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目前只有一台桌機,想說來添購一台筆電。方便偶爾出差用
但已經被桌機養成畫質控的我,其實一直都蠻不能接受筆電的效能╮(﹋﹏﹌)╭

在幾經考慮之下,選擇跟我桌機至少「名子」是同級的筆電
下手嚕了這台ASUS G750JZ(分期0利率XD)

ASUS G750JZ規格部分:
處理器:Intel Core i7-4700HQ 2.4GHz
記憶體:16GB DDR3L 1600
硬碟:1TB+256G SSD
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GTX 880M 獨顯4G
LCD尺寸:17.3"FHD 霧面螢幕
無線網路:802.11 abgn
光碟機:藍光光碟機
其他:HDMI、USB 3.0、Thunderbolt

然後貨運公司打電話問我說商品體積很大,如果有人在家才要送過來XD
剛好我妹在家請她代收
結果一回家就發現已經被我妹拆開來看了╯-____-)╯~═╩════╩═~

為了01的各位我又把它塞回去(其實只是想要有個開箱爽度XD)
真的很大箱…床是雙人床.各位稍微想一下寬度就知道有多大了!!!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一看就知道是ROG系列產品

這次買還有送電競耳機.原本想說應該就是「贈品」等級的東西,沒想到實品還不錯,也有獨立販售XD
ASUS CERBERUS: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背面: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從圖解可以看出,她可以當手機的耳機用XD,然後配合線材,可以接到電腦上,耳機上的麥克風是可拆式的。

耳機跟配件: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雖然贈品很有誠意,不過已經被我妹拿去用了,所以後面就不在評測音質那些XDD

再來要介紹電腦包,一般都是用手提式,類似公事包的樣式,不過因為這台筆電17吋多,所以ASUS改採後背包的方式。
而且是請Targus代工生產的,質感非常好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背面: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背面跟背帶都有舒壓設計,背久比較不會悶,也比較不會不舒服。

內夾層有放著Targus的牌子: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同樣也是贈品的「雷射」滑鼠,同樣也是跟一般贈品質感差很多。
※請勿用眼睛去直視光學、雷射滑鼠的燈,會損傷視力喔!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此滑鼠DPI可調,而且接上電腦後會發光,潮度一百,手感紮實,按鍵回饋不錯。

發光圖: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DPI下方的燈,是跑馬燈的方式,只能說ASUS在設計上下足巧思,這就算單獨賣應該也是可以賣的不錯XD

調整DPI的時候,螢幕上也會出現DPI值的提示: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回到正題,NB本身: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ASUS G系列,一直以來都是戰鬥機為參考對象!~

再開: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配件一覽: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使用手冊後面還有送ROG的貼紙,讓你生活處處充滿ROG XDDD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螢幕上蓋的ASUS+ROG: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屁屁: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完全就是把噴射機屁股的設計給COPY過來發揚光大XD
不只是設計而已,後來實際使用,的確發揮很好的散熱性。

連屁股都有ROG: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電池部分: 5700mAh 造型很奇特!~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背面: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採美背式設計,右下角是獨立的喇叭,造型我猜是以ROG圖案為底做設計的。
可拆卸的部分,也有用外蓋保護,避免鏽蝕。

拆殼囉!~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只能說,不愧是17吋筆電,空間真的很大…
內建DDR3 8G*2 背蓋打開後還有兩個擴充,所以最高可達DDR3 8G*4。
下方有兩個硬碟槽,預設是左邊256G的SSD,右邊1T SATA3 HDD,若有需求也能拆下更換,難度不高。
至於整片背板我不敢拆,怕拆了就沒保固了XD

G750左側: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左側有兩個USB 3.0 以及藍光光碟機,還有讀卡機!~

G750右側: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白色的貼紙代表是Thunderbolt,然後還有HDMI USB3.0 *2 喇叭跟麥克風以及VGA輸出

G750 JZ 打開來!~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螢幕的周邊都有墊片,防止螢幕被擠壓。

鍵盤上也是印有ROG,並且採用髮絲紋設計,材質為鋁合金。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左側貼有一些規格貼紙: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觸控板部分,4邊採用類似iphone的鑽石切邊。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開機鍵也是ROG專用: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開機,也是深度客製化的BIOS畫面: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會發光的鍵盤再來一張: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此鍵盤的行程較長,力度回饋不俗,看來ASUS在這方面有下不少努力。

再來是開機簡單評測了…
CPU: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驗明正身,i7-4700HQ。

SSD: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SanDisk 256G

HDD: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HGST 1TB

CPU Mark: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584分…恩…這麼高分不意外XD

還有Nuclearus Multi Core: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CPU名稱沒辦法辨識,但系統總分有23368,媲美桌機的i7等級了

SSD跑AS SSD Benchmark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表現不俗!~

Disk Mark: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讀取有破500MB,寫入也有400多,4K分數也不低,表示ASUS跟SanDisk沒有偷工減料XD

VGA部分:
內顯:(Intel HD Graphics 4600)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獨顯:(Nvidia GTX880M)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VRAM 4G GDDR5,時脈也夠高,理論上幾乎所有遊戲都能順順跑。

RAM的部分: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採用Hynix海力士顆粒,穩定耐用性有保障!~

最後簡單的遊戲測試:

拿最近出的硬體殺手Watch Dog(看門狗)來做測試XD
解析度FHD: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霧面螢幕不會有反光問題 對眼睛的壓力減少很都

