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ll 戴爾科技集團及旗下電競子品牌 Alienware 今 (3/21) 日在台發表全新電競筆電系列,包括 Dell G16、G15,以及 Alienware m16、x14 R2 均換上最新的第 13 代 Intel HX 系列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示卡,提供次世代的強悍遊戲效能。定位較偏入門的 Dell G 系列以現代科技重新詮釋復古美學,並用上電競筆電少有的活潑色彩,同時並首次導入 Element 31 與 VC 均熱板強化散熱性能;而「外星人」Alienware 電競筆電則換上全新的 Legend 3.0 設計,升級材質與散熱結構之餘,中控應用 Alienware Command Center 6.0 (AWCC 6.0) 也迎來全面優化,以上四款新機皆預定近期上架官網,售價將於屆時公布,台灣進的詳細規格 Dell 並未在記者會揭露,這邊就請各位賞圖先啦~~
▌Dell G15 & G16 ▌
- G15 雙色
- G15 雙色
- G15 雙色
首先看到 Dell G15,官方稱其外觀走「融合現代科技與 80 年代復古電玩風」,白話一點就是撞色設計啦!Dell G15 提供「白色機身+藍色尾蓋」、「紫色機身+薄荷綠尾蓋」兩種顏色,前者在機身右側尾端處有亮橘色的 G 字樣,後者則採同色系,筆電上蓋僅有 DELL 品牌標誌與倒三角形線條的點綴,沒有任何的 RGB 燈效,以電競筆電來說算是非常素~
- G15 紫色
- G15 上蓋
- WASD 鍵
- 尾端 I/O
- 左側 I/O
- 右側 I/O
Dell G15 系列搭載 15 吋、16:9 比例的 FHD 螢幕,提供 120Hz 或 165Hz 100% sRGB 兩種規格選擇,C 件為具備獨立數字鍵的全尺寸鍵盤設計,觸控板則是偏左、與空白鍵切齊的設計,而玩家常用的 WASD 鍵以白框點綴,鍵盤部分提供單色背光、4 區 RGB 背光選擇。連接埠方面,尾端具備 USB-C (支援 DisplayPort)、HDMI 2.1 端子與 USB-A 連接埠和 DC-IN 電源插孔,左側設有 RJ45 網路端子和 3.5mm 耳機孔,右側則是兩個 USB-A 3.2 的配置,筆電的重量為 2.519Kg 起。是說紫色款的 Dell G15 上蓋為淡紫色、C 件則是深紫色,搭配上尾端的薄荷綠色,怎麼有種 EVA 一號機的感覺

- G15 白色
- G15 上蓋
- G15 鍵盤
- 尾端 I/O
- 左側 I/O
- 右側 I/O
這邊也給白色款 Dell G15 幾個鏡頭,JB 覺得藍色的尾蓋搭配白色機身,頗像《星際大戰》裡風暴兵會有的配色(?),尾端兩側的斜線形散熱孔內部則是用上醒目的紅色,這部分的視覺比紫色款更跳一些。
- Element 31
- 變壓器
今年的 Dell G 系列也首次導入應用於 Alienware 高階產品的 Element 31 散熱介面材料、以及可同時為 CPU 和 GPU 散熱的 VC 真空腔均熱板,其並採用雙風扇、4 散熱銅管的設計,透過加大超薄葉片可提升 20.4% 以上的氣流量,在開啟「G 模式」進入 Overdrive 後能夠瞬間提升(相較於均衡模式的) 21.8% 的風量。而無論 Dell G15 或 G16 都是隨附超厚重的 AC 變壓器,這點對重視便攜性的玩家可能是需要考量的點

- G16 正面
- G16 鍵盤
- 尾端 I/O
- 右側 I/O
- G16 與 G15
追隨今年筆電尺寸增大的趨勢,Dell 也首度推出 16 吋、18 吋的裝置,而全新的 Dell G16 系列則是在 15 吋的機身裝進了 16 吋、16:10 比例的 QHD+ (2560 x 1600) 解析度螢幕,並提供 165Hz 100% sRGB、240Hz 100% DCI-P3 雙規格選擇,這款筆電的機身以鋁合金材質打造,上蓋並運用陽極處理帶來柔順的觸感,重點是這次的配色也更不容易留下指紋油汙,非常給推

