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如標題...UX31E的一些簡單測試,包括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這個大家應該比較有興趣知道吧?...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CPU是i7-2677m,1.8GHz,最低時脈為800MHz。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最高時脈可以到2.6GHz,電壓也不高,1.1V而已。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GPU-Z的資料,加減看一下。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Windows體驗指數為5.7分,被內顯拖到,CPU跟硬碟部份都蠻高。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裝置管理員內的資料,硬碟是Sandisk SSD U100 256GB,無線網路介面卡是Atheros(哎呀,轉接的網路卡忘了插...)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在儲存裝置的部份,Sandisk這顆硬碟被切成了128GB(C槽)+ 128GB(D槽),C槽測試時已經用了30GB左右,數據如上。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相對的,D槽在未使用的情況下,連續讀寫的速度好蠻多。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解析度部份為1600x900,算是夠用了。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系統Gadget部份多了「Instant On」跟「PowerWiz」這兩套,都可即時切換。其中UX系列主打的「2秒開機」(應該說,整個Ultrabook靠的都是?...)功能,也可以直接啟用。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Face Logon」,臉部辨識登入軟體,也跟著「Instant On」,應該是刻意做的差別化軟體。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PowerWiz的介面,當「Instant On」功能開啟時,PowerWiz就可檢查「待機天數」。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電池使用時間也可檢查。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充電時間(充多久可充飽)也可檢查。

[開箱2/3] UX31E的簡單測試...硬體規格、硬碟傳輸、系統資訊等等...

這邊應該是最大的不同了,當「Instant On」開啟時,原本系統「關機」的地方,會變成「睡眠」。

如果此時「蓋上螢幕」或是「按下電源鍵」,系統就會直接進入睡眠狀態。

要使用的時候,直接「開啟螢幕」或是「再按下電源鍵」(不蓋螢幕的情況下),系統的確2秒可回桌面。

摸了一下午,大致上是這樣,有網友私訊問的問題,我回覆如下:

1) 無線網路會不會斷:我這台沒斷過,家裡的AP是WL-520GU,走WPA2加密。

2) TouchPad會不會摸到:...這個...我覺得跟使用習慣比較有關係,不是用小紅點的都會吧?...手勢也有支援,看設定怎麼設定而已。

3) SSD會不會Lag:我自己有一台X220+Vertex 3 120GB(有貼在Lenovo版),開機、使用上都差不多,Sandisk這顆效能比我想像中好,M4、C300、X-25M、Indilinx系的我都摸過。不過切兩個槽倒是挺意外的,因為一般SSD很少切兩個槽來用。

晚一點我也許會把整個分割區弄成一個,再重灌、測試看看效能如何,但是要先確認Instant On跟PowerWiz的驅動跟Utility在哪...


有問題再問吧,摸一下午,脖子好酸,先來吃飯。
2011-10-15 18:13 發佈
我發現買128G版本的SSD硬碟效能明顯比256G SanDisk SSD硬碟效能來的好咧~~~
128G的有達到7.9分 256G的SanDisk卻只有5.9分



128GB的是用SandForce的控制器,應該是差異點。
本身也有使用過Sandisk的SSD,
也有相同的感覺,明明分數不好看,
但是使用起來卻是和其他廠牌的速度沒啥差異,
有時候甚至還比分數好看的SSD反應還要快唷
樓上說的Sandisk SSD是國外買的嗎?台灣好像很少看到?...

nafusica1 wrote:
樓上說的Sandis...(恕刪)


當初intel在推m-SATA時,sandisk也有跟著出類似的東西
好像是叫P4吧,m-SATA介面
使用的感覺就如上面講的
不過那時候容量都偏低,用一陣子後,還是用回2.5"的 X-25
XD
其實個人的感覺,Windows based的系統,大概連續讀寫破200MB/s,再快也沒感覺了,我覺得SF-12XX這種晶片比較剛好,不一定需要到SATA3規格。
我以前也用過SanDisk的SSD, Asus的T91, 給我的印象極差~
慢到快吐血
一樣是Atom的CPU後來改用HP min 2140 (Intel 的SSD)
順到沒話說~~
我買這兩台都有在01發文過
Asus T91 (SanDisk SSD)
HP min 2140(Intel SSD)

Daomo wrote:
本身也有使用過San...(恕刪)

nafusica1 wrote:
如標題...UX31...(恕刪)



所以到底是128的速度真的有比較好嗎?
因為其實win的評價有一定的基礎....吧
還是真如同樓上所說的
其實使用是沒有差異的?

"Shawn Liu Studio" shawnliustudio.com
開箱文應該在同一個主題裡面新增或修改就可以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