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台都是入門,先玩得上手以後,再來考慮買更進階的型號。

安裝的切片軟體,也因為兩家廠商不同,所以必須同步安裝兩套不同的切片。Phrozen使用的切片是Chitubox

而創想則是必須安裝Creality Slicer, 這邊有一個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要安裝的是V1.2.3的版本,官方還有一個V4.2.1的版本在FX516上會有閃退的狀況。

這一罐也是社團團友推薦強大的固定第一層專用的口紅膠,聽說黏性是口紅膠中最理性的。

接著就是兩台列印機的基本調平工作。兩台的調平方式完全不同,光固化的機種要調整的是樹脂會固化的那一面的平台。

而沉積式的則是必須調平針頭到平台之間,不過間距都是抓一張紙的距離,我後來有改抓對折的厚度,印出來沉積線會比較不明顯一點

至於兩台的傳輸方式也是大為不同,沉積式這台是用記憶卡或是傳輸線,而光固化這台則是用隨身碟。
好巧不巧,FX516沒有讀卡機呀~~~只能用USB式的讀卡機來傳送3D圖檔,之後應該會直接用USB線比較方便。


創想的一到貨,朋友就建議我把進料管做一個更換,比較不會造成堵料或是進料不順的狀況。白色是原廠的進料管,而藍色則是社團團友推薦的不錯的進料管,內徑較小,進料順暢。

裝上俗稱的滑板鞋,這樣線組在拉的時候,才能更順暢不會被拉到斷料

放上線材

下載好需要的圖檔,就可以開始進行試印囉。

我先挑戰了骰子,體積小的東西可以先試印看看做調整,沉積線還是很明顯,看來要來調整一下層高,再不行我要轉光固化印了。這是一個多面骰,由兩個物件組成,所以只有一半。

未來應該會再安裝3D的繪圖軟體,例如Solidwork之類的來修一下模組,有試著縮放模型及做調整,圖形的運算都很平順,如其他版友說的,平常沒事可能會開起來挖挖礦吧,有試了一下就算挖礦跑一個小時左右,再開啟3D列印的切片軟體,也不會有lag的狀況。找時間再把記憶體加一加,平常就可以當做列印平台專用電腦了。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