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對於這次的事件,在下覺得不管是Dell還是消費者,都應有所檢討

nissan567 wrote:
請問購物這件行為的 ...(恕刪)


對於明知該價有誤而故意意圖擴大賣方損失

相關的引述 在01板上都有熱心網友引用法學人士的解釋了 不再多序

再者是 危機處理做的好,可以提昇品牌口碑,吸引未來更多的消費者

話雖如此 但什麼才是危機處理做的好?

公司的危機處理是否與消費者期望的危機處理一致?

答案是永遠不可能 因此只能要求做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處置

再來是如此真的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嗎?

假設

今天dell 認賠出貨

絕大部分的消費者會認為dell有信用 要多支持

還是 ya~小蝦米撂倒大鯨魚了 我們贏回自己的權益了!

關鍵就在於民眾的想法是前者還是後者

我從未批評你"故意"佔便宜的說法

請不要惡意中傷!!

但是若是你在夢遊情況下購物 也是不具法律效力的

因為你並不是在自身意識清醒下的行為

除非你能證明 當時你是意識清醒的

再者關於廣告不實的問題 也是舊事重提了

請自見消基 消保網頁
Lantech wrote:
絕大部分的消費者會認為dell有信用 要多支持還是 ya~小蝦米撂倒大鯨魚了 我們贏回自己的權益了!關鍵就在於民眾的想法是前者還是後者...(恕刪)


民眾的想法在於 Dell 的態度, 如果 5 天前 Dell 承諾出貨, 民眾的想法肯定是前者, 現在即使 Dell 承諾出貨, 民眾的想法肯定是後者
gwtpe wrote:
民眾的想法在於 De...(恕刪)


您說的沒錯

現在情勢已經形成

相信dell 一定比誰都還要了解

只能說 如果在事情發生初期

雙方都各退一步 給個台階下

或許還會有轉圜餘地

Lantech wrote:
對於明知該價有誤而故意意圖擴大賣方損失
相關的引述 在01板上都有熱心網友引用法學人士的解釋了 不再多序
...
我從未批評你"故意"佔便宜的說法
請不要惡意中傷!!

到現在為止,您對"明知是超級低價而仍然故意購買"這種正常商業行為的負面看法
大概從沒變過吧...
我只能說,消費者有"買便宜貨"的自由
無需因商家標出超級低價而自我"檢討",甚至去幫廠商精算成本.
當然若是買方只知一味貪便宜,商人也可能以低成本的劣質商品來滿足市場,
所以 選購便宜商品也有相對風險
Lantech wrote:

stevenchenabc wrote:
我覺得很多人都說這些下單的人"明知價格有錯"
我實在很想了解一下
在法律上要如何證明這個下單的人是知道這個價錢是錯的?
如何證明?

很簡單...就是比較法!
以該商品的規格去比對其他廠商同規格等級的商品就可以很容易看出一個合理價格!
一般同規格的產品 不同廠牌 售價大多在正負5~10%
如果以dell出包的螢幕 對照同等級的廠牌 很明顯就可以看出是有問題
差價差這麼大 我想正常要購買的人都會先求證再購買
但好像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 瘋狂搶進 我感覺好像都失去理智了
沒先考慮就下訂 也可以某方面看出是不是惡意(因為你已經先認定不可能是正常價了!)
一台新規格的螢幕 會可能比2年前的舊貨還便宜?
用"咖桃屋"(台語)想也知道不可能嘛....
至於跟參考其他國家的售價
我認為是不準的 每個國家的國情 稅率不同 成本也不同 自然價格也會不同
我的立場從未改變

但我從未指名道姓

若是你要對號入座

悉聽尊便

但我無意與你徒費口舌

該說的我說完了

不該說的也說完了

若是你執意要爭個人顏面

我退出 但我希望你可以自制

nissan567 wrote:
當然若是買方只知一味貪便宜,商人也可能以低成本的劣質商品來滿足市場,所以 選購便宜商品也有相對風險
...(恕刪)


這樣的風險或許能預期也或許是消費者應該承擔的, 但是消費者沒有必要承擔不出貨的風險, 是吧 ?!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