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筆電-筆電外觀介紹:
以下的介紹中我們會開始介紹筆電的各種名詞,其中會包含維修工程師常說的術語及各廠商定義料件的專有名詞,和我們俗稱的說法。而在說明的過程中,也會將不同的說法加註。放輕鬆,不用記。有概念就好。
首先要介紹的筆電螢幕上蓋(俗稱),也就是各家廠商都會將Logo印製的這一面,稱之為A件(工程師說法),而如果有送修過的經驗,則也會在檢修紀錄單上看到寫著LCD COVER(專有名詞),這一面的組成上會跟WIFI的收訊相關,而這一面的材質跟設計也是五花八門,比較常見的有金屬髮絲紋,膜內轉印,碳纖維,甚至是玻璃介質。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71c512203ee1dcb0876c873b2afdb258.jpg)
螢幕的邊框(俗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窄邊框的地方,被稱之為B件(工程師說法),廠商定義為LCD BEZEL(專有名詞),這部份的設計呢,也可以略為看出廠商到底是用模組化的設計,或是使用可拆式的設計,在這一面通常會設計前置相機的鏡頭,以及麥克風的開孔,畢竟如果你想要視訊通話,正面的收音及視訊角度是最好的。有一年PTT流傳鏡頭會被駭入,甚至出現有相機擋門設計的邊框,也是蠻有趣的。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400df324c3023da4f5f172ad6a846d5a.jpg)
鍵盤這一面,每一家廠商的設計會略有不同,早期鍵盤和外殼是分離的,所以會單獨稱呼為上蓋(俗稱),但說法上相當容易和螢幕上蓋搞混,所以我們都是稱為C件(工程師說法),或是Top Case(專有名詞)。現在因為鍵盤都是採熱熔的方式黏在上蓋了,所以直接稱呼為鍵盤也是可以的。那麼這一面的零件就會相當多元了,包含了電源鍵,觸控板,甚至有些機型有指紋辨識的,會將小板之類的,直接綁定在上蓋這個料件。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efc296b0a71ca439e134d157d9fb9bf5.jpg)
底殼(俗稱),這一塊呢,如果用車子的語言來說,就是底盤了。很多人都覺得,他不就是一塊殼,但其實他是非常重要的,是不是常聽人家說,進口車的底盤很硬,開起來很穩。經過以上大家應該可以猜得出來,底殼就是D件了(工程師說法),專業的會說Bottom Case(專有名詞)。而底殼的硬度決定了主機板的耐用度,試想,你是不是常常會單手拿著筆電的一角走來走去,底殼如果不夠硬,主機板可是很容易板彎的。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791a399e503b2566bcf550c6f77a0828.jpg)
底殼共有五個面,這邊的設計包含了輸出/輸入端子,還有散熱孔。怎麼設計常常也是版上高手很在意的點之一,例如散熱孔開孔是否足夠,輸出/輸入的端子是設計在左右兩側還是在後面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01d89ed3208d8a6fd850b8d48a545de3.jpg)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592cb27802ebfd0d21a9def6ece72fb4.jpg)
大家比較少會注意的,就是轉軸(俗稱)的部份了,筆電的設計在轉軸上也有許多不同的變化,從開閤的角度,有像門板一樣設計的,有下潛式設計的,五花八門,畢竟它是機械式的原理,以電子產品來說,壞的機率不太高,工程師說法上是直接以專有名詞稱呼,叫Hinge(專有名詞),而近年來Ergolift hinge也越來越流行。早期轉軸的蓋子是獨立扣上去的,所以也常常發生搞丟的狀況呢!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8110d363179de0166aa47447c4b3bd9a.jpg)
認識筆電-筆電零件介紹:
四大面介紹完,有沒有覺得還不夠~~~再給我多一點的感覺,其實我有跟大家一樣的感覺,超想一口氣就寫到結尾的,不過好酒就是要慢慢喝,真香~~~,光認識外觀,絕對是不夠的,ROG的設計質感絕對是吸引你的最大因素,不過接下來我們就要把他的內在美給秀一下。那麼我就要來解析一下內部的零件跟大家說明每個零件的用途,當然,我們只講基礎的就好,那些太難的,就不佔用各位的記憶體了…是說,我把自己的筆電給拆了(嗚嗚…)大家要用心聽啊~~~是說,拆解會影響保固,沒有把握的,千萬不要自己動手,還是讓專業的來~
