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趁跨年的時候,開心的帶回家開箱,老實說店員把外盒拿出來的時候,我還問他,你是不是少拿了一個外箱,店員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現在配件和電腦都很小啦,不需要再用那麼大的盒子了。

打開紙箱,筆電會被抬起來,倒是蠻讓我意外的,很後來我才發現IN SERARCH OF INCREDIBLE旁邊有一個小洞,不唬爛,大概過了三個小時才發現那邊有東西。

筆電的膠膜上有一隻筆的圖案,原來還有附筆啊,想說有觸控就不錯了,這個好哦,有時候有筆寫一些筆記或是畫圖,不過給我這種人用肯定是常常會亂丟,得想一下怎麼帶這隻筆出門。

這就是我說的驚喜啦,真的是藏得很好,誰想得到夾層還有一個小的保護套,這保護套做成信封的形狀,還蠻有質感的,但我得想一下外出的電腦包要買哪一種的。

配件和筆電,簡潔有力,變壓器是65瓦的,蠻輕巧的,而且在表面還隱約可以看得到65瓦的字在上面,有一條Type C的線,我也是想很久,這條要幹嘛用的,後來玩了一下筆電,才發現這台是沒有耳機孔的,所以得用這條線外接,好極啦,除了筆以外,我還得想一下怎麼收這條轉接線了,大家有什麼好建議嗎?

裡面其實很簡單,就保卡,說明書,變壓器,3.5mm type c音源轉接線,觸控筆一隻。

當初在賣場摸過這台,是真的被他的小巧,重量輕,外型帥氣給吸引,實際自己買回家,更是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當時問賣場人員這台是什麼顏色的時候,賣場人員還頓了一下,跟我說看一下網頁,說是綠松灰,我只覺得這顏色很有質感,但不知道這顏色的名字這麼的高深啊。

觸控板有模擬計算機的功能,這個還好,很少用到。

這觸控板還蠻大的耶,如果放十元硬幣的話,橫的大概可以放四枚半,直的可以放兩枚半。

剛好拿一台老爸的筆電來比較一下,橫的只能放三枚半,直的兩枚半

一開始找不到電源鍵在哪,盯著鍵盤看了一分鐘,還想說delete該不會還扮演電源鍵的角色吧,可惜猜錯了,其實是在側邊,大概是因為設計可翻,所以當翻成平板模式的時候,開關就會跟平板一樣是在側邊,才能開得了機。電源鍵的上方有一個USB的插孔。看得出來這個USB孔因為對稱HDMI所以擺在這個位置。這樣機身才能做到極緻薄。

左側的配置是HDMI 兩個Type C的USB孔,加一個充電燈,好險配的HDMI沒有變成Micro HDMI不然又要附一條轉接線了,家裡的HDMI線都是標準的啊。

大部份的筆電因為轉軸的限制,大多無法轉至180度,既然是翻轉螢幕,自然躺好躺滿不是問題。不過從以前我就有疑問,為什麼有人需要這樣使用模式,後來才聽在做保險的朋友說,這樣給用戶看保單其實蠻方便的。還可以同時打字做一些操作。長知識了~

折疊成平板模式以後,看了一下四個角,機身和螢幕都很輕薄,所以疊在一起,拿在手上是不會覺得有很厚握不住的感覺,唯獨邊角的直角如果握持過久,應該會不太舒適,所以實際的拿法應該要像電子書一樣的手持方式,而不是像手機一樣,用手掌托在下緣。

底殼本身是有點弧度,所以反折後,不會是密合的狀態,轉軸的支撐性很好,並不會讓它一直有開合的狀況。但翻轉時又不會覺得很難翻,轉軸做得相當不錯。

這一樣是翻折成平板模式,從前面的角度看過去,如果是我的話,我會習慣讓手持的那一邊固定在轉軸那一邊,因為轉軸的下方有一個區域可以防誤觸,而這一面的邊框非常薄,所以如果用手持這邊的話,其實是蠻容易誤觸的,不過面板可以自由翻轉到你想要的面向,所以固定手持在轉軸那一邊並不會有不順手的問題。

在底殼的部份,有喇叭出聲的孔還有一塊摸起來比較像塑膠材置額外烤漆的平行四邊形,這應該是天線的位置吧,畢竟金屬會讓訊號減弱,不知道有沒有猜對。

在底殼靠近轉軸的地方有一個斜角的設計,如果是在完全閤蓋下,這個斜角對於外觀的利落度有加分的效果。

散熱孔主要集中在轉軸的中間,和下方底殼的兩排,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其實溫度不會很高,也聽不太到風扇的聲音,對於需要拿在手上當電子書來說,算是很大的福音,畢竟看書看一看,還會聽到呼呼聲也太掃興。

第二種折疊模式,蠻適合放在餐桌上,如果要邊看劇邊吃東西的時候,就不怕打翻泡麵把鍵盤弄掛了,好像有點劃錯重點了。

第三種折疊模式,完全躺平的平板模式,靠轉軸處是手持比較好的位置,不會誤觸,也比較穩固,不容易手滑,要換右手拿就轉一百八十度就好了。

我應該是號稱男人界的裏小手有名的,我的手掌大小跟一般女性差不多,雖然人很大隻,但拿這台非常的合手,十三吋的大小,卻跟我之前在機場摸到的kobo 10吋電子書的感覺相差不遠。