特效部分火力全開: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結果還是會有點掉張,大約只能30~40,不過也算是很猛了。
螢幕部分的色彩,維持ASUS一貫作風,非常寫實: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這真的很讚的啊!~不管亮度 暗度都很夠,細節也都有保留。

結尾:
來張沒開燈的鍵盤跟ROG發光的圖騰!~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沒腳架拍,有手震,請多見諒XD

很漂亮的背蓋: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ASUS G750 JZ說真的沒有可以挑剔的缺點,不論速度、擴充、設計都是一流,且完全依靠電池,也有3小時左右的續航力,以17吋筆電來說,實屬難得。
另一點,原本以為這台G750鍵盤部分的傾斜,用久會覺得手腕不舒服,沒想到我這樣拿來玩看門狗玩了2小時依然舒適,而且鋁合金的材質,即使久用也不會發熱。後方的散熱設計也的確在高附載下發揮了很好的效果。
其實從這台筆電就可以看出,ASUS企圖把ROG系列營造成電競中的高檔貨,幾乎所有的地方都看的見ROG的標語或LOGO,而且作工都不馬虎。大概未來這系列就是電腦界LV了吧XD
2014-06-11 16:12 發佈

lovesteraph wrote:
目前只有一台桌機,想...(恕刪)


恭喜囉,以G750JZ的價格配到GTX880M真的不錯,
另外我注意到機子本身是配藍光光碟機,
但網路上的資訊都是寫DL,請問版主是特別選藍光版的嗎?
可以方便請教一下 樓主 這台筆電 多少購入的嗎

近期也在觀望 MSI 或 ASUS G750系列的 再做抉擇
說實在我覺得
配備到這麼高階
還是選電競牌子比較好
首推MSI
再來技嘉 CJS
而且新一代的MSI
軟體和音效都有大提升


因為這三個牌子的散熱系統
比較講究
雙A的沒拆開看散熱的導熱管和風扇
我不太敢下手

不過剛爬文一下
這台的散熱系統
好像有特別設計風扇

lovesteraph wrote:
目前只有一台桌機,想...(恕刪)


沒MSATA .......
http://quentinhu321.pixnet.net/blog
現在6月了
10月11這台就變上一代的顯示卡
重點是沒有辦法升級
慘阿連CPU都是焊死的
那麼多高階的東西在一片主機板上面
如果壞了有幾間外面的廠商能修
原廠的價格又會多高
如果要做那麼厚那麼大一台
講真的用BGA的CPU真的讓人想不通
離10月還有一段路拉!~
到時候的新品效能我猜提升也是有限

而且說真的NB沒啥人在升級的...

至於MSATA...都可以自己換SSD跟HDD了 感覺有沒有MSATA倒是還好...

故障率部分...我只能說看人品了
而且不管是便宜還是貴的NB 修起來都是很貴XD
davidl1123 wrote:
說實在我覺得配備到這...(恕刪)


先聲明,不是說MSI或技嘉不好,而是仁兄的認知很搞笑...
ROG不就是ASUS專屬電競品牌嗎?
且是ASUS做筆電久還是MSI、技嘉做筆電久?
ASUS的G系列好多代了,光這個戰機造型就用了3~4年了吧...
MSI和技嘉會專營電競是因為一般市場打不進去賣不好,
只能走差異化,專走電競。 而ASUS是所有市場都通吃,不代表電競不強,
專屬的ROG名聲可不比其他家弱啊

以最高規MSI的G70和ASUS的G750來看, 同樣GTX880M
MSI贏在有3條SSD RAID 0, 而ASUS最多是2條組RAID0,
而國外評比反而在顯示晶片效能上G750還略高於G70,
且實測散熱方面,鍵盤溫度方面都是ASUS比MSI好喔!
另外電池使用時間,ASUS也硬是比MSI多了1小時以上!
當然買東西見仁見智,外觀這兩家也差很多,MSI較活澄,而ASUS較沉穩

另外筆電沒人在升級的,能升級就硬碟和記憶體,
CPU會是BGA因為intel愛,intel在筆電系列已經幾乎都要改BGA了,
FPGA不太願意出,量產排程硬是比BGA晚很多。
i7-4700已經算SharkBay Mobile CPU上很高階了,
再高也只是頻率多200MHz而已,沒什麼意義.
而下一代能不能相容要看intel,所以BGA和FPGA根本沒差,
CPU要壞很難,壞了保固內就換主板而已。
而顯示卡不見得有獨立出來(尤其各家薄型gaming機種絕對沒有獨立顯卡,都on board在主板上),
即使獨立顯卡也因為線路改變使得散熱模組造型修改,
然後就會不相容於原有機殼...一樣不可能可以升級

lovesteraph wrote:
離10月還有一段路拉...(恕刪)


沒MSATA 就少一個硬碟的空間阿

頂多三硬碟

對這麼高階的桌機替代機

這根本不及格阿



很多牌子30K就能裝三硬碟了 1MSATA SSD + DUAL HDD

40K左右可以四硬碟的所在皆是...



當初設計的太緊緻沒考慮到未來吧

又不願意出新的

個人是猜測ROG GAMING NOTEBOOK一直在燒錢、沒賺錢

才沒開新的模具




http://quentinhu321.pixnet.net/blog
話說這台之前還推出GTX765的規格,真的很兩光,
這體積與價位帶當然要搭配GTX880M才符合身分,
此外上一代的C蓋鍵盤面原本是採用皮革漆設計,
這一代卻採用金屬材質,好像模仿MSI的設計~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