一開始,先把一般使用者比較能夠自己拆解的零件拆解出來:
- 記憶體
- 硬碟(M.2SSD+HDD)(硬碟的部份因為我有自行再更換成1TB的SSD,就沒有放上來。)
- 無線網路卡
- 電池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e2336daa8ad854dac9fcc6d0bfce8886.jpg)
那麼我們先從最常見的記憶體開始介紹:
一台筆電要能夠開機,主機板上會有三大元件的需求(當然這邊不是要幫各位上計算機概論,剛剛資訊系的同學,你的手可以先放下了, 穴穴),首先主機板(MB),中央處理器(CPU),記憶體(RAM),顯示卡(VGA)。主機板開機後,會透過檢查CPU→RAM→VGA,基本上這三大金剛都沒問題了以後,至少就可以開到BIOS的畫面了。這樣我們算是開機成功,在這邊讓大家有一個概念,常常到服務中心,收件人員可能會詢問你發生什麼問題?你都會說,電腦無法開機,這時候收件人員就會再進一步詢問你,請問是開起來完全無畫面,還是其實是有看到ASUS Logo的。你心裡肯定會想,WTF…這有什麼差。對工程師來說,差別在於,他要確認是不是在前面這三大金剛檢查的時候,就已經出錯了。
那麼記憶體從早期的SDDR→DDR 1~2~3~4發展到現在,說實在的,外觀還真的沒有變化很大。說好了要簡單易懂的,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講深去了,那麼記憶體有什麼基本要知道的呢。從外觀上來說,金色的接腳的部份,我們會稱呼為pin腳或是叫做金手指(絕對不是上上下下左右左右ABAB),pin腳扮演了傳輸資料的角色,所以有沒有聽過大家會說,如果金手指接觸不良,會拔起來,用橡皮擦擦一擦,然後再擦回去,就會好很多的辣手密招,就是在講這個地方。另外,貼紙下方黑色方形的零件,則是我們通稱的”顆粒”,也就是廠商使用的IC。顆粒決定了記憶體的相容性問題。非常重要,而貼紙上則會寫記憶體的規格。所以如果想要購買記憶體昇級,那麼就必須唸出貼紙上的通關密語。不過通常上官網查詢就可以了,不用先自己拆啦~整理幾個以前在服務常被問的問題給大家:
Q1:我的筆電可以昇級到多少容量
A1:請到你購買的筆電廠商,查詢規格,就會有答案,如果廠商沒寫,直接聯絡客服吧。
Q2:為什麼我的記憶體規格是寫PC而不是寫DDR,
A2:簡單記,PC4=DDR4,這樣有沒有很好記。
Q3:我的電腦是DDR3可不可以昇級DDR4
A3:不行,有沒有看到中間有一個小凹槽,那個叫防呆的凹槽,不同代的是不一樣的,插不進去。(但防呆不防蠢,還是有看過有人硬插…QQ)
Q4:為什麼我的記憶體沒有寫時脈,工程師叫我買2666,但我的上面只有寫21328,對不起來。
A4:你把它除以8看看,應該就會是你要的答案了。
Q5:為什麼我的記憶體只有一面有顆粒啊,我看別人的都有兩面。
A5:因為現在製程越來越好,顆粒越來越小顆,這樣才能塞越來越大的容量,所以如果你買8G就常會看到只有一面有顆粒。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fd085db68e2630a53bf029f33b44d8d7.jpg)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cfae24ce5897ce516e742eada8e7a114.jpg)
M.2 SSD,這應該是這兩年最熱門的產品了,大家有沒有覺得,它怎麼跟記憶體長得這麼像,對,沒錯,其實他的概念也是從記憶體延伸過來的,不過在電腦基礎理論有一個傳說,容量跟速度,只能二選一,也就是說儲存空間大,速度就不會快到哪邊去,然後就有個天才就突然想到,因為現在的IC技術這麼進步,那我來把IC的容量加大,又能維持快速的速度,不就好了嗎?真的是只能拍手啦~優點除了耐震,溫度也可以比較低,又省電,可以說是居家旅行,必備好物啊~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缺點,如果顆粒壞了,要救資料回來,難度可是比傳統硬碟高好幾倍,價格也是高好幾倍。
那麼,我也來準備幾個常見問題提供給大家參考:
Q1:如果我要昇級的話,需要注意什麼地方。
A1:可以查詢官網,以我手上的G731為例,只要支援PCIE NVME就可以了。了1TB。
Q2:通常容量可以昇到多大呢?
