡, 造成微量的變形 (誇張一點地說, 就好像弓的弦斷掉, 弓就變了另一個形狀). 不過我覺得這種微量的變形在這地方應該很少, 不太容易就這樣肉眼看得出來.
如果拿一台來叫我造成同樣的變形, 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直接摔一下. 某一個角撞擊水泥地, 這樣瞬間會產生大的彎曲再回彈, 而且那瞬間所有螺絲間(或其他結構, 包括產生的裂縫)的應力又會重新排列, 因此會把機殼拉住在一個彎曲的狀況(拆掉螺絲後彎曲的狀況會減緩不少). 不過我相信那不是這一台的狀況.

嗯, 想起有幾次要拆別家的塑膠殼產品研究, 不是NB, 不過面積差不多大, 塑膠厚度也差不多或更厚些. 他是用膠封死所有接縫的. 剛開始想小心的用個刀片找最脆弱的地方慢慢撬開, 希望能維持好看一點的屍體. 不過後來大概都是滿身大汗, 刀片只弄得開一點點縫又容易斷在縫裡, 接下來拿一字起搞, 一支不夠再多幾支, 弄得傷痕累累像狗咬的, 到後來雖然弄開了, 不過整個過程恨不得乾脆直接拿個電鋸直接對切.. 所以我對這樣的塑膠殼算是敬畏的. (相對的塑膠殼隨時間老化脆化也很討厭)
同事的機器,能拍到最相似的角度,
上面網友畫紅線的地方是螢幕上蓋,跟破損的位置應該無關,
另外,紅外線的小蓋子不難拆下,但請小心,拆不好可能會導致鬆脫,
主機板比對之下應該是沒有變形,提供參考。





個人覺得比較像是尖嘴鉗之類的工具(前細後粗)導致破損,以上淺見。
FUJITSU SH560/S6520/S6410/P8020/P8010/U2010
大大說的不無可能.

可是,尖嘴鉗能夠伸得進去嗎 ?? 有一點懷疑喔.
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均來自於崇本務實的基礎.
總之現在談這些都是廢話,可以換早換,買機器時的業務好壞真的滿重要,在台面下亂搞,

如果真的不是買機器人的問題,那就是業務人員的問題,真是有夠~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