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裝 – ROG在爬文的時候大家說這是信仰…看包裝設計的確…信仰之眼很好認…

包裝 – 反正到處都要給你信仰之眼。

型號貼紙 – 就是西風M GU502。

內包裝 – 就是電競取向的包裝,應該沒人跟我一樣背骨用來做工設吧…

內包裝 – 裡面左右兩側有變壓器、滑鼠、保固卡那些配件,後面再說。

GU502上蓋面 – 全金屬髮絲紋路上蓋,一樣有大大的ROG眼睛,不開機很低調。

GU502後面 – 蠻喜歡前面螢幕下方這個切角設計,方便分辨前後之外,ID也很好認。

GU502後面 – 金屬髮絲紋的好處就是不同燈光下質感會完全不同,壞處就是你要一直擦指紋。

GU502後面排熱口 – 機身不厚,但前方依然有兩組排熱口。

GU502右側 – 側邊、機身邊緣、機身下方都有排風口,連同後面的就是一堆開風口。另外有2組USB Type-A跟1組USB Type-C 3.1連接埠。

GU502前面 – 有單手開啟螢幕的突起設計。

GU502左側 – 一樣有排風口設計,然後有電源、RJ-45實體網路埠、HDMI、1組USB Type-A 3.1連接埠,然後是分離的耳麥孔。分離的耳麥孔真的比較實用。

GU502後面 – 漏拍的補拍一下,REPUBLIC OF GAMERS的刻印。

GU502上蓋面 – ROG信仰之眼近拍的感覺。

GU502上蓋面 – ROG信仰之眼遠拍的感覺。

GU502螢幕開啟 – 可以看到鍵盤的配法,取消了數字鍵盤,打遊戲應該雙手就不用張太開了。我自己都不用數字鍵盤所以沒差。

GU502第一次開機 – 開機設定大概只要7~8分鐘就可以進入系統,144Hz 3ms的螢幕真的比之前筆電要好上太多了,原來自己虐待自己的眼睛這麼久了。

GU502鍵盤 – 就是電競迷喜歡的RGB Style。如果工作到一半想轉換心情就…直接切RGB全開吧…

GU502鍵盤 – 放這張只是想比較一下暗處跟亮處的RGB鍵盤背光表現,都還蠻清楚的。

規格 – 買的規格就是9750H + 16GB的記憶體。要花點時間改成灌專業版的才能登入公司算圖機器的網域。

規格 – 顯卡是1660Ti獨立顯卡,本來想上RTX的,考量預算跟實際Demo要用的運算能量,用1660Ti應該就好。不用渲染太多的話不想花太多錢在顯卡上,因為只有貼材質跟算頂點的時候才有差,丟給主機算的話就不用太在意了。

燈號 – 剛剛提到的設計好處就是,離開座位的時候大概也可以從筆電後面看到硬碟有沒有在讀取,一邊倒咖啡也可以掌握資料有沒有在計算或是傳輸…(常常Render到一半跳錯誤訊息的話…你就懂這個燈號的重要性了…)

配件 – 滑鼠擺在這一格裡面。

配件 – 變壓器放在另外一格。

配件 – 變壓器大概就是這大小。

配件 – 變壓器的規格,大概是230W。

配件 – 隨機送ROG STRIX IMPACT滑鼠,可以RGB同步,但我應該會把燈關掉。
配件還有一個可以放筆電的ROG背包,忘記拍了,就寫一下。
選西風M GU502之前,
也有去看高一階的GX502(有主動散熱散熱機構的那台),還有GX531...
實際在店面摸了一下溫度,自己感覺差不多,
考量入荷的價格還有實際案件執行的狀況,最後決定選GU502(對啦銀子不夠噴...)
實際入手的價格大概51000上下,上下的部份就是殺價啦,
最後還是要開發票給公司做費用,也給筆電做保固,所以就不去找不開發票的價格了。
後面應該就是要改專業版的作業系統,這樣登入網域比較方便,
還有就是過一陣子看工作量再決定要不要升級記憶體吧,
希望記憶體快點跌價、早點有一條16GB的便宜記憶體出來(合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