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小弟工具人,幫朋友做做筆電的採購諮詢,賺個便當飲料,弄弄軟體之類。近來因為intel 12代、amd 6000系列都個別發售之後,市場上面一下多了各種型號、而且產品還橫跨11、12代,洋洋灑灑一大堆,因為各種評測都比較推薦12代的筆電,所以這份整理就主要以12代筆電為主,附上一些自己的看法,請大家笑納。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華碩官方的分類方式

華碩筆電根據官方網站,分成家用、商用、創作者、電競這些分類,家用就是以輕薄、二合一、日常使用為主,創作者系列則是螢幕較大、配有中階以上的獨顯,電競的話則是硬體規格更高,加上外觀、高刷新的面板與散熱設計等等。家用系列一直以來都是台灣銷售數量最大的,因為通路眾多,從集中商圈(光華、Nova之類)、連鎖通路、大賣場、網路購物等等都有銷售,所以型號也是多到讓人常常讓人看了就頭疼,反正會頭疼,那就我幫大家頭疼一次,免費整理一份給大家參考。

2022年新款、命名規則簡單整理

如果以新產品依照目前的分類來看,可以把型號整理成下面的圖: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2022年已知的新機種整理

以上是有更新12代處理器的機種就更新上去,所以如果要找新的筆電,看這個表應該就最不容易買到庫存了。不過,看上面的型號有時候還是會弄混,所以依照整個命名的邏輯,目前大概可以整理出這樣的型號命名規則(先說,不保證完全正確):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整理之後的命名規則規格表

最前面的UX、X、S這些都蠻容易看到的,就是系列的分別,中間數字大概是的部份則分別有各自的意思,像是處理器、顯卡規格等等,但流水號的部份其實也有意義,像是X1503的「3」就是金屬上蓋,X1502的「2」就是一般上蓋等等,細節很多,有興趣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機種整理大表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Zenbook系列整理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Vivobook系列整理

根據市場面的消息,以往把OLED技術緊緊扣在手上的三星,因為已經正式將LCD技術移轉到中國,所以OLED面板開始大量的出貨給全球各筆電品牌廠商,因為OLED面板優缺點互相比較,以一般消費者而言,OLED面板的顏色實在有非常好的優勢,所以上面大表跟下面說明就不特別講OLED面板,只以打勾取代。以下的部份就每個系列簡單幾行,來說說個別機種的特色,看有沒有命中你的需求:

ZenBook Pro / Flip系列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規格面最高,除了i9的處理器,還會搭載高解析、高更新率的面板,同時會有特殊的機械、散熱結構、第二輔助螢幕等等,像ZenBook Pro 15 Duo OLED就搭載了4K雙OLED觸控螢幕,同時還有最高RTX3070Ti的顯示能力。而Flip系列像是ZenBook Pro 15 Flip OLED,就具備15.6吋2.8K 120Hz的OLED翻轉面板,整個系列都是當下最新技術的展示。

ZenBook / ZenBook S系列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ZenBook / ZenBook S系列應該是平常最容易看到的華碩筆電,從10幾年前開始有ZenBook系列以來,就是以輕薄、主流規格、容易攜帶作為主打,所以除了搭載最新的Intel 12代、amd 6000系列處理器平台之外,ZenBook / ZenBook S系列都在外型、重量、週邊連接能力、甚至價格上,都有蠻平衡的表現,像是UX3402、UX5400系列都是詢問度非常高的產品。

Vivobook Pro 系列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Vivobook Pro系列在2021年開始強打之後,主要是以設計、創作族群為主在推廣,處理器部份均已i7-12700H為主,同時獨立顯卡也有3050 / 3060 / 3070Ti等規格可供選擇,螢幕大小也涵蓋14~16吋之間、以OLED 2.8K / 4K為主的面板,可說是特別針對創意者在作業時,對硬體、螢幕畫面大小的需求所設計的產品,因為傳統筆電通常在續航力、機身大小、硬體規格之間常常必須做出取捨,Vivobook Pro系列可說是以取代日常桌機設計、創意需求而來。

Vivobook S14 / S15系列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Vivobook系列原先主要鎖定的族群是用途多樣、入門需求的消費者,但在2021年開始,整個Vivobook系列開始往創作者、娛樂的方向前進,Vivobook S14 / S15系列也成為常見的推薦機種。如機種S3502ZA、S5402ZA等等,不管14、15吋,都具備了2.8K OLED螢幕的型號,同時處理器也有i5-12500H這樣適合輕中度需求、價格合宜的配置,顏色部份也有多款可供選擇。

Vivobook 14X/15X/16X/17X系列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Vivobook此系列則是承襲以往銷量最大的X系列而來,規格從14吋一直涵蓋到17吋,除了螢幕有FHD、2.8K可選擇之外,也有OLED / IPS螢幕可以選,以往UX系列看得到的功能,也全部下放到此系列中,像是USB PD Type-C充電、高屏佔比、同時更輕的機構設計等,幾乎全系列都能支援180度螢幕躺平,對於喜歡外接螢幕使用的人而言更加方便。

Vivobook 14/15/17系列
[工具人整理] 一眼搞懂2022年華碩家用筆電
以12代P系列、U系列為主要平台,Vivobook 14/15/17系列則是鎖定更入門的市場,價格上也更親民,X1502ZA、X1402ZA都是最近比較常見的機種,搭配FHD螢幕、8GB記憶體+512GB SSD等等,不過電池部份容量較小,比較適合取代桌機使用。

