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大家都陸續看到了各種 8.5 代 - 9 代處理器的機種, 也對相關的商品有了相當程度的一個認知. 我今天就以一個消費者的立場, 來介紹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選擇.
超值的經濟效益比 : Asus X560UD

在介紹這台電腦之前, 我先來讓大家看一個系統效能比較圖 :

這張圖, 是來自於 NotebookCheck.Net 的處理器效能比較表, 它忠實的呈現了 Intel® KabyLake 及 CoffeeLake 之間的系統效能差距. 但老實說, 這個效能差距對一般的消費者差距在那裡 ?
我們試著去 Intel 官方找規格比較表, 結果得到結果如下 :










我們很意外的發現一件事, 扣除掉最大記憶體頻寬及 OpenGL 支援(KabyLake : 4.4 / CoffeLake : 4.5)以外, 其實對商品體驗指數其實是很有限的.
換句話說 : 扣除掉 Intel 最新微架構的平台廣告名詞以外, 在所有技術工都相對等的前提下, 同樣是 Intel 第八代處理器 : KabyLake 及 CoffeLake 對使用者的應用感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叫-----我-----分-----隔-----線-----------------------------------
【本文開始】
我們現在就來談一談這台 X560UD.
X560UD 目前在市場銷售的機種, 主要有兩個不同的型號 :
採用 Core i5 處理器的 X560UD-0091B8250U
採用 Core i7 處理器的 X560UD-0101B8550U
同類型的機種還有一個名字叫 A560UD, 基本上都是屬於同一類型的商品.
以我的角度來看, 這一台就是由華碩 X550JK / X550JX 的後續之作 : 以華碩所有商品中價值功能比最高的機種.
(在 25K 價位, 你可以買到 Core i5-8250U + GeforceGTX 1050 ; 在 30K 價位可以買到 Core i7 + GeforceGTX 1050)
今天, 我們評測的這一台, 就是採用 Core i7 處理器的 X560UD-0101B8550U
收到電腦囉 !!

電腦規格核對 : X560UD-0101B8550U

外箱內包裝 :

將電腦與原廠所附的包包取出 :

原廠隨機所搭的背包是採用雙肩後背式, 可以有效降低背包腦的疲勞度.

電腦外箱.

這裡可以瞭解一些電腦的生產資訊 :

商品規格 : Core i7-8550U / 4GB DDR4-2400 / 128GB SSD + 1TB HDD / nVidia GeforceGTX 1050-2GB / 802.11AC + BT 等等
商品生產地 : 中國深圳
商品製造商 : 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
製造年份 : 2018 年
電腦開箱 :

電腦, 商品保固卡, 使用手冊, 建議購買延保說明及原廠隨機附的滑鼠

延長保固說明 :

原廠變壓器及電源線.

變壓器說明 :

商品製造商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輸入電壓 : AC100-240V ~ 50-60Hz 1.5A
輸出電壓 : +19V / 4.74A (90W)
將電腦取出, 質感真的不錯 :






換一個角度看 (我超愛髮絲紋質感的)

整個滿滿的菱格紋 + 髮絲紋, 我滿滿的就是愛阿















電腦開機 :

置腕處說明了它擁有獨立顯示卡, NanoEdge 螢幕及 IceCool 技術. (這裡也是髮絲紋, 超讚的 !!


)
P.S : 什麼叫 NanoEduge 螢幕 ?

電腦的規格 (i7-8550U / 4GB / Sandisk 128GB SSD + TOSHIBA 1TB HDD / 電池目前容量及風扇轉速)

-----------------------------------叫-----我-----分-----隔-----線-----------------------------------
我們現在拆機, 檢視一下電腦內部的零件唄 :
首先, 將電腦翻到背面 :

電腦型號, 序號, 各項認証標誌皆在這裡可以看到.

將電腦本身螺絲卸下.

相對於電腦 D 蓋位置.

將螺絲卸下後, 翻回正面, 並將電腦 C 蓋卸除.

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一隻記憶體插槽, 2.5" HDD/SSD 位置, 風扇, 無線網路卡及喇叭的位置
無線網路採用 AzureWave AW-CB304NF 模組

音效晶片採用 Realtek ALC3251 晶片

本來, 我的想法是想要繼續探索機身下方, 讓大家可以看另一個記憶體插槽及 m.2 插槽, 但由於發現了一場易碎標誌而決定做罷.
這裡改以一個網友拆機影片給大家看 :
-----------------------------------叫-----我-----分-----隔-----線-----------------------------------
接下來, 我們進入效能測試階段.
我們首先使用的測試軟體 : AID64Extrame 測試版
測試條件 : 點選 Stress FPU
測試時間 : 16分17秒
工作溫度 : 處理器負載為 100% 時, 工作溫度來到攝氏 84 度停下來.

處理器時脈 : 平均落在 2800 - 3000Mhz 左右

這張圖是綜合報告.