A2:容量上我的習慣是以官網的標準*2應該都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所以我昇級到。
Q3:如果換了新的SSD,請問系統該怎麼辦?
A3:可以花個500大洋,回原廠,請原廠幫你裝,又方便,又不會出現其他奇奇怪怪的問題。當然自己有能力安裝的,可以自己裝,省下一筆費用。各大皇家都可以幫忙重新安裝作業系統哦。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5a125812965d627e2bbbe8675c69e60e.jpg)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901a95eb6ef27d49d22d0d00c1ed6a70.jpg)
通常不會有人想要昇級無線網卡啦,不過還是有一些神人,希望無線網路的速度能夠阿噗阿噗,那這時候就可以另外買卡回來換。那麼換無線網卡常見的問題如下:
Q1:我要怎麼知道我的筆電用什麼網卡,
A1:通常官網是會標示的,例如G731就是搭載Intel的網卡(猛猛Der~),
Q2:如果要從N昇級到A/C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A3:那麼BIOS通常是不會特別去鎖無線網卡的,只要能支援Mini PCI-E界面,就可以使用, 但是有些網卡會支援多天線技術,所以買的時候,你會發現比原本的多了一個接頭,這時候就可以再另購天線來加裝,可以讓傳輸速度再向上提昇。如果純粹只是要提昇原本的速度而不想改裝,也可以買跟原本相同的兩支天線,也是小有提昇。
Q3:有些網卡長得比較長,能裝嗎?
A3:因為很多廠商的無線網卡設計在D件打開就看得到的地方,就打開看一下囉,長短卡差很多,如果原本是長卡,那麼你買短卡來裝,只要再買一張轉接卡,就可以使用。但如果原本是短卡,因為鎖點是固定的,就不建議你買長卡來裝,是想要折一半哦…別鬧。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acf92481e7cae8ebb87bee1a35561981.jpg)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d2da1ded974464bff815f5b5364469b7.jpg)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94d9820ab2b5a5cd1e88a6143b5d0aae.jpg)
硬碟支架,說到這個,以前在拆機器的時候,蠻常看到自己改硬碟以後,沒有把這個裝回去的,這樣很母湯啊,各位,如果這顆硬碟是傳統式硬碟,那麼我會強烈建議你,如果是昇級容量大,或是轉速高的硬碟時,這個支架兼具了幫你穩定住硬碟的任務,這樣硬碟比較不容易造成壞軌提早領便當。通常硬碟的背面還會再加貼一張絕緣的黑色貼紙。那麼也是一樣要再貼回去哦,如果少了絕緣,硬碟也是很容易跟C件或是D件的金屬部份短路,而造成一些奇怪的異常。例如一直藍底白字。
Q1:如果我這個支架不見了,怎麼辦。
A1:回皇家買吧,不貴啦~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1d2d9d5b43c832b6b4a763a39deb52e3.jpg)
那麼C件上,通常會有鍵盤(在主機板下,和C件融為一體),以前鍵盤可以單拆的時候,還可以淘個鍵盤回來自己換,現在跟C件合體後,要更換,工程就浩大了。另外觸控板的電路板,也是被融在C件裡面,所以也是無法單獨更換的,這也是常常為什麼鍵盤和觸控板其中一個故障,就必須得整個C件換掉。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cb1dde4835589c08c062c897b62f7575.jpg)
喇叭,它的所在位置,通常會在D件上,但這台很少見的放在C件上,這樣有一個好處,當音效往下打的時候,透過桌面的放大,聲音會更有深度,這就像你在洗澡的時候,跳Any Song的時候,聲音會比較好聽是一樣的。共振的空間越大,聲音就越漂亮。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4a4fe13c25a4f234dbc08eaac34cc40c.jpg)
D件上,很簡單的,只有兩個控制底部燈光光條的小電路板。筆電在設計上,有時候會透過一些小電路板的轉接,來達成在不同的結構上實現一些不一樣的設計,在這邊有些人會問,有時候聽到人家說Cable,有時候聽到人家說FPC,那是什麼意思,其實指的都是排線的一種,教大家一個很好記得方式,扁扁的像一張紙一樣的,我們稱為軟排線(FPC),圓滾滾的像我們平常電線的,通常稱為纜線Cable。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0e93edf42620ad25cfcf34958997a622.jpg)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0bda22e7838e9cf8c2f7f3e852efb6a6.jpg)
