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因為不知道要用什麼分類,所以用巴哈習慣的「心得」,騙一下標題: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原本只打算寫500字左右,但既然都噴了一堆銀子買這台ROG SCAR 3…
就還是簡單雜測一下,給後面有興趣的人做參考…
 
其實一開始要不要買筆電,個人是很猶豫的,因為平常遊戲打得多,以FPS為主。用桌機加上機械鍵盤、27吋螢幕,已經成了每天的習慣,壓根兒就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用筆電。但人生就是一個but,工作要暫時派駐在工地宿舍,聽前輩說就是發個小房間給你,沒什麼有趣娛樂,所以入手筆電就突然變成過年前的重要任務。大概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台灣其實沒什麼筆電討論的地方,只好再從國外網站看,從ROG/ACER/LENOVO/MSI這些品牌中挑,最終選了這台ROG SCAR 3,選的原因主要是什麼,最後面再說。
 
拍照只是隨身機GF5,沒什麼精彩照片,想看什麼有奶開箱的,可以上一頁出去了(噴笑)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樣的SCAR 3。
個人喜歡蘋果那種金屬質感,不過蘋果沒出顯卡規格高的機器,也不太適合打遊戲,
所以單純看外表,我選了ROG。
但認真說,如果不要那個LOGO我會更愛,低調就好。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開機之後這個ROG的LOGO眼睛會發亮。
但我沒有去查之前,我真的感覺不出這是眼睛…
這跟敗家什麼的到底有啥關聯性(翻桌)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我最終是在網購買的。
第一原因:現場看過之後決定選SCAR 3,因為他是同級裡面感覺最小台的。
第二原因:網購加上一堆信用卡滿額最便宜,而且記憶體本來就16GB,不用特別加滿。
第三原因:就喜歡這個角度的感覺,很討厭HDMI或是網路孔做在左右兩側。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不清楚上面這些洞有沒有散熱效果,但肉眼可以看到底下的散熱片。
不管了,不會熱當就好。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電源孔做後面也很合理,不喜歡做在兩側again。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多拍一張。
實際看過之後喜歡這種金屬線條的感覺,中間那個長條,是螢幕的下方,
開了一排長孔,可以在螢幕蓋起來的時候看到燈號,螢幕蓋上不打遊戲,確認休眠狀態的時候好用。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螢幕打開的感覺,原本黑色的LOGO會有一點反光的質感。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螢幕底下裡面是這樣,中間是剛剛說的燈號,有四個燈號。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轉軸是藏在機身裡面,也許這樣可以把機器做比較薄吧?
中間有個「ROG STRIX」的字樣。
不過這裡想要講一下:「ROG STRIX」這個系列包了三個機種,
SCAR 3/HERO 3/STRIX G,三個外觀看起來很相似(應該是同個模具),
但硬體差異很大,單價也差很大,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官網的規格。
我買的時候有看到一篇文章有寫ROG詳細的型號,當初是參考那篇買的,
但現在一時找不到,可以google找看看,個人覺得蠻有參考價值。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螢幕是240Hz/3ms/1920x1080 Full HD的。
現在用的27吋一般是2560x1440,如果可以用到這解析度就好了。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剛剛講到的燈號,左到右分別是電力、電池充電、硬碟讀取、無線飛行模式,
大概就是移動的話會需要注意的一些功能,工地辦公室開會兩邊跑會用到。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左邊有一整排USB3.0的插座,數量3組,可以接鍵盤滑鼠、隨身硬碟之類。
還有一個TRRS的耳麥孔,但因為只有一個孔,如果你的耳麥不支援,
可以買一分二的線,或是直接找有USB DAC功能的耳麥比較好。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轉軸的部份特別拍一下,可惜螢幕不能倒180度躺平,
這樣我外接27吋螢幕,就不用多接一組鍵盤或是歪著頭用…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整個ROG STRIX系列底部都有很張狂的RGB燈,平常不開啟就是透明燈條,一開啟就是閃爆。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開機。
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預設桌布選用,
螢幕色調很濃烈,然後整個鍵盤、底部都是RGB閃爆為止。
不喜歡的話可以用鍵盤熱鍵或是ROG的軟體關掉。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螢幕的邊框很薄,以前這樣的東西印象中很貴,現在是標配了,科技進步有感。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之一。
剛剛講的底部RGB LED燈光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之二。
感覺跟沒開的時候是兩台機器的感覺。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之三。
雖然我個人應該不會常常打開,但是流動的顏色真的做的不錯,燈條透光感覺好。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鍵盤也是一樣,RGB點爆為止。
隨附的軟體叫ROG ARMOURY,可以控制燈光效果或是週邊同步。
原本爬文看到這軟體有很多抱怨,但我沒遇到什麼問題,
選單色就是單色、彩色就彩色,也可以自己定義,
隨機附贈的滑鼠是類似ROG SICA仕樣的滑鼠,
但支援RGB功能,型號叫ROG STRIX IMPACT,
彩色的時候顏色一樣會流動過去。計畫通。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觸控板跟我在官網看到的紅色數字鍵盤不一樣,打電話去客服問,後來才發現自己犯傻。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要按下右上角的NumLK按鍵,紅色的數字鍵盤才會冒出來,
平常就是一般觸控板,需要數字輸入切換再按出來即可。
個人覺得這設計合理,打遊戲弄數字鍵盤的話機器會太寬,打久雙手跟胸口容易疲勞,
移除數字鍵盤用這種方式預留比較好。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剛剛提到螢幕的張開角度,大概就這樣。
為什麼不做180度呢?技術上應該不會很難,個人覺得可惜。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放手掌的地方,材料用的是類似碳纖維的感覺,近看會有浮雕的視覺感,
這在店面實際看機器的時候沒注意到,用了一陣子才發現。
覺得賺。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鍵盤按下去的行程,感覺比一般鍵盤要來的深(其實觸控板的左右鍵也感覺比較深),
應該是為了各位打遊戲激動哥們(?)手感的關係做的設計吧。
 
