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說到薄型的電競筆電,華碩的 ROG Zephyrus 西風之神應該是不少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的系列,無論是 AAS 空氣力學系統還是觸控板/數字鍵盤的整合與各種排列組合,這系列總是有有趣的元素加入,在今年 CES 發布的 Zephyrus G14 也不例外,作為首款搭載 AMD Ryzen 處理器的西風之神系列筆電,G14 同時也是第一款 14 吋機種,採用鋁鎂合金打造,正面的開孔除了用來顯示新的 AniMe Matrix LED 螢幕效果之外,也兼具了現在常見的洞洞滑鼠所追求的輕量化目的,不過這次開箱的是沒有 AniMe Matrix 的月光白版本,官方型號為 GA410IU。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外箱部分捨棄了以往的 ROG 傳統紅黑配色,改成金色的 ROG logo 與字樣。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筆電內的彩盒承襲以往西風之神的一刀流概念,加入本次 G14 黑白雙色以及代表 AniMe Matrix 的波型設計。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原本預期跟其他筆電一樣都是提供背包,不過 G14 是附上一個黑色的防震手拿包。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配件包含變壓器、電源線以及 ROG STRIX IMPACT 電競滑鼠。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筆電正面一覽,機身採用鋁鎂合金打造,上蓋使用 CNC 刻出 6536 個開孔,配合轉軸處的切線開孔塑造出不一樣的一刀流設計。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後側出風口延續了以往類似車尾的對稱斜線開孔加上 Zephyrus 西風之神字樣的名牌,不過為了要進一步縮減體積,G14 採用了全新的轉軸設計,可以看到左右兩側末端有兩個突出的白色橡膠條,在螢幕開啟時會與桌面接觸。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螢幕開啟時同時會將鍵盤撐起,提升鍵盤按鍵的輸入手感。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在螢幕部分,G14 採用 14″ 的霧面 IPS 面板搭配窄邊框設計,原生解析度 1920 x 1080 並通過 Pantone 色彩認證,除了支援 120 Hz 的高更新率之外,也支援 Adaptive Sync 的功能,上方邊框位置配有陣列麥克風。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鍵盤部分與一般 13.3″ ultrabook 基本上一致,比較大的差異應該在於電源鍵移出鍵盤以及較為大型的空白鍵,G14 同時配有四顆獨立按鍵,分別用來控制音量、麥克風開關以及 ROG Armoury Crate 工具程式的開啟熱鍵。

另外可以留意到鍵盤兩側的開孔,主要用來放置額外的 2 顆高音單體,提升音效上的表現能力。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主要的固定連接介面配置在左側,包含充電孔,HDMI 2.0、3.5mm 耳機麥克風以及一組支援 65W PD 輸入、DisplayPort 輸出的 USB 3.2 Gen 2 Type-C 插槽。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右側則提供兩組 USB 3.2 Gen 1 Type-A 跟一組 USB 3.2 Gen 2 Type-C 插槽,另外在後方預留一個 Kensington 防盜鎖孔。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底部使用四組橡膠止滑墊。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鍵盤方面採用的是白色背光,這點在目前電競筆電裡面算是比較少見的作法,不過考量到按鍵部分與 C 件都是銀白色的塗裝,使用白光在視覺效果上也會比較理想。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在硬體規格方面,西風之神 G14 (GA401IU) 採用新的 AMD Ryzen 7 4800H 處理器加上 16G DDR4-3200 雙通道記憶體,顯卡則是選擇 Max-Q 版本的 NVidia GTX 1660 Ti,就以這個體積來說算是相當極致了,但如果有需要的話,G14 也提供 Rzen 9 4900H 以及 RTX 2060 顯卡的款式可選,儲存部分則是使用 Gen3 x4 的 1TB NVMe SSD (Intel 660p),後面跑些測試給大家參考一下效能表現。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Super PI 1M,9.696 秒,一般人可能對於這個數字沒什麼概念,要知道 AMD 一直要到 2700X/3700X 之後才有機會在 Super PI 1M 用預設時脈跑出 10 秒內的成績 (Intel 則是 Sandy/Ivy Bridge 時期),意味著 AMD 在單核性能方面終於有辦法跟 Intel 相提並論,這對於遊戲張數表現來說相當重要,而現在筆電版本也可以有這樣的能力了。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cpumark99,761 分。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CPU-Z 內建測試,單核 517.8,多核 5124.7,如果以桌上型 Intel 10 代 i7-10700 來對照的話,大約是 91% 左右的效能。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7-Zip 效能測試,壓縮 50906 MIPS,解壓縮 81282 MIPS,整體 66094 MIPS。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Cinebench R20,CPU 3749 pts。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Unigine Supoerposition Benchmark,1080p Extreme,2826 分。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3DMark Time Spy,圖形分數 5169,總分 5481。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3DMark Fire Strike,圖形分數 13836,總分 12664。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PCMark 10,基礎項目 9096,生產力 7496,數位內容創作 6244,總分 5393。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PUBG,特效全開,最高 101,最低 65,平均 82 張。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全境封鎖 2,套用遊戲內設定檔,特效極高、高、中、低,張數分別為 54、75、93、116。

白嫩小鋼炮 ASUS ROG Zephyrus G14 電競筆電開箱

整體來看,西風之神 G14 是一台蠻全方位的電競筆電,13 吋的體積,1.6 公斤的重量設定以及支援 USB PD 充電讓她具備足夠的可攜性,偏向質感路線的外觀造型,作為一般工作用途也是不會顯得太突兀,真要說比較可惜的大概就是機身左側沒有 USB Type-A 及實體網路線插槽,不過這方面大概比較偏向我個人覺得的缺憾,對於在意體積但又需要多核性能的使用者來說,G14 算是蠻不錯的選擇。
2020-07-01 21: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ASUS 小鋼炮
恭喜樓主入手, GA410IU白色版本質感不錯。
玉米雞蓉粥 wrote:
說到薄型的電競筆電,(恕刪)


感謝介紹,內容很詳細。
這台的話,如果需要type A USB port與LAN port,建議直接買個type c外接的hub。
不然側邊的面積及空間其實不是很足夠,不太可能在加入這些IO Port。
白色鍵盤背光很漂亮喔。
好像是第一次板友分享G14的白色鍵盤背光照,氛圍馬上就創造出來了,好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