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完另外一篇網友對於BENQ的苦水文之後,忽然精神大振,特地沖了一趟冷水澡提神之後回來發一點在下對於BENQ這家本來應該是華人之光如今卻落入泥炭等待重生的企業的一些長期累積下來的抱怨文。且娓娓道來:
事件1.大學時代的「吹耳」事件:
說到這件事情整個就是一個囧...大學畢業前夕,買了一隻BENQ的黑白螢幕手機,動機是一方面給自己打氣,一方面支持國貨(剛好當時在看的一部偶像劇裡面的演員也有拿那一支),沒想到卻是一個令人尷尬的開始...




事件2.神奇的高雄客服部:
一樣是大學時期,當時為了一份作業一時興起想買台簡便的傻瓜數位相機(不到2000元,夠簡吧?)來做相片資料建檔;買回家之後拆開包裝看完說明書裝好隨機軟體拍了幾張照片便想塞到電腦處理看看...阿勒?電腦一直跳出「不明的裝置硬體」,資料一直上不來?接下來的兩天我一直拜託懂電腦的朋友幫我看也都沒個所以然,加上當時新竹交通不便也就只好把相機放著。直到一個月過去,趁一次回高雄老家的機會,順便就跑到建國路的BENQ維修部門求助。來載我的朋友把機車停好,轉頭問後座同樣一臉狐疑的我:『你確定是這裡嗎?』
眼前所見,是一個夾在一堆絢爛3C商場中間的一間「工廠」,旁邊工作桌堆滿雜物,客人進門許久才有一個穿著邋遢襯衫的「阿伯」出來看是怎麼回事...後來把產品問題說了一遍之後,阿伯直接很明快的回答我:『啊~這不用修了辣,便宜貨!送修的交通費跟維修費都不夠付!』,然後又回頭忙他的事情...

事件3.名嘴的「信心代言」:
大約在一年多還是兩年多前,剛好名嘴于美人當時要休息一段時間,在她的節目「新聞哇哇挖」中請到了幾位來賓,其中一位是現在頗有影響力的呂宗耀先生;當時呂宗耀帶了兩隻國產的DV手機送給節目主持人當作餞別禮順便讚揚台灣的工業設計與製作能力,偏偏話鋒一轉,便把BENQ痛罵一頓,詳文不記得了,只知道當時內容大約是說BENQ/明基只知道出貨不重視品質,這樣的公司沒有競爭力,就連股票也不值得一買...諸如此類,連主持人都緊張地問說,會不會說的太尖銳,難道不怕得罪人嗎?等等...


事件4.拿磚頭砸腳的公司幹部:
也是差不多時期,當時的財經雜誌上刊登了一篇訪問BENQ的手機部門高幹,印象中訪問內容提到手機消費性3C的產品壽命,當時這位高幹意氣風發地(還有照片)大略回答:手機的使用壽命怎麼可以超過兩年呢?這樣子產品的迴轉率(不確定是不是這個字眼)會下降!產品線會停滯!叫研發部門跟手機廠怎麼生存?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搖搖頭,我把雜誌遞給旁邊的朋友,只見他當時臉色微怒:『這什麼公司?』。我承認現在也許大家的手機使用年限都很短,但是那絕對不是因為產品損壞,而是大家喜歡追逐新鮮;怎麼會有公司預設產品使用年限不場所以就放棄產品品質呢?那倒楣的不就是消費者?!

個人小結:
其實某個程度上,國產品會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因為C/P值高於舶來品,何況台灣代工能力世界一流,很多舶來品甚至也都是台灣組裝製造的。只是在用過幾次國產之後,消費者心中一定會有一把尺隨時丈量每家公司在心中的良/劣光譜。因為愛看愛買,所以在下大半時間都是家人朋友之間在購買3C商品時的意見領袖,我只知道這幾年來只要朋友在問哪家3C產品能不能買的時候,只要一談到BENQ,這時候我的意見都是明顯而堅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