硬體部份大致如下:
 
BIOS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要進去UEFI BIOS要從Windows更新那邊的選項能進去,直接按DEL是進不來的。
碼一下序號。
 
基本資訊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就是一些基本的資料。
 
硬碟空間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沒特別選的話預設就是一個OS C槽,1TB的SSD空間,SSD是Intel 660P。
 
工作管理員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CPU/記憶體那些,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檢查。
 
螢幕面板資訊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240Hz/3ms的面板是 LQ156M1JW09,這裡有詳細參數:
http://www.panelook.com/LQ156M1JW09__15.6__overview_42401.html
 
CPU-Z資訊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GPU-Z資訊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看到RTX 2070的字樣很暢快,然後想起我的信用卡分期…(破碎一地)
 
CrystalDiskMark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Intel 660P 1TB的測試速度
 
Furmark燒30分鐘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這個是個人最滿意的部份:
極速模式下,用furmark燒機30分鐘,
顯卡溫度可以很穩定的保持在70度左右,不會忽高忽低。
 
額外有個功能是所謂「鑰石」的身份辨識功能,
可以自訂一些系統功能,讓別人存取不了你的檔案。
不過坦白說我用不到,拍個合體照給大家看看: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至於遊戲什麼測試的我就不測了,一些國外網站都有測試,不獻醜。
 
因為筆電買來是用來取代桌機,所以我個人心得大概都會跟桌機做一點小比較,但請考慮移動性,畢竟桌機是無法帶著跑的,為了有不錯的效能你願意花多少錢,其實還蠻決定你怎麼看超值不超值的。首先是9750H+RTX 2070的效能,這基本上應該可以超越50%桌機,考慮單價的話我覺得合理。此外窄框、240Hz螢幕的話,你要單買一個240Hz螢幕也是要萬把塊,所以這也是一個考量點。再來就是相對移動而言,重量是不是扛得動,我覺得還蠻重要的,SCAR 3本體2.57公斤加上變壓器、滑鼠、滑鼠墊、包包這些大概就3公斤,如果上車下車扛一小段,還可以接受。最後就是單價,入手大約6萬多,原本考慮是GU502,但他沒有RTX,GX又要…傷一下荷包…所以就買了SCAR 3。缺點的話就是螢幕不能躺平,如果外接螢幕的話就要放旁邊,這一點我個人覺得蠻重要。
 
以下就條列整理:
 
優點部份
硬體規格夠高
窄邊框、螢幕240Hz
網路、HDMI輸出、電源線孔都朝後方
重量2.57公斤,還扛得動
價格不會跟GX系列一樣,分期還會覺得心痛
 
缺點部份
螢幕不能躺平
USB只做左側(我覺得至少留一個在右邊)
價格(如果你很care價格的話)
 
[心得] ROG SCAR 3入手雜測
以上就是一點心得,胡亂寫寫,希望不傷眼,謝謝大家!
2020-04-09 21: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ROG SCAR 3 心得
看起來, 華碩用料越來越好了, 居然使用到 Sharp 面板.

Adobe RGB 覆蓋率達到 74%
sRGB 覆蓋率達到 100%

完全就是一個優質面板 !!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恭喜啊 同樣入手這台機...不過是在1月份左右入手 當時入手價55K含刷卡加發票,不過只有原廠物品沒其他贈品。

最大缺點大概就是USB 3.2 Gen2 type C沒有USB PD/thunderbolt(不過有Display port),以及螢幕本身不支援G sync。
若要支援就只能選西風之神,不過價格多個1萬~2萬,就看個人取捨。

而且這台可以升級成32G*2=64G (美光DDR4 2666)、網卡可升級成AX201(wifi 6)
敗家之眼BUY下去就對了

那眼睛有魔力會讓你BUY下去
qoopkcs2000 wrote:
恭喜啊 同樣入手這台(恕刪)


大大的價格便宜好多喔,
這台真的不錯,在G531中也是最頂級的,
有預算的人價格稍微抬一下就可以衝下去了.

我應該最多只能買GU502,超過五萬五或六萬,會有點買不下去
Delengkimo wrote:
看起來, 華碩用料越(恕刪)


240Hz/3ms的面板是 LQ156M1JW09

這塊不錯!有驚訝到!
一手拿奶瓶一手拿相機;左眼盯小孩,右眼盯PAPER。 ~該死~我怎麼這麼忙? ~
西風之神再來最喜歡也是SCAR 3,網路孔做在左右兩側真的很莫名+1
螢幕下方轉軸那一排的小孔有散熱功能,整排都是進氣用的
cordexa27 wrote:
因為不知道要用什麼分...(恕刪)


一套模具可以出這麼多型號真的厲害,我的眼睛不會亮。

恭喜樓主入手新筆電
這台開口如果做到180度不就會壓到後方的I/O Port
話說ROG印像中也没有做180設計的相關型號就是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