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一開始標題會使用 “還在苦等限組裝? 不如直接買 ASUS TUF FA506QM (R7-5800H+RTX3060)” 呢? 原因是以目前同規的自組電腦所花費的其實也跟直接購入一台電競筆電差不多, 再加上中高階的顯示卡不是有錢就能買到, 相較之下選擇入手電競筆電還比較簡單許多, 這邊整理出來一份清單, 是否覺得差不多規格的 ASUS TUF FA506QM 親民了一些?

ASUS TUF 不論是A陣營的 FA506 還是 I 陣營的 FX506, 在外觀上讓人有鋼鐵般的厚實感, 結尾的英文字母代號主要差異則在內部規格的配置, 至於 FA706 及 FX706 則是在螢幕尺寸大小上的差別, 選購上的要點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需要的型號規格, 而今天這台 FA506QM 的主要配置就是採用 AMD R7-5800H 搭配 RTX3060.

首次設定不困難, 只要跟著引導指示輸入資料進行下一步即可抵達開機桌面, 桌面的主題以鋼鐵之翼為底 (獻出你的心臟?), 搭上鵝黃色還是橘黃色的 TUF GAMING 浮體字, 好不好看就看個人了, 但若將 TUF GAMING 縮小在右下角, 視覺感受會再更冷冽、更戰鬥一點.

科技的進步讓現在許多電競筆電擺脫過往又肥又大的邊框, 上方還埋了一個視訊鏡頭, 也因為標配視訊鏡頭, 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時, 這台基本上是一機難求, 居家辦公或是遠距教學會用到的配備, TUF GAMING 通通都有.

鍵盤除了電競具備的 RGB 元素外, 也保留了數字鍵區, 這也是為什麼這台很受到初次從桌機轉到筆電的玩家歡迎, 因為親民好上手, 作業無壓力.

以往筆電都是左右兩側來開孔, TUF GAMING 多了後排以及底部的進出風設計, 在年初還沒有鎖算力時, 還真的有不少人大量採購來進行長時間挖礦的, 至今仍有不少人還在討論 TUF GAMING 挖礦的相關訊息.



擴充性也不輸給自組電腦, 網路孔、HDMI 視訊輸出這些都是基本的, 也配有USB 3.2 Gen1 x 3 + USB3.2 Gen2 Type-C, 可以連結許多高速的周邊裝置, 另外拆開底蓋還保有一條 M.2 SSD 的擴充插槽 (PCI-E 限定).



使用 CPU-Z 中的 Benchmark, 所搭載在 FA506QM 上的 R7-5800H 可是非常兇猛的, 在多核表現中可是直接勝過 Core i7-10700, 新推出在桌機平台上同屬 8C16T 的 R7-5700G 大概也不是 R7-5800 的對手.

而固態硬碟雖然不是 Gen4, 但以 Gen3 的規格來看也算是高水準之上, 實測出來的成績讀可飆到快接近 3600MB/s, 寫也有2900MB/s 左右的水準, 若以市售產品來看, 可是很接近 WD SN750 黑標.

所提供的USB3.2 Gen 1 也是真實力, 搭配 DataTraveler 隨身碟, 讀取的數據可是直接衝破 200MB/s, 寫入也有超過 70MB/s 的強悍表現.


緊接著遊戲表現, 在 RTX3060 的DLSS 技術加持下, 在《古墓奇兵:暗影》的性能極限測試表現上是可以差到16FPS, 建議若遊戲有支援的話, 直接開啟 DLSS 是可以讓遊戲的畫面流暢度更加順暢, 這也可以說是 NVIDIA 這兩年來的外星黑科技.



挖礦熱最近受到 BTC 幣值回到 $45,000 USD, 可能又會有礦工想收購囤積筆電來實現掏金夢, 以手上這台 2021-06 月出廠的 FA506QM 已經預設搭載 BIOS 307 版本, 未經超頻的設定下在 Nicehash 中的算力大概僅有 36M, 對比網路上一些可以衝破 50M 的分享文來看, 應該是有進行算力鎖定的機制, 若有要買來挖礦的朋友, 這台可能不會最好的選擇.



當今天你預算有到 40K 想要組一台新電腦要打電動, 碰到限組裝或是缺卡的問題, 其實可以看看新款的電競筆電, 或許過往都會給人講求性能筆電大多是輸給桌上型電腦, 但回頭看看第二張, 在看看眾多的實測內容, 或許這台 ASUS TUF FA506QM 會是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