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ASUS N53SV 新版I5測試+開箱

最近對筆電的散熱算是小有研究
當然因為自己也想換筆電啦
筆電除了效能很重要 散熱單元的設計也相當重要
如果買低價的I7 導熱管設計的太差 效能還不如I5來的好
所以我挑了這台N53SV~~買之前先做了功課
找到有人把它分解了 於是我就參考了一下他導熱管配置



看起來兩隻導熱管 CPU GPU是分開的
這樣的設計算是不錯的

很多筆電都是2支導熱管 結果把 CPU 和GPU合在一起
這種設計我是比較不喜歡 因為會乎相影響散熱
只要CPU熱 GPG跟著熱 這樣只能看到"笑"能+"熱"能

好啦 廢話不多說 前菜吃完了 開始驗這張圖是不是真的



ASUS和星海2合作 所以有它的標籤也不意外摟


外觀看起來沒啥感覺~~很普通


配件很多~~還有一個星海爭霸2 一天的體驗包 有夠小氣的


主角來嚕~~看起來不算起眼


打開他的內心世界~~還挺有霸氣的!!


哎唷~~上面印的是新的I5-2430M 2.4G TB TO 3.0G
他算是I5-2410M 超小的升級版


筆電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散熱...是酷媽的散熱座~~


原來後面偷偷藏了3顆風散~~風扇很沒力@@ 只能加減用


玩遊戲怎能缺少電競滑鼠~~酷媽滑鼠還不錯用喔~熱鍵多~定位也比我前一顆G5還準


機械式鍵盤也是不可或缺的配備之一


拆阿~~先把RAM加到8G再說~~~一ˊ 兩顆硬碟?


喔喔~不是啦 是剛好手邊多了一顆 死雞 固態混合式硬碟 所以不如把它裝上去



2430M在CPUMARK表現的算是還不錯


3DMARK11 說真的很少用這個來測試


SUPER PI 1M 8M 32M

NB來說這樣的時間 還能接受

最後~~新機不操她一下怎麼行

燒機6分鐘~~CPU溫度來到80
看看GPU還是維持50度~~
由此可見一開場的分解圖片 可信度很高
因為CPU溫度並不會直接影響到GPU
所以GPU的溫度也不會直接影響CPU的溫度
這才是設計...

最後建議大家
往後買筆電建議最好先研究熱導管的設計在下手
以免邊玩邊淦

謝謝收看
2011-10-10 4:27 發佈
可以請問一下是多少錢嗎?

我在澳洲也看到一台N53SV

不過他的配置好像跟大大您的不一樣

CPU: i7-2630QM, 2.0GHz
RAM: 8GB RAM
顯卡: GEFORCE GT540M 2GB
藍光光碟機

kaiden wrote:
可以請問一下是多少錢...(恕刪)


光華商場購入28000
當然是有經過殺價低
一開始老闆是開價29000

狂暴阿偉 wrote:
光華商場購入2800...(恕刪)



那按照我上面所說的規格
澳幣$1000,台幣差不多$30000

應該是很物超所值搂?

因為原價澳幣$1800,台幣差不多$54000
現在正在打折,因為不知道台灣價位,讓我很猶豫...
kaiden wrote:
那按照我上面所說的規...(恕刪)


也不是物超所值~~應該說整體性能上
這台算是不錯的~~
不論是外觀設計 喇叭 硬體上
不過我想應該會有人說ACER的5750G的I7版也才3萬
但我看過他的拆機圖
他導熱館設計不好 是將CPU + GPU 做在一起散熱
ASUS A53系列也是這樣

所以硬是要拿這兩家來比的話 5750G應該是和A53系列來做比較
N53算是比較好的機種!

單然N55的導熱設計更好~~但他I5版一台要近4萬
至於I7版其實就把它加個8千左右就差不多是I7版的價位了

狂暴阿偉 wrote:
最近對筆電的散熱算是...(恕刪)


那得要有人先入手拍張內部照
不然買機時哪有店家會開給人家看過

may.wang. wrote:
那得要有人先入手拍張...(恕刪)


是阿~所以我是先在網路上研究了3台型號後
看過拆機圖
才前往購買
散熱管分開不分開似乎不是重點...能不能上i7感覺比較重要...

sumicom wrote:
散熱管分開不分開似乎...(恕刪)


熱導管分開很重要~~~~~
幾隻卻是還好 重點是設計
有玩桌機超頻 又有換風扇的
應該很容易理解這道理

重點就是設計大於熱導管支數
(當然前提是熱導管支數不能差太多支 或 大小差很多)
樓主沒錯,假如散熱不好,上了i7四核,長時間高強度運作,就能提早發現筆電壽命的極限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