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陣子公忙(某大廠要做家用音效設備…所以宅爸就到處忙著弄測試設備…),都沒有上來01逛逛,再回神過來,一年已經過了一半了。登入01,看到上次文章發布的時間停留在過年左右,點閱量居然都有破萬,認真說還蠻驚訝的。首先還是謝謝大家厚愛,原本只是有趣加上剛好有空閒時間,才靜下心來寫了一點雜文。打開01的信箱,看到蠻多網友們給的建議跟提問,受限於時間,只能挑一些出來寫,不敢說文筆多好,只是能幫得上,就盡量幫忙,寫點東西給大家參考。
在2019的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之後,大家都知道Intel/NVIDIA都各自發布了新的CPU/GPU產品。在面對AMD的強勢回歸之下,Intel的9代Core系列跟NVIDIA的RTX 20系列還是站住了自己的腳步,在各家筆記型電腦原廠的產品線上,仍然是相當重要的角色。從世代上來看來看,9代算是一個小更新,而顯卡部份NVIDIA也更新了原本的16XX產品系列(謝謝D網友的推文…我果然還是猜錯了…),那今天就從ROG的新系列,來看看跟上一代機種相比,更新了哪個部份。
ROG筆電系列主要更新與差異
ROG筆電系列的不同,在最早的文章裡面,宅爸就有過比較詳細的介紹。簡單的說,在上一代(姑且稱之為Intel 8代相關系列)的機種分類中,依照各自特色與定位,ROG共有「G系列」、「GX系列」、「GM系列」、「GU系列」、「GL系列」與「FX系列」,分別歸類在頂級、西風、SCAR/HERO電競、全方位這四個大類別中。而到了Intel 9代之後,ROG稍微更新了一下產品線,將原本西風GX、GM系列,整合成新的GX系列,並且將GU系列升級到西風系列中。而SCAR/HERO系列則是用新的外型設計,然後FX系列則是大膽採用了AMD的平台。
用文字說明,看起來比較辛苦,不如直接看圖:

從上面這張圖就可以看到,其實ROG從Intel 8代轉移到9代的過程中,主力是放在SCAR/HERO這個產品系列,其中宅爸自己覺得最指標性的應該就是以FPS為主的SCAR 3這款產品。因為螢幕面板部份採用了240Hz的規格,從一些國外開箱文中就可以看到端倪,在8代主打的西風系列,到了9代之後,整個往輕薄、高性能的方向傾斜過去,以「攜帶」、「功能」、「用途」來做區別的態勢更為明顯。
ROG筆電系列新分類簡述
沿之前習慣,宅爸就對新的系列做個簡單說明,這樣後面比較看得清楚總表。
G703GXR

G703這個定義為ROG旗艦機種的型號,在Intel 8代的時候,已經用上了i9-8950HK,並且在外面被媒體安上了一個「超頻神獸」的封號,大概就是有錢可以買到最狂的規格這樣。到了9代之後,處理器已經用到了Intel Core i9-9980HK,顯卡也一口氣提升到NVIDIA RTX 2080 8GB的規格,同時記憶體直接點滿到32GB(16GB 2條)、M.2 SSD也直接用了三條做RAID 0,螢幕維持相同17吋144Hz 3ms的規格,這台G703GXR差不多就是Intel 9代加上NVIDIA RTX新顯卡的完全體了。
西風之神系列
Zephyrus S GX502、GX531、GX701
Zephyrus M GU502



Zephyrus西風之神系列經過了一整年(應該是吧,去年Computex到現在)的宣傳跟推廣之後,儼然已經是ROG的另外一個代名詞,產品名字取得好,有時候去店頭常常可以聽到人家說「西風」這個字眼。在Intel 8代的時候,Zephyrus有S、M兩個大系列,差異點在於是否有AAS散熱系統,還有輕薄或是效能兩種設計。來到了9代之後,ROG似乎理解到對於消費者而言,輕薄可能更為有感,所以整個西風系列有外加AAS散熱系統的款式,直接都歸類到了Zephyrus S系列之下,像是GX502。而其中輕薄設計的版本,則由GX531、GX701繼續接手,在相同的架構下將核心元件提升到了新的規格。而主打輕薄的GU系列,則是繼續保留,直接以Zephyrus M GU502的名字重生,讓系列看起來更為簡潔。
ROG STRIX系列
SCAR 3 / HERO 3
STRIX G


ROG STRIX系列在2019年的Computex展中可以說是大出風頭,除了全新的外型設計之外,ROG也給了SCAR 3 / HERO 3完全不同的定位。先不提那個個人化的「鑰石」設計,整個ROG STRIX系列導入了Intel 9代處理器之後,顯卡部份立即分為RTX 20系列與GTX 16XX系列兩大塊。其中SCAR 3定位為FPS為主、採用了RTX 2070顯卡,並且搭配240Hz的螢幕,加上實體的RJ-45網路埠,很明顯就是為了全球戰隊比賽、團練而設計的產品。而HERO 3則是搭配了GTX 1660Ti顯卡,加上144Hz螢幕,不論在定位或是價格上都更有空間。而STRIX G則是一款面向消費者端的產品,在不同AB件上調整為用料為塑件,但卻依然能做出與兄弟機相同的質感,價格上則是相對更有競爭力,據說也是賣得相當好的機種。
FX系列
FX505、FX705 AMD平台


TUF GAMING的FX系列,宅爸特別打上「AMD平台」字樣。一方面是宅爸完全沒猜到這樣的發展,二方面是AMD回歸的態勢相當強勁,在筆電部份平台也不放過Intel,推出了新的Ryzen 7、Ryzen 5系列處理器應戰,也搶下了全方位/入門機種的市場的一些份額。原本在上個世代FX系列有非常大量、令人眼花撩亂的機種。到了AMD Ryzen平台的這代,機種大幅度的簡化,以15吋、17吋切分了兩種不同需求,同時搭配NVIDIA GTX 16xx、1050系列的顯卡,以價格搶攻市場的態勢非常明顯。宅爸也有實際測試過AMD平台的FX505DD(感謝某位網友提供),實際的使用感覺上已經跟Intel的Core i5系列各有擅場,如果是一般的MOBA或是FPS已經都能夠勝任。某種程度上來說,為了搭上AMD的回歸熱潮,而將整個平台移動到AMD,可以說是相當大膽的嘗試,這個在其他筆電原廠也有相對應的操作。不過就宅爸個人來看,消費者的選擇還是比較重要,「AMD真香」也堪稱是電腦圈年度流行語了。
寫到這邊,如果網友們完全看得懂,應該是已經比宅爸還要了解ROG的變化了。宅爸照例還是整理一下新機的規格,給新手朋友們作為選購的參考:

以上就是宅爸有點拖稿的ROG新機種簡單小分析,希望大家喜歡,有什麼問題都很歡迎發訊息過來,宅爸看到大多都會盡力解答。如果大家還有想知道什麼題目,都可以提出來,宅爸最近很欠題目 +_+…
也非常感謝借FX505DD給宅爸測試AMD平台的網友,特此銘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