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想不透,這樣做不是穩賠商譽嗎?dell是想打開知名度?還是!?怎麼感覺收尾的方式根本是在賠商譽!那這樣縱使有知名度又....?況且dell的產品不是獨佔性市場嗎?可替代性又高!這.....到底打什麼算盤?還是說dell本身內部的財務其實已經吃緊!?所以鋌而走險!?
polyurethane wrote:我比較好奇的是,不管...(恕刪) 只要看它在台灣設了一個無實權的傀儡分公司,事事都要等中國的上級裁決,就知道它們如何地「重視」台灣了......Dell沒有台灣行不行我不管,我只知道台灣沒有Dell一點也沒影響!
這一切都是真的又即使不是真的針對於奧霉公關對於Dell行銷策略操作邱德智(Jessica Chiu) 0937-723-002吳麗卿 (Millie Wu) 0920264-3221. 新聞議題操作與設定,增加品牌曝光機會2. 以事件創造話題,增強品牌印象及品牌忠誠度一般民眾新聞知的權利被公關公司/企業財團濫用劫盜成商業獲利個人認為是惡劣的行為 除了令人感到厭惡 還是讓人感到非常厭惡如果一間公關公司願意犧牲別人對他的觀感而獲取操作上的成功 (這不算是甚麼成功!!)濫用與惡意操作一般民眾一定要否定這些作為 不能姑息這些操作民眾不買單 哪來的成功??戴噁與公關公司的聲明根本是屁
linuxok wrote:如果真如大家所說是用...(恕刪) 此言差矣!如今關鍵是Dell自己的訂購系統出錯呀!一家公關公司怎麼樣也不可能有能力去竄改它的系統,因此,合理的解釋就呼之欲出了:1. Dell出包後,找公關來抹粉;(有錯)或者2. Dell與公關公司勾串,合演一齣雙簧!(罪加一等)保皇黨們冷靜想想吧......
sFalcon wrote:此言差矣!如今關鍵是...(恕刪) 2+1萬阿記者:請問這是D3LL是否跟公關公司合演的戲 立委您覺得機率有多高立委:高達八成經理:這兩次的賠償方案都是戴爾全球一級主管所做的決策消費者:!@#$%^&
看了這個之後,認真的覺得應該是公關公司的手法,加上異常多的正義魔人,在討論區不斷發表對於消費者的負面評論,甚至連下地獄都之類的出現了,而且帳號是當天才申請,綜合這些觀察,公關公司的影子真的蠻重的!我想可以稱之為失控的新聞事件
非常明顯第一次的7000折扣,DELL對於此事一時間不發一語,一拖再拖合理懷疑 *讓事件發酵*第二次也是頭七過後,兩萬筆電事件,記者會比前次發布的快也首先拋出3000元的折價,讓事件引發更大的反彈再沒多久,似乎是摸摸頭政策,丟出20000折價這可不得了,一時間讓外界認為DELL佛心來了知情者,卻深知折完價後,與市價相當!!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阿 這種遊戲玩法,真是爛透了!!
Dell標錯價?誰知道他是真標錯還是假的標錯但是全台灣的媒體一報導大家都知道DELL在台灣有賣電腦產品而且連續好幾天經常我們也看到1元便當或是1元牛排,我們會認為是促銷而不是標錯那為甚麼看到1000元內的LCD會認為標錯呢?如果去到1元牛排店去消費時老闆說阿是標錯價那大家一定認為廣告不實況且DELL是9個小時才改過來如果是一時不小心頂多5分鐘就能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