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親戚朋友出國,回來都會帶一拖拉庫的電子產品
卻沒聽說過外國人來台灣買的,台灣電子業還世界前幾名強
可是為什麼Asus,身為台灣本土品牌,卻把自己人當盤子?
美國Best Buy的UX581的i9版本售價3K鎂,折台幣9萬出頭
台灣卻要12萬?
美國平均薪資還不知道高於台灣多少倍。
在有國際保固情況下,把那3萬拿去買機票,還能順便旅遊美國
不說還以為Asus是外國牌子
不要說我針對,我對其他牌子不熟。
因為老實講市面上目前Asus的筆電最吸引我,可是看到價格就鬱悶
如果有人可以打臉我,我反而更開心
請叫我神 wrote:
簡單來說,美國的人口(恕刪)
你意思是,高層都在想:「好的,台灣人口本身很少,而且他們消費力低到靠X」
「因為他們買不買沒差,所以我們每一台更要賣的比國外貴,這樣一台可以賺比較多。」
你在跟我開玩笑吧?
價格跟供需是有密切關係的。你如果拿人口來說,那其他國家的需求遠遠大於台灣,
所以價格應該要被抬高才對
錢賺得少誰管你市占率。股東是要領股利的
拿同一台UX581要價12萬台幣來說,是真的都可以拿3萬買來回美國機票,再拿9萬去當地買一台帶回台灣耶
換句話說任何現在想要入手UX581的都剛好可以去美國旅遊的意思
台灣賣出的UX581就一輩子會是0台
這樣子股東會開心嗎?
目前不僅需求比其他地區較低,價格還比較高
除非真的有還是有很多人這種不合理的價格都吞得下去,不然無法解釋
Phant0m wrote:
你意思是,高層都...(恕刪)
國外都標未稅價居多..
税高一點的地方 (美國最高12%多, 加拿大15%)
3000->3600 約10萬
外加 台灣人硬要凹一些有的沒的福利等等的 成本當然自動反應在售價上嘍
國外很多都基礎保固一年 就台灣沒兩年的被嘴的像屎一樣
然後就算只論銷售上..
假設價格-10% 消費者會+5%的話
感覺就是國外那邊賺的多 台灣算起來搞不好還會比原本少
那廠商為何要調降台灣的價格呢?
台灣燦坤一次幾十台一百台,還要配送到各分店
然後best buy付L/C信用狀(也差不多算是付現了),台灣帳款要欠個三個月到半年
你覺得這進貨成本會差多少?
然後Best buy手上一堆貨,筆電又有生命週期
要趕快賣掉,所以有不錯利潤就賣了
台灣跟美國自然會出現差價
而且,如同上面說到,美國消費稅是外加的,如果送到波特蘭這種網購免稅市那真的免稅,如果是加州特定城市,直接加10%,差異就變小了,而台灣都是含稅價
筆電行業我不是很清楚
但我這產業,一次兩三個40呎貨櫃,FOB價約是台灣單件零售價的35~40%,一次下一整年幾十個貨櫃,價格更低
如果國外經銷商手上貨源太多,做個促銷(買斷,有時也管不到終端售價了,法律上也管不到),的確會比台灣便宜很多
而台灣經銷商,別說一個大櫃,台灣沒幾家能一次吃下一個棧板(一個40呎貨櫃大約20個標準棧板)
市場大小決定終端售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