主機板是一任何一台電腦的靈魂了,筆電的設計非常簡單,它把所有重要的元件都焊上去了,早期的筆電,CPU還是採取可以替換的方式,但現在幾乎都是焊在主機板上了,在這邊我想傳達一個想法,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把CPU做成可替換式,這樣如果壞了,我不是才能夠單獨更換嗎?其實依我使用電腦這麼多年的經驗,以前可以更換CPU的年代,的確帶來許多樂趣,但以下,我想說出三個對使用者來說,這樣的立意其實沒有什麼幫助的原因:
一、CPU本身單價高且損壞率通常都很低(除了有些年代的,製程不好的以外),當CPU故障時,其實電腦大概也用了好幾年了。這時候你要再找到當年的這顆CPU可能就要去二手市場碰碰運氣,很多人會選擇買台新的,當然念舊的以外…我遇過因為是女友送的第一台筆電,堅持要我救的。
二、買筆電回來,還去想要不要改裝CPU,那你幹嘛不一開始就買好適合自己的CPU,如果你一買來就打算要昇級的話,我覺得昇級的成本不會比你一次到位來得好。
三、減少CPU底座,可以讓機台的設計再輕薄一點,如果沒有這個設計上的突破,現在的筆電可能還是相當厚重吧。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57e2ecaea3ca54fcdccc45c8f8a1a9e6.jpg)
主機板上的記憶電池,這顆電池扛起了幫你的BIOS記住時間的責任,如果你的電腦用了四五年以上,你會發現你在每次開機的時候,就會出現要你重新設定日期時間,就代表這個小玩意兒沒電了,那麼,可以上網買一顆回來更換,這個的維修就蠻推薦的,因為小成本,就可以再繼續使用,很值得。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c8c4c82c8bdf5fa1e02b22e50d9059c7.jpg)
這個轉軸的設計,非常的強壯,也非常的好,怎麼說呢,因為螺絲是直接鎖在鋁鎂件上,那麼在翻蓋的所有力道上,都會靠這個金屬片來支撐,可以說是非常堅固啊。難怪ROG在翻轉的時候,有一種說不上來的紮實感(我承認我手又多轉了螢幕兩下)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790068c0381e430a3aa146a776bfc402.jpg)
這個邊框可是讓工程師又愛又恨的一個零件,怎麼說呢,它要拆得漂亮,除了有特定的角度和技巧外,如何在不用工具的情況下拆下來,並且讓這麼薄的邊框不會變形,可以說是非常考驗工程師的手勁,好的工程師,一個卡準都不斷,拆下來裝回去也不變形(我拆就沒變形,也沒斷…嬌傲挺)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ed961d907494d111dbc9c631bcb1125c.jpg)
Hinge的任務就是固定住LCD面板,並且平衡翻蓋的力道,減少受力不均造成破裂的機會,當然我們在往後的拆解篇,也會教導大家怎麼翻筆電的螢幕才是正確的。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35cc1ea46c53eea7dfa04d9511020f25.jpg)
最後,面板和A件,這部份因為會有背膠固定,如果想要自行買面板更換,在拆解的時候就要非常小心,當然外面有一些專業的店家是有在幫忙處理的,依我的經驗,除非膽大心細,手藝過人,不然會建議是可以給人家更換,付個工資。
Q1:我要怎麼知道我的面板可不可以更換,原廠可以幫忙換嗎?
A1:找外面推薦的店家,或是上網尋找昇級的面板,通常賣家會寫,這是支援哪一個型號,昇級的規格從FHD→4K UHD之類的(這是舉例)。或是60Hz→90Hz,基本上出廠的規格原廠是不會幫忙昇規的,畢竟產品要有差異化嘛,每個人都可以改,那還賣個屁啊…
![點我看大圖 [林北尬聊工程師啦]今夜我們來說筆電](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5/mobile01-504c72c2d1c738c3eaea3ebb0daa1342.jpg)
以上,這些零件就可以組成一台筆電,實際上拆起來其實不多,因為現在都是模組化了,也就是很多零件其實都綁在一起,所以在維修上,工程師通常會判斷是哪個零件故障,那麼就可以快速的將零件更換,就可以解決你的問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聊聊你的經驗,或是想問問題的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