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筆電選擇請益

各位板上的大大好
最近筆電卡爛 想要換筆電

本身使用的習慣
1.95%都在玩遊戲,5%文書作業,偶爾小玩一下AI,會玩的遊戲有CS2、特戰英豪、2K25、鳴潮、崩壞星穹鐵道、之後會玩劍星、7 days to die 架設伺服器邊玩、部分3A大作(2077之類的)
2.我知道買到這個價位的筆電不如組桌機,但是由於工作性質問題,人會到處跑來跑去,一個月在家的時間很零散,才決定買一台好一點的筆電帶著走

目前看上的有三台筆電

1.ASUS 華碩 ROG Strix SCAR 18
CPU:Intel Core Ultra 9 275HX
記憶體:16G
顯示卡:RTX 5070Ti
SSD:1TB
作業系統W11
螢幕:2.5K/240Hz/18吋

2.ASUS 華碩 ROG Strix G16
CPU:AMD R9-9955HX3D
記憶體:16G
顯示卡:RTX 5070Ti
SSD:1TB
作業系統:W11
螢幕:2.5K/240Hz/16吋

3.MSI 微星 Vector 17 HX AI
CPU:Intel Core Ultra 9 275HX
記憶體:32G
顯示卡:RTX5070Ti
SSD:1TB
作業系統:W11
螢幕:2.5K/240Hz/17吋

現在猶豫的原因:
1.處理器部分,朋友網路都大推AMD這個cpu,都說玩遊戲無腦選這個就對了,但是我並不了解Intel和AMD這兩個差在哪,是R9這台的太強?還是Ultra 9這台的問題很多,想在板上詢問大大!

2.雖然本身工作關係會到處跑,最好是輕一點小一點的筆電攜帶會更好更方便,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螢幕大一點的筆電!

3.會有MSI的選擇是因為華碩這兩台有使用到什麼液金散熱什麼的,可能會有什麼液金傾斜問題,這我不太懂,上網查到的,有時候會到海上工作,會不會因為我頻繁的晃動會讓液金傾斜問題提早發生之類的呢?微星這台很像沒有查到這方面的問題?才會加上這台微星筆電。

4.另外還有目前R9這台筆電現在疑似是缺貨嗎?目前台灣通路都沒看到有賣!如果萬一之後決定選擇這台,可能會京東啟動!?

5.懶人包:如果有一台r9處理器搭配17/18吋240hz螢幕搭配32gb記憶體,然後有貨(液金問題部分有解決或是我擔心的太多之類的),我應該就會直接買了!但是目前看來沒有這個方案。

以上,想請問板上的大大們有什麼意見,或是有其他推薦的電競筆電,在此先感謝各位大大們解惑!
文有點長,我的毛有點多,感謝!
2025-07-26 13:15 發佈
三台型號和官方售價

1.G835LR,售價$ 88,999

2.G614FR,售價$ 84,999

3,Vector 17 HX AI A2XWHG-064TW,但重量應該3KG,售價$ 74,900


AMD處理器9955HX、9955HX3D的機型,在大概5月後才上市,

而且目前台灣只有華碩、微星2家有,其他家未上市(應該也不太會出)

也不算缺貨,只是CPU單價高,利潤不如INTEL,店家...

用預訂的還是買得到!

-------------------------------------

微星有1台18吋,處理器是9955HX,但售價接近100,000

https://tw.msi.com/Laptop/Vector-A18-HX-A9WX

5080滿血、32G記憶體、4喇叭、2TB SSD

明年才會是9000HX系列,能見度較高的時候,和7000HX系列一樣,

剛上市沒幾台,但隔一年就一堆,甚至改名8000HX系列!
處理器的問題上,大家主要是看上「X3D」這種樣式。
先從桌機目前賣得最好的最新一代CPU「Ryzen 7 9800X3D」開始說起好了。

Ryzen 7 9800X3D是包含一個具有3D立體擴充快取(3D V-Cache)
的CPU運算小晶片(CCD),
和一個接收輸出入、GPU運算的輸出入運算小晶片(I/O Die)。

而具有3D立體擴充快取的CCD(上述為具96MB),
相較於一般不具該擴充的CCD(一般為32MB),具有能讓更多CPU運算吞吐的數據,
能暫時保存在立體擴充快取,而減少需要花時間、電力去移動到記憶體,
造成的運算與延遲損失。

這種CPU在像CS2、特戰英豪這種「GPU運算負擔為中下」,
但又需要高幀率來達到遊戲流暢穩定與易找到目標的情形下,
可以因為它可以達到超高幀率,來滿足專業電競玩家的需求。
但是如果畫面解析度達到1440P以上,則GPU瓶頸就會上升,
X3D的CPU的優勢就會減少。


回到Ryzen 9 9955HX3D,
Ryzen 9 9955HX3D就是Ryzen 9 9950X3D這種桌機CPU移植到筆電的型號。
而Ryzen 9 9950X3D的構成,相較於Ryzen 7 9800X3D,
除了Ryzen 7 9800X3D該有的以外,
又多加了一個不具快取擴充的一般CCD。
而一個CCD是8核心,所以總計是16核心。