當然是先來試讀一下最近很夯的無職轉生,字體清晰,而且可以直接上網觀看,不用特別下載或是轉檔,當然還是鼓勵大家購買正式版,我也想來研究一下epub該用哪一套軟體來閱讀會比較好用,大家有常用的再麻煩幫推一下。可能會有人擔心閱讀久的問題,依我長時間有在看手機的漫畫的人來說,這個螢幕長時間看並不會特別疲勞,亮度很平均,鏡面的螢幕看不習慣的就去貼霧面膜吧。也可以降低反光

接下來也想試試這個3.5mm的轉接頭音質如何,我用了號稱低功率也可以順順推的Grado PS500來用這台推推看,當然Grado也有自己原廠的轉接頭,所以等於是轉接了兩次,因為只是想先試試,所以就先用YT訊源來聽聽看了,如果這樣音域推不開,還是會考慮用無損搭FOOBAR加小耳擴去推,如果在捷運上常常看到有人戴著大耳機在聽音樂,別懷疑,可能就是我,只是這種半開放式耳機不能開太大聲,在家裡可以放肆的開,實測的效果,因為YT的壓縮關係,中高音表現我覺得非常好,低音略不足,不過低音也不是這隻耳機的強項。當然後來想到其實我有USB Type A的耳擴,直接推就更漂亮了。出門帶轉接頭,回家改用耳擴,是另一種解決方案。

會買這種筆電,也會非常關心網路速度,在家裡實測中華500M,最高都可以到40-50MB在下載單一檔案,速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到現在還是在用2.4G居多,感覺有點浪費,在考慮要不要降速。

最近寒流來,雖然號稱霸王級,但跨年期間是乾冷的狀態,很多爸爸媽媽還是選擇帶小朋友出門流流鼻涕,到家裡附近的小熊公園來走走,小朋友真的玩得超瘋。

看了一下熊頭,女友突然一時興起說要幫熊熊畫個身體,幫牠恢復完全體。

我是不太會畫畫啦,對於會畫畫的人來說,這台帶出門,隨時寫生應該是非常不錯的。之前社區有一個退休的藝術家就常常在公園做寫生,畫得之好的。下次遇到一定要推坑他買這台。

剛好我們當天有一個行程是被長輩交辦要去買一些陽台的植物回家種,長輩只說了有一種多肉長得像海豚,說是什麼海豚之心的,但不確定是什麼名字,我們抱著懷疑的心情就跑去花市逛了起來。後來逛著逛著,女友就說,這株看起來很像耶,是不是啊…我就說我查查看好了。

這時候立馬把筆電從包包拿出來,因為用休眠的關係,所以開起來直接可以用,查了一下照片,還真的是耶,一定會有人說,幹嘛不拿手機出來查,不是也可以,我只能說,我假掰,我驕傲。

總結:
一開始在買這台的時候,很糾結在幾個環節上,包括一開始想買電子書,研究了KOBO/KINDLE/MOOINK/大陸的文石…等。但功能就比較單一,純粹只是為了看書買一台電子裝置不合我想要一機多用的念頭,雖然文石也是號稱是開放式的安卓系統,不過畢竟效能就是一般般,後來轉看平板電腦,目前的選擇也不多要嘛就是陸牌,要嘛就是韓牌,再不然就是M牌,看來看去都沒有喜歡的。雖然中途有被L牌的給牽魂了一下下,最後還是被這台洗鍊的外型設計給收買。在買之前看了很多文章,尤其是有一篇千萬不要買翻轉筆電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因為畢竟這也是我的第一台翻轉筆電。後來去了賣場實際體驗和這幾天用下來的心得,我覺得有幾點是我用完以後跟網路文章持不同意見的地方:
一、沒有人會拿翻轉的筆電當平板用→我想這點在用完這台以後,我會改觀,因為以前看過的翻轉筆電,不是這一牌的,大多厚重,要我拿這麼重的東西當平板,我也不行,但這台的輕巧很可以,女生拿也很輕鬆。
二、Windows 10APP沒什麼可用的→這點我倒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如果是繪圖相關的話,涉獵得太少,但上網查詢觸控相關app,現在還蠻多的,可能以前能用的真的不多吧。
三、轉軸是不是常翻會容易壞→這轉軸設計上蠻堅固的,在翻的時候也不費力,除非你是大力金剛手,不然應該不至於會壞掉。
另外有幾點也是我特別想推薦的地方是:
手持的重量很輕,電池續航力好,機身很薄很好塞在包包裡。
有幾個部份是覺得我會希望它更好的地方:
一、這台在平板模式時側邊沒有音量鍵的按鈕,這點是跟平板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有會更好,有時候聽音樂看書,會想快速切換一下音量,當然在家轉耳擴就好,但是出門就會很需要了。
二、螢幕建議貼膜,這個我想任何觸控裝置我都會建議,畢竟會很常去使用他。這就很看個人需求了。
三、配件攜帶需要一個小配件包或是收納板,這個也是求大家推薦一下,我是個很愛忘東忘西的人啊,不知道如果不小心弄丟了,可否回原廠購買?
四、這種電腦不知道會不會有皮套這種東西,之前有看過副廠的有出,不曉得之後會不會有。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