以上資料就是研究一些DM、報價單、網路購物,跟網路爬文之後整理的內容,就給最近有需要採購的朋友看看。個人覺得12代的家用筆電大概有下列一些改變: 1. i5-12500H用的非常多,這應該是因為12代效能不錯,加上大小核的配置,對文書或是一般使用來說都已經蠻足夠,高階i7部份則是放在旗艦系列或是創作者系列居多,可以看到UX/S系列幾乎都配了i5。 2. OLED開始大量導入,因為三星開始大量提供面板,各家品牌都已經口嫌體正直,紛紛導入OLED面板,畢竟顏色好看真的還是蠻吸引一般人目光的,主要看到的改變就是這兩點。說實話這麼多機種,就算是老江湖也是要花點時間看看,我個人還算是摸過一些實機,如果單純看網站,還真的看不出來到底差異在哪裡...以上表格跟資料就整理分享!
2022-10-04 20:16 發佈
好厲害~謝謝版大分享整理!

好人一生平安阿
認真地寫出對的起自己良心的文字!
Singomad wrote:
小弟工具人,幫朋友做(恕刪)

那個料號編碼原則很受用 感謝
料號編碼很實用,剛以為再看處理器編碼XD,原來3、5的數字代表主流、經典
Singomad wrote:
小弟工具人,幫朋友做...(恕刪)

華碩這個開頭數字命名方式實在很糟糕
一般來說像聯想、dell的命名都是1、3、5、7、9 低階到高階
華碩這個就顯得很隨意
9最高等的竟然只有折疊筆電= =
ux3402全金屬zenbook,竟然跟s3402/3502金屬+塑膠vivobook是同樣等級的3系
簡直莫名其妙

而且vivobook系列型號、sku又雜
估計華碩自己的員工都分不清楚

還有你沒有說到vivobook Pro跟vivobook Pro X
vivobook S 跟vivobook S X
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Pro X : 最好的vivobook 大部分的機器都是全金屬(當然有幾台例外)可選的獨顯規格更強
Pro : 閹割機 金屬+塑料,有獨顯
S X : 全金屬,無獨顯
S : 閹割機 金屬+塑料,無獨顯

剩下的X系列是真的不推薦購買,閹割非常多
爛接口、慢SSD、低色域螢幕sku、全塑料
通通來
愷哥

X系列當然很貴啊,你自己去看同樣的價格在中國能買zenbook ㄏ

2022-10-06 21:42
tyshei

微軟授權在台灣多少?在中國多少?價差哪裡蹭出來的?呵呵

2022-10-07 15:00
好厲害!對ASUS筆電用戶而言是超實用文~
這只是我個人偏頗、狹隘、淺顯、渺小微不足道的一點意見...
資料整理的很不錯,送上五分.順帶一提,記得華碩小編有在01出沒,如果能幫樓主補充一下就更好了
getyou

grs2015 外國AMD型號是不錯的題材呀,寫一篇來看看,我等著給分呢[咖啡]

2022-10-06 9:03
grs2015

別敲碗XD,我也還在等7XXX型的筆電出來

2022-10-06 10:09
缺了Expertbook B系列
B系雖歸商用筆電,但也是橫跨低中高階都有。
例如B9400CBA
雖是9開頭「極致」型,但也是可以選i5 CPU,才三萬多。
機海戰術真的太複雜.我猜連整理這篇型號攻略應該也要耗費不少時間?
畢竟多數人不是長期看3C資訊的專家,都是要買的時候才會稍稍注意一下.
面對如此複雜型號,這篇心得對於有心購買者來說的確是好的指引,但實務上心生恐懼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包括幫忙選購的人心中壓力也很大.

因為,就算搞懂型號規則了....進到下一關,若進階到細節規格vs價格的評比問題,那更是有嘴說不清.
底下是幾個搞懂型號規格分類後,亂上加亂的常見問題(親身經歷):
1. 這台螢幕比那台小,為什麼比較貴?
2. 這台CPU顯卡比那台差,為什麼這台還比較貴?
3. AMD好還是INTEL好?
4. 二台螢幕/CPU/顯卡...等規格明明都差不多,為什麼價差那麼大?
5. 那個系列好?
....等.型號太複雜,就會生出一堆同品牌網內對打的問題.
我們今天只是好心推荐,但卻搞得好像我們在害他浪費錢一樣?差不多預算價位帶,一下這台較輕,一下那台比較夠力,一下那台螢幕比較漂亮....為了證明我的為人清白,我還要一一向他解釋為什麼便宜為什麼貴?為什麼規格有差異?還要確定詢問者自身需求?還要保證沒有說錯?免得日後還要被對方埋怨說為什麼不早說?好人不容易當啊.

依這篇回文內容,還隱隱感覺命名通則外是否還有特例命名方式?...,感覺更是有理說不清.
wuhu892070

通路太多吧,通常這種弄型號都是怕價格打架才誕生的...

2022-10-05 16:40
rdx49837

條列的那些問題比較像是還沒打定主意會有的情況,畢竟像你說的要問需求,它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買什麼,這個單純只搞清楚規格也沒辦法解決

2022-10-09 17:41
樓主是華碩系奈

沒想到分類越來越細

之前有一度以為開始沒有規則樓主講解的蠻仔細的
rdx49837

命名規則應該都是有的啦,比較怕的是後來出的筆電因為什麼特別原因又推翻之前的規則而已

2022-10-23 14:45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