▌Alienware x14 R2 & m16 ▌
- Alienware x14 R2 與 m16
- 厚度比較
Alienware 將會在台推出全新 m16 及全球最薄 14 吋電競筆電 x14 R2,而現場亦有展出的 m18 和 x16 確認不會引進。這次 Alienware 的新機採用全新 Legend 3.0 設計,呈現出對於未來主義極簡美學的詮釋,像是筆電尾端的環狀燈條、簡化尾端斜切並運用更多圓弧,以及讓掌托弧度更舒適的 V-Rail 開闔設計,另外,x 系列主打全新「星辰銀」配色,m 系列則是「暗月黑」配色。
本次 Alienware 的新機均具備 16:10 比例的窄邊框螢幕、杜比全景聲和杜比視界支援、解析度更高的 FHD 視訊鏡頭,螢幕均搭載基於硬體的 ComfortView Plus 功能,可減少有害藍光而不影響影像品質或效能,最後則是全新的「環形高架腳墊」,此設計能夠讓氣流經由底部進入機身,達到隔絕熱氣回流、提高整體系統效能的功用。運用於新機的 Cryo-tech 超級散熱結構,包括負載平衡熱管、獨家散熱介面材料 Element 31、VC 真空腔均熱板,並可以藉由 AWCC 6.0 客製化功率狀態,說到這個中控應用程式,比較可惜的是它跟 Dell G 系列一樣無法直接開啟 MUX Switch 獨顯直連功能,而是得到 NVIDIA Control Panel 去做設定。
- m16 正面
- m16 上蓋
- m16 鍵盤
- m16 尾端
- m16 左側
- m16 右側
Alienware m16 電競筆電搭載最高第 13 代 Intel Core i9-13900HX 處理器,具備 24 核心與 36MB 的快取,再搭配上 NVIDIA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示卡,可達到最高 240W 的系統功耗。其設計語彙跟我去年測試的 Alienware m15 R7 相似─極簡設計、蜂窩狀散熱孔,外星人頭運用於電源鍵和上蓋燈效,而上蓋右下角則可看到明顯的蝕刻數字「16」,該機並搭載 16 吋 16:10 比例螢幕,與 m15 系列相比多出了 11% 的觀看視野,搭配動態顯示切換技術能為使用者帶來更真實的色彩體驗。
連接埠主要集中在筆電尾端,左起為 2 個 USB-C (支援 Thunderbolt4、USB4 Gen2、DisplayPort 1.4 和 15W PD 充電)、1 個 USB-A 3.2 Gen1、HDMI 2.1 端子、Mini DisplayPort 1.4、標準尺寸 SD 讀卡機以及 DC-IN 電源輸入埠;筆電左側則設有 RJ45 網路端子、USB-A 3.2 Gen1 以及 3.5mm 耳機插孔,至於右側則是沒有任何的 I/O 配置。
散熱系統方面,全新 Alienware m16 具備 4 組超薄風扇、7 根熱導管(較前代多出三根)和 5 個通風口,藉此能夠提升 30% 空氣流量,當然它也導入 VC 真空腔均熱板和獨家的 Element 31 散熱介面材料 (應用於 CPU 和 GPU 上),前者可令導熱率提高 40% 以上、後者則能提升 35% 以上的熱容量。此外,該機也具備了 intelliGo 降噪技術與情境感知透明模式,讓玩家時時刻刻專注於遊戲之中。
- x14 R2 上蓋
- x14 R2 正面
- x14 R2 散熱孔
- x14 R2 尾端(左)
- x14 R2 尾端(右)
- x14 R2 側邊
- x14 R2 變壓器
Alienware 的 x 系列兼具電競效能與輕薄姓,採用最先進的材料、表面處理技術和功能,而這次台灣確認開賣的 x14 R2 則是第二代產品,該機為目前全球最薄的 14 吋電競筆電,主要歸功於正在申請專利的雙扭距絞鏈設計,這不僅能增加機身內空間,提升效能外也可實現 1.45cm 的機身厚度,同時擁有最高 85W 的顯示卡效能。Alienware x14 R2 首次搭載 16:10 比例、165Hz 更新率的 QHD+ 螢幕,其並具備 3ms 的反應時間與 100% DCI-P3 的色域覆蓋。
有別於 Dell G 系列偏廉價的質感,該機採用星辰銀配色的金屬上蓋則散發出一股科技氛圍,右下角則可看到大大的 X 字母蝕刻,是說它的 A、D 件為銀色,但 B、C 件則是黑色,後者採用標準尺寸鍵盤,且受限於上緣的蜂巢狀散熱孔配置,觸控板面積相對小了些。為了讓機身以最纖薄的樣貌呈現,工程師將所有連接埠都放到筆電尾端,左起依序為 USB-C 充電埠、3.5mm 耳機孔、HDMI 2.1 端子、USB-A 連接埠、MircoSD 讀卡機,以及 2 個支援 Thunderbolt4 的 USB-C 連接埠,機身兩側的散熱孔也相當地窄。
▌台灣不會賣的 Alienware m18 & x16 ▌

最後看到的則是台灣不會開賣的兩個機種 Alienware m18 和 x16,是說今年 CES 大展各筆電廠都紛紛以 18 吋的「大尺寸旗艦」來進行火力展示,即使效能強大,但絕對破 10 萬的售價真的

- m18 正面
- m18 上蓋
- m18 鍵盤
- m18 左側 I/O
- m18 右側 I/O
- m18 尾端 I/O
畢竟不會引進、台灣 Dell 也沒有多做介紹,這邊就不找國外的硬體規格參考,直接看圖吧!Alienware m18 同樣採用 Legend 3.0 設計與 Cryo-tech 超級散熱結構,燈效上明顯採用單鍵 RGB 背光,其與筆電尾端的環形燈飾、外星人頭造型的上蓋 Logo 與電源鍵都能在 AWCC 6.0 裡面分開設定,上蓋右下角則有明顯的「18」數字蝕刻,現場看起來真的蠻有份量感的,而機身 I/O 連接埠則與上面介紹的 m16 差不多。
- x16 正面
- x16 上蓋
Alienware x16 同樣採星辰銀配色,外觀跟上面介紹的 x14 R2 差不多,連接埠均集中在筆電尾端,而觸控板也還是偏小了些。那麼以上就是這次 Dell 與 Alienware 的電競筆電新機陣容啦,JB 覺得相比去年台灣戴爾在電競筆電的推行力道上明顯加強,Alienware 也從只賣一款 (m15 R7) 到這次有 m16、x14 R2 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