以當下測試狀況來看 : 處理器滿載情況下, 處理器功耗來到 30.89W, 工作溫度最高 85度, 工作時脈能夠維持在 2893 Mhz, 表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
當我們停止測試後, 工作溫度慢慢降低到攝氏 67 度

系統執行的時脈開始回升到 3691Mhz 以上, 處理器功耗降低到 5.62W

透過 AID64 的資訊, 我們知道面板採用群創 N156HGA-EA3 面板

關於面板更細部的資訊, 可以參照連結 : http://www.panelook.com/modeldetail.php?id=37748
由於這台電腦最主要是強調在商品的價值功能比(C/P值), 所以其實不用要求到太過度.
以美工相關行業或是對色準度有要求的, 請按 "上一頁", 因為它不是你心理預設可以達到的水準.
接下來, 我們看關於 GPGPU 的部份, 這裡有一些資訊可以提供參考 :




















接下來, 我們來看這台的遊戲表現.
快打旋風 4 測試 :
FurMark 甜甜圈測試 :
接下來, 我們來說明顯示卡功能調整的部份.
一般來說, 其實有整合 nVidia Optimus 技術的機中在預設值中有針對電源的部份, 做過不錯的調校過了.
但有些使用情境或程式上, 你有想要改變的地方, 仍然可以使用 nVidia 驅動程式的訲份來做一個調整.
調整方式很簡單 : 只要在桌面任一空白地方按下滑鼠右鍵, 點選 "nVidia 控制面板" 就可以跑出來了.
當我們進來 nVidia 控制面板後, 首先可以看到電腦搭載的顯示卡型號.

接下來, 我們點選左下角的"系統資訊" 還可以看到一些更進一部的資訊 : 例如驅動程式版本, CUDA 數量, 時脈等.


我們由系統資訊可以瞭解到 :
1. 它的 CUDA 為 640
2. 支援 DirectX 12
3. 總共可以使用的圖型記憶體容量為 4035MB (專用視訊記憶體為 2048MB).
這是什麼意思 ?
這代表了這台電腦的獨立顯示卡部份的視訊記憶體為 2048MB, 透過 nVidia 記憶體延伸技術去共享電腦主機裡的記憶體的一部份來當做繪圖記憶體使用.
當我們同時使用二個以上 Full HD (1920 X 1080) 畫質面板去執行應用軟體, 這時後 2GB 的視訊記憶體就有可能會略顯不足; 透過這個記憶體共享技術就可以讓你的繪圖記憶體在沒有額外增加費用的情況下變成擁有和 4GB 獨立顯示卡有一樣的功能.
是不是很方便呢 ?
-----------------------------------叫-----我-----分-----隔-----線-----------------------------------
接下來, 我們談一下切換顯示卡.
我們在 nVidia 的 "管理 3D 設定"裡面, 可以去做切換顯示卡的動作; 它主要分為兩種切換模式 "廣域設定" 和 "程式設定"

廣域設定講的白話一點, 就是簡易設定; 它有三個選項 :
1. 自動選取 : 由 nVidia 預設校調來幫你選擇使用 Intel UHD 620 來節省電力運用或使用 NVIDIA 高效能處理器以進行程式運作.
2. 高效能 NVIDIA 處理器 : 所有的應用環境皆以 NVIDIA 高效能處理器來運作.
3. 整合圖型 : 和樓上應用方式相同, 只是所有的應用環境皆以 Intel UHD 620 整合圖型來進行運作.
程式設定可能有的人會聽不太懂. 我換一個方式來說 :
把所有的應用程式預設在廣域設定中的預設選項, 讓我們以"特定程式"設定的方式來使用"和廣域設定裡不同的設定".
所以, 執行的方式如下圖 :

1. 請你選擇和廣域設定不同的"特定程式"
2. 請你指定以什麼樣的方式執行這個程式.
另外, 你也可以選擇以何種方式來使用 PHyX (物理引擎) 喔 !!

-----------------------------------叫-----我-----分-----隔-----線-----------------------------------
【總結】
做為一個 X550JK/ X550JX 的接班人, 我個人覺得 X560UD 確實是有讓人驚艷到; 不管是它的規格, 造型設計及服務等等, 都有讓人值得稱讚的地方. 唯一比較討厭的地方, 就是那該死的易碎標籤...那該死的易碎標籤...那該死的易碎標籤 (這很重要, 所以要說三次)完全抹剎了這台電腦最重要的優勢 (雙記憶體插槽及可安裝 nVme PCIe X 4 SSD), 希望華碩能重視這個方面的客戶需求, 不要只讓華碩皇家更換, 也要考慮一下玩家使用的感覺...冏TZ....(碎碎唸神功開始發作) 加上華碩本身就有的服務優勢 (除了二年保固, 到府收送之外, 還有第一年免預付制的意外保障計劃), 這可以讓好的東西更加另人滿意. 你說對唄 !!
我們這次的評測就到這裡告一段落 !! 我們下次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