===================================================================

只是由於RTX 5070Ti (12GB VRAM)筆電版,
其性能就差不多和桌機版的RTX 5060Ti 16GB差不多,
(運算性能前者高於後者,但VRAM大小則反之,總和起來差不多)
所以對3A大作來說,其瓶頸還是在GPU上,
此時Ryzen 9 9955HX3D的效果提升就非常有限,甚至是幾乎沒有。
故如果比較常玩3A大作(例如最近的魔物獵人荒野),
又或是螢幕可以開到1440P以上的解析度下,玩過往3A遊戲(如Cyberpunk 2077等),
X3D和沒X3D的Ryzen 9 9955HX是一樣的,
這種狀況就倒不如買Ryzen 9 9955HX + RTX 5080還比較有效提升。

===================================================================

再來就是AMD的Intel 的CPU配置差異:
首先是Intel自Intel Core i12代起,就使用異構大小核配置,
其運算能力與快取大小,小核都遠比大核劣不少;
雖然自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起,在等頻率下的運算能力,
小核追近大核了,但極限頻率大核還是高於小核不少,
因此如果遊戲有部分運算核心是小核在跑,這時遊戲就會有較大的卡頓與不順。

再來就是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起,
大核心移除了「超執行緒」技術。
「超執行緒」簡單來說就是一核當兩核用的技術,
移除了雖然省電,但無法把CPU的潛力發揮極致,
並且會有更高的機率與比例,把遊戲的部分運算核心交由小核來計算,
對遊戲的性能表現有更高的負面影響。
除非你在BIOS或遊戲相關設定,把小核關閉。

再來就是Intel Core i13/i14代的「最低電壓偏移」,
造成的CPU性能永久減損,甚至故障而只能報廢的問題,
雖然說這在桌機型號比較容易且過往大量地產生,
但HX的型號就是桌機移植的,且也有小部分實際例子發生,
因此特別不建議購買此類CPU的筆電,例如i7-14650HX這種。

=================================================================

至於液金散熱這方面的問題,包含「傾斜」和「金屬侵蝕溶解/變質」問題,
傾斜其實對於快速但不定向搖晃來說,影響雖有但其實不算大,
畢竟液金在工作溫度下還是有一定黏度和依附能力,
除非是經常處於狂風暴雨的中小型船,
會產生不小的水平G力的場合下,影響才比較大。

最大的其實是經常使筆電垂直擺放,
又或是操作時「固定朝一特定方向傾斜」才會有較大的傾斜流失狀況。

由於液金是用銦等熔體低的金屬或合金屬所製成,
而液態的金屬(汞、鎵、銦等等),由於金屬鍵的特性,
都會很容易溶解或滲透其他金屬(例如常見的銅管),
即便說在銅管上已鍍上一層鎳減低影響,
但時間久了還是會和上述所有金屬不等量地溶解,
使銅管接觸面劣化,抑或是液金的變質固化,影響導熱能力。

由於液金因上述原因,使得它是消耗品,
不僅需要定期(例如每年)回原廠或是副廠(保固已結束後)補充重塗,
且液金本身常不在保固範圍(開蓋和組裝工本在保固內),需要花耗材費用。
因此不適合於不能等待筆電保養的人購買。

而MSI的筆電,目前是全面導入「相變散熱墊」的散熱形式,
這種是以少量液金混入大量高分子有機材料作膠化處理,來取代散熱膏,
使得在關機低溫模式是固態,而工作溫度下是高黏度的液態,
雖然導熱效果不如液金,但效能會略高於一般散熱膏,
且在保固期內(最長為3年)基本不需要考慮重塗的問題。

========================================================

再來是G614FR X3D型,有謠言傳說這一型號的筆電臺灣只進一批,
且可能現在已經賣完,已不再補貨,
因此如果現在要買,可能要求助中國電商或是Amazon等國際電商了。

========================================================

至於MSI的筆電,目前沒有18吋的RTX 5070Ti型號,
僅有更貴的RTX 5080型(Vector A18 HX A9WIG-041TW)少量特定管道還有殘貨,
否則只能往下等的VRAM 8G(RTX 5050~5070)的型號找:

Pulse A17 AI+ C3XWGKG-019TW(Ryzen AI 9 HX 370 + RTX 5070)
(這個有大小核問題,但僅差在快取有差異,較Intel的設計上影響略小)
Crosshair A18 HX A7WFKG-024TW(Ryzen 9 7945HX + RTX 5060)

ASUS的TUF系列是沒有用液金的,雖然也可以考慮,
但散熱上建議再加買「壓風式散熱器」較適合:
TUF FA808UM-0031A260H

================================================================

以上的問題回答是這樣,文章字數長很抱歉。
lls613

本來有放18吋,9955HX+5070Ti的型號,後來拿掉了;在中國大陸稱為雷影18

2025-07-28 10:43
液金有做好擋牆的動作,在冷卻的情況下,也不至於發生溢出的狀況,除非樓主高溫運作中不關機又帶著到處走,我想應該不至於吧,不然液金的散熱方案應該還是相對比較能把溫度壓好。不過CPU和GPU都有用液金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