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入手一台新的電競筆電,簡單寫個開箱紀錄一下。
在物色筆電的時候就只有幾個要求,一定要是白色跟不要有數字鍵盤,後者算是有點誤打誤撞,不然原本好像選擇不太多,最後衡量了一下自己的預算決定買 TUF DASH F15,唯一的小插曲是原本我只打算買 i5 的款式但沒有貨,最後只好加錢上 i7 款配 RTX 3060。
抱歉了錢錢,我真的需要那個酷東西。

筆電盒子正面的圖案蠻炫的,仔細看一下應該是 TUF logo 的一小角再加上一點像是裝甲的紋路設計。

盒子上方有一個提把。

主要的配件除了變壓器跟電線之外,還有一隻對稱造型的電競滑鼠 TUF GAMING M5。


變壓器用的是 200 瓦規格,100-240V 輸入,20V 10A 輸出。


筆電的上蓋看起來蠻清爽的,走一個極簡風格,除了淡淡的灰色文字跟 logo 之外就沒有其他裝飾了。

右上角有個小小的 TUF logo。

左邊則是大大的 TUF 字樣。

下緣的開孔位置露出三個指示燈。


筆電後方的排氣孔造型看起來很有性能感,兩側開孔對稱然後向外放射。

筆電底部看起來中規中矩,四個角落都有條形的止滑墊,中間的部分還有加上額外的腳墊,避免打鍵盤比較用力的話,筆電底下受力不平均,然後就是大量的散熱開孔跟靠近使用者手腕區底下的喇叭。

筆電左邊有兩組 USB,一個 USB 3.2 Gen1 Type-A,另一個 Type-C 其實是 Thunderbolt 4 插槽,同時支援了 USB 3.2 Gen2、DisplayPort 1.4 輸出、USB PD 充電跟 Thunderbolt 4 裝置。另外還有變壓器孔、有線網路插槽、HDMI 2.0 輸出跟一個 3.5mm 耳機麥克風插槽。

筆電右邊就比較單純一點,只有兩個 USB 3.2 Gen1 Type-A 跟防盜鎖孔。


筆電的內側也是全白的塗裝 (當然螢幕還是黑的啦)。


螢幕採用 15.6″ 1080p 霧面 IPS 面板,支援 144Hz 更新率跟 Adaptive-Sync 功能,搭配窄邊框的設計看來螢幕特別的大。

雖然是 15 吋的筆電,鍵盤使用的是無數字鍵的設計,按鍵大小跟間距就比較不會被壓縮到。

左上角有音量大小、麥克風開關跟 Armoury Crate 的捷徑鍵,WASD 按鍵使用半透明的鍵帽,看起來蠻顯眼的,底下的視窗鍵支援鎖定功能 (Fn + Winkey)。

方向鍵上下左右統一尺寸,不過比較可惜的是上下鍵之間沒有留白而是直接黏在一起。

底下的觸控板上有著淺淺的綠色線條。

手腕區的貼紙除了型號之外,一定要介紹點什麼,除了前面講到的 Thunderbolt 4、PD 充電跟螢幕支援 Adaptive Sync 之外,DASH F15 還有支援降噪功能。

開機來看一下,預設桌布用的跟鍵盤背光一樣是有點薄荷綠的色調。

半透明的鍵帽亮起來也是特別顯眼。




燈光亮度跟效果可以從鍵盤上面的 F2 – F4 搭配 Fn 鍵切換,亮度提供四段可調 (0, 1, 2, 3)。

稍微看一下硬體資訊,這台 DASH F15 的官方型號是 FX516PM,搭載 Intel 11 代 Core i7-11370H 加上 RTX 3060 6G 顯卡,不過記憶體預設只有 8G (DDR4-3200)。

SSD 方面原廠配的是 Gen3 x4 規格的 512G NVMe SSD,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寫還算不錯,讀取 3303.24 MB/s,寫入 2923.64 MB/s。

Super PI 1M 只需要 6.999 秒。

CPU-Z 內建測試,單核心 545.6,多核心 2957.5,單核性能跟桌上型的 10700 比起來大概差 4-5%。

3DMark Fire Strike 總分 15076,圖形分數 18966。

3DMark Time Spy 總分 6635,圖形分數 7306,處理器分數 4366。

PCMark 10 拿到 6162 分。

遊戲方面拿 R6 的內建測試來看,除了特效超高的最低張數跟 60 擦肩而過之外,基本上 FPS 都可以有 60 張以上,平均張數 100 左右。


買來到現在用了大概一個禮拜多,雖然現在不需要出門,不過 TUF DASH F15 我覺得算 15 吋機種裡面蠻輕薄的款式,跟我舊的筆電比起來就明顯差很多,效能部分就更不用說了,常用的軟體或是遊戲都很順,不管是打 APEX 還是 R6 只有舒服,除了 144Hz 的螢幕畫面流暢很多,筆電鍵盤的按鍵手感也還不錯,比較後悔的大概是沒有買的時候就加記憶體,畢竟多的錢都被換 i7 吸走了,之後要再想辦法處理。目前想到的大概就這些,簡單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