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Elite 從發布到現在差不多接近半年,感覺應該可以試看看了吧,對吧,吧。
稍微有點年紀的人應該聽過 Windows RT 這個很鏘的東西,當時想借助 ARM 神力加持 Windows 平台,現在看也知道最後是失敗收場。
吸收了之前失敗經驗,這次 Windows 11 on ARM a.k.a. WoA,加上高通 Oryon 自有架構的處理器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沒有實際試看看真的有點難判斷。
前陣子終於拿到被凹加班的錢,一個衝動購物於是就有了這篇踏上未知旅途的開箱。

考量到售後,挑的是華碩的 S5507QA,真的不幸遇到問題要送修應該也比 Surface 方便。
同樣是屬於 Vivobook S15 系列,單從外觀造型去看,其實分不太出來是用哪個平台。盒子也跟一般的 Vivobook 系列一樣。

原廠附了顆 90w PD 變壓器,Type-C 線材直出。

筆電上蓋走一個極簡路線,雖然說 S5507QA 有分 8 核跟 12 核的版本,不過顏色就只有銀色一種。

喇叭跟主要的散熱開孔都做在底部,前後方跟中間有橡膠止滑。

筆電右邊有兩個 USB 3.2 Gen1 插槽跟電源指示燈。

左邊是 HDMI 2.0 (2.1 TMDS),兩個 USB4,一個 microSD 讀卡機跟 3.5mm 音訊插孔。
兩個 USB4 都支援外接螢幕跟 PD 充電,但就跟水果牌一樣,外接顯卡目前沒戲,雖然說會買這的人應該也不是為了遊戲來的。


螢幕採用鏡面的 OLED 面板,600 nits 峰值亮度,3K 解析度(2880 x 1620),支援 120Hz 更新率。

筆電螢幕可直接 180 度攤開躺平,雖然我不太會這樣使用,但至少使用靈活度比較高。

螢幕邊框上方有視訊鏡頭跟麥克風模組,另外整合了紅外線攝影機,可以掃臉快速登入。邊邊的撥桿可以控制視訊鏡頭的遮罩開關,常常要開會但又怕不小心入鏡其實蠻實用的。


鍵盤採用全尺寸配置,帶有九宮格數字鍵。

感覺相當稀有的高通 X Elite 貼紙,之後還會不會有後繼款真的是不好說。

標榜 18 小時以上的續航力,厚度 14.7 mm,重量 1.42 公斤,是台 Copilot+ PC 呢。左上角也可以撇到 copilot 按鈕。


邊框很小又讓螢幕感覺更大了一點。OLED 面板顏色還有對比度跟一般 IPS 比起來還是差距比較大的,雖然有人會覺得好像摻味素。另外這塊螢幕也是有 2ms 120Hz 的水準,希望我平常會玩的遊戲能支援阿。



筆電鍵盤本身支援 RGB 燈效,可以透過 MyASUS 軟體設定。

看一下硬體規格,跑分就加減了,畢竟都過那麼久了應該很多可以參考。
處理器採用高通的 Snapdragon X Elite (X1E 78100),4+8 的全大核配置,搭配 LPDDR5-8448 32G 記憶體。

SSD 用 美光 2400 1T (MTFDKBA1T0QFM-1BD1AABGB)。

SSD 已寫 239G 狀態下,CrystalDiskMark 循序讀取 5043.81 MB/s,寫入 3648.16 MB/s。

CPU-Z arm 版跑分,單核 688.4,多核 8247.5。

WinRAR 沒有 windows arm64 版本只能靠 prism 轉譯,可以看到 CPU 名稱直接變成 Virtual CPU,分數 13796 MB/s。

7zip 這部分就比較友善,有提供 arm64 的版本,效能測試壓縮 92.978 GIPS,解壓縮 84.430 GIPS,整體評等 88.704 GIPS。我自己操作起來是明顯覺得轉譯的有效能落差,尤其是這種對頻寬比較要求的東西。


最後說一下個人感想吧,S5507QA 的續航力確實不錯,明顯比我另外一台 11 代低壓的長,效能則是比我預期的好,能耗漂亮加上又有 12 顆大核,關鍵問題就是用的軟體到底是不是 arm 原生。
基本上一些常用的辦公跟通訊軟體安裝設定目前還沒遇到不能跑的,直播跟剪輯方面至少 OBS 跟 DaVinci Resolve 我試了一下也跑得起來,擔心的話入手之前也可以到網站查表確認。
不過如果是開發工作哩….
接著就是要來各種踩地雷了,不過年底太多案子要趕,後續再來更新一下生存報告。
=============================
終於有時間更新了:
測試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