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於筆電錯標事件中~是刑事詐欺行為嗎?

各位01的朋友好~
在下對於dell於筆電錯價事件上~有些疑問~
因此想於此請教一下各位~希望大家可以給點意見!!


剛上網簡略的查一下詐欺罪的構成要件~(以下是比較白話的版本轉貼)

怎麼樣的行為會構成詐欺?

一般所謂的詐欺,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意圖,須犯罪者主觀有想要騙取他人之物之意思
2.須使用詐術,誤以為是真
3.他人出於自由意志將財產交給犯罪者,並且因此交付而受到損害。


如上面所言~我們都知道標錯價應該於凌晨時分發生~約3點時~已經有網友連絡上
dell的業代及其他相關人員~而dell於早上10點後才關閉線上訂單系統..

而在下想問的是~dell在了解錯價後的危機處理~而未能及時關閉線上的訂單系統
(理論上是可以更快~更及時的~如良興這樣的小企業也可以作到)
是否為有計劃性的詐欺行為呢?

1.意圖,須犯罪者主觀有想要騙取他人之物之意思

也許一開始是過失~但有能力迅速關閉訂單系統而沒有作到~算是構成有意圖嗎?
也許需要公權力介入調查~是否為有能力關閉訂單系統而不關畢~借機想得到客戶資料的意圖?


2.須使用詐術,誤以為是真

如果於夜間4點時~dell高層已經了解錯價事件發生而沒有關閉訂單系統~是否為刻意使用詐術?
3.他人出於自由意志將財產交給犯罪者,並且因此交付而受到損害。

如果我們把個人於網路上的真實資料~信用卡卡號~視為財產的一部份~那dell是否為詐欺?

如以上所言 那在有人已經通知dell公司員工的時候過後~(或dell高層已發現錯價後)

所下訂單的客戶 是否有權利控告dell為詐欺?

在下對法律其實懂的也不多~故有此問~

希望網路上的各位可以給些意見~

另外 本人確有下訂 但不主張dell一定要出貨
只是感覺dell事後消遣消費者的處理方式很不以為然

好似折價卷對dell已經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建議dell把那些折價卷折現捐給臺灣的社福單位

然後再把收據寄回給我(對這樣的公司已無信任可言~要看到收據才算數)

這樣我就自願放棄對dell的一切訴就!!!

謝謝各位!!









2009-07-26 4:18 發佈
...3不成立啊...
你拿你個資給我...沒損害啊...
就算我寄了兩封廣告信...也不算
要是我拿這些資料轉賣...那就是了

而匯款...DELL要加利息退回...(雖然沒多少...)

1也不一定能成立....因為過失的可能性很大


總之...DELL處理這件事的人是白癡
用白癡可是污辱了這個字呢,請換個形容詞.(不然老婆常這樣叫我)
如何證明此事為真??
懷疑別人前應先提出證據...

aerosmith001 wrote:
2.須使用詐術,誤以為是真

如果於夜間4點時~dell高層已經了解錯價事件發生而沒有關閉訂單系統~是否為刻意使用詐術?

基本上大大說的沒錯

小地方稍微補充下

刑法詐欺罪的主觀要件 除了1.意圖 還有2.詐欺故意

這裡的意圖 是指"為他人或自己不法所有"的意圖

白話一點 大概就是說D3LL標錯價的人 有想要為公司或自己牟取不法利益意圖

詐欺故意是指"對於以詐欺行為牟取不法利益 有所認識 並且希望這樣的事實發生 "

白話一點說 D3LL標錯價的那位員工 不但知道自己標錯價這回事 是一件騙人取財的行為

並且也希望有人因此被騙且乖乖把錢交出來

於是爭議點就出現了---->這個標錯價的行為 是那位員工"不小心"還是"故意"的舉動?

另外還有一個爭執點是--->D3LL如果按照被騙的客戶下單出貨 它有沒有獲利 會獲得什麼利益?

想各位大大應該蠻有想法的 既然提到"過失"認定的問題 想必答案就各自清楚了

BTW 我國詐欺罪沒有處罰過失犯~所有縱使有過失 我想也只有民法責任

**以上純粹因為國家考試將近 無聊寫寫**有錯誤之處 還請大家不嗇指教
假如DELL詐欺成立,在網路散播消息的人是否也有責任(因消息未經查證使人受害)? 假如網路消息註明可能是標錯價,是否對詐欺認定有影響? 純好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