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些廠商不去想辦法把散熱給做好
居然是動一些歪腦筋,把晶片功耗給鎖住
或是將溫度降頻點拉低很多,使用者買了規格確用不到該有的效能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有想出了測試的方式
大家也可以拿自己的筆電來測試看看的
先開Furmark 燒顯示卡 然後在開Nuclearus Multi Core 2.0跑cpu效能
溫度軟體使用 HWMONITOR 要開啟CPU的溫度和電源堅測
目前比較有這樣問題的筆電,通常是利用大多數測試軟體
在同一個時間只會測試CPU或是GPU的全速這個特性
將CPU和GPU的散熱連接在一起,讓效能測試的時候是使用整機的暗熱能力
去解CPU和GPU單獨高熱的狀態,因此這樣的測試是能看到差不多該有的效能
不過這樣的方式很多人已經知道要用雙燒來分辨散熱能力真正的好壞了
因此廠商加入了上面說的方式手段,因為雙燒反正也沒有成績的表現
降頻降功耗溫度騙一騙就是好機器了
我們能讓廠商這樣來欺騙我們嗎
這樣的測試方式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想出來的
Furmark能讓顯示卡滿載運作
但是你也知道有功耗牆和溫度牆了要檔就讓它去檔吧
主要就是要讓他們騙人的計兩方式啟動就可以了
因為這個時候在使用Nuclearus Multi Core 2.0來測試CPU的分數
就能讓我們知道我們CPU的部份被偷了多少的效能了
為什麼用這套軟體,因為分數的差距相當的大,且只測試CPU
溫度軟體當然要看溫度的表現,但是CPU的功耗使用狀況更是我們應該要了解的
一個標準設計是45W的CPU,這已經是不包含TB功能的設計了
如果連基本的都達不到,你還說沒有偷,講的過去嗎
別人用心做散熱的45W的CPU,甚至能跑到55到60的高耗能高效能
這樣能說沒有差距嗎,有基本觀念的應該都能了解吧
讓真相能被大家給看見
希望這樣的說明能讓暗黑雲霧蒙蔽的真相浮現出來
我相信部份品牌的高層可能都不知道他們家的研發人員這樣亂稿
真正為了一個品牌好的話,應該在這個時候用真相引導他們走回正途
萬一路走偏太久了,要在拉回來就會比較累了

I3-7100+GTX1050TI 分數是這樣的喔
圖形分數居然破萬了 你的1050TI跑幾分呢
2月21日在增加一下D大講的燒機方式

第1小時

第2小時

第3小時

第4小時

第5小時

第6小時
目前不但能跑到全速CPU攻耗也能維持在65W
降頻發生率基本上也都是在0%那邊看不太出來
筆電的散熱很難做嗎
一台中階的CJS QX350 搭配桌機的65W I7-7700CPU
能有這樣的表現
那些散熱做不好的品牌還有甚麼話可以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