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過去在公司負責採購電腦設備時,筆記型電腦的必備需求是 Windows 專業版及三年保固,放眼市場上的所有機種,除了商務機種或高階機種會搭載,往往在挑選到華碩時,由於筆電產品大多主打家用消費型,所以還需要額外申購 Windows Anytime Upgrade 套件手動升級作業系統,並且加買及上網註冊華碩的延長保固, 這對忙碌的 IT 人士來說,其實是相當不便。
終於去年2010年九月初,華碩針對商用市場再推出其一系列的商務型筆電,主要有適合中大型企業的 B 系列高階產品線,及適合小型企業使用的 P 系列,不僅達到基本訴求,在可靠度、資料安全性及效能上都有所用心。

所以這次藉由好一陣子前,公司所採購進來的 ASUS B53J 做個小小開箱及心得分享。
基本規格如下
中央處理器: Core i5-560M (2.66GHz) Turbo to 3.2GHz
晶片組: Intel QM57
記憶體: DDR3 1066 MHz 2G x 1 (最高8GB)
硬碟: 500G 7200rpm
顯示卡: ATI Mobility Radeon HD5470 DDR3 512MB VRAM 及 Intel HD Graphics
螢幕尺寸: 15.6吋 WXGA 16:9
螢幕解析度: 1366 x 768
光碟機: DVD-Super Multi
無線網路: 802.11 abgn
作業系統: Windows 7 Professional 64 bit (支援XPP)
特殊支援: TPM安全晶片、指紋辨識
保固: 2年全球保固 + 第3年台灣保固、LCD 一個月無亮點保固
▼ 不免俗先來個基本外箱照。
扣除那個華碩膠帶,其實遠遠看很難發現是裝著華碩筆電的紙箱。假使商務機種的筆電紙箱外觀,能跟著目前商用桌上型的外箱設計走,應該會更有一致性。

▼ 老話一句,建議在拆箱前,先從外箱貼紙上的 ITEM 說明,稍微確認採購的主要型號及規格是否正確。

▼ 詳細硬體規格如截圖。

▼ 拆箱過程跳過,直接看相關附件。
在文件的部份,上排為保固說明、華碩還原光碟製作提醒說明、延伸保固說明及保固卡。
中間則是使用說明及擦拭布,Win7 轉換為 XP 教學說明及 ASUS Express Gate 使用手冊。但這邊比較怪的是,ASUS B53J 預設就已經是兩年保固加上一年台灣本地保固,換算起來就已經是三年,但不瞭解為何還是附上了延伸保固說明。有種可能就是裝配流程,還是跟著一般消費機種走。

在光碟的部份,由左至右則是 Win XP Pro 系統還原光碟,近年來華碩出機必附的趨勢 PC-Cillin 防毒軟體,及 XP 和 Win7 Pro x86/x64 工具驅動光碟。
但在這卻沒有看到,過去曾採購的華碩商用桌上型電腦,裡面一定會附的 Nero 9 Essentials、FOQUEST AssetQuest 資產管理軟體、FARSTONE 硬碟克隆專業版備份等軟體。
至於有沒有附的必要呢?我覺得以商用產品線的齊一性來說,華碩應該要附上會比較令人感到專業,而且此機型含燒錄機卻沒有附上燒錄軟體,的確會有點匪夷所思。
▼ Win7轉換為XP教學說明內有中文步驟,這點算很貼心。因為小弟以前遇過他牌手冊只給英文,再好一點則是給簡體中文。(淚)

▼ 近期華碩附贈的筆電包大都是長這型,我個人還蠻喜歡這類簡潔的風格。
不過假使 ASUS Logo 牌可以再明顯一點,我覺得會更好。畢竟有人在外攜帶原廠附贈的筆電包時,等於是另一種對外行銷。當然,我也看過有人背原廠附贈很醜的筆電包,那就真的有點是負面行銷了。

▼ 這部份的設計在考量上,主要讓商務人士使用登機箱時,能將筆電包掛在拉桿上,這點還不錯。

▼ 內袋配置算基本到位,並且還含有一個電源變壓器收納袋。

▼ 雖然規格為 4400mAH, 65Wh,但電池其實也是這次華碩商用筆電的強打特色之一。
上面除了有貼紙明確告知三年保固,並且下重本採用了美國知名大廠 Boston-Power 所生產的 Sonata 長效電池。據說可充放次數高達 900 次,終於比較沒有那種電池就是耗材,不幸半年後壞了就是你人品有問題的感覺。

▼ 變壓器跟隨機附贈的滑鼠。

▼ 變壓器的規格為 19V, 4.74A,90W,華碩90W 的變壓器好像都是這大小。

筆電外觀介紹
▼ 上蓋設計採鋁合金拉絲設計,全機走黑色質感,且在不同面有不同感覺。

▼ 闔上蓋置於桌面。
儘管類似去年熱賣的 U35、U45 所延續之相關系列,但外觀的微折邊設計,使得其仍有獨特的辨識度存在。

▼ 螢幕最大開合角度。
這邊也可以發現,螢幕是小弟較為偏愛的霧面,且螢幕邊框也是採霧面材質。

▼ 轉軸在使用上感覺還頗堅固,而鍵盤面是走黑色金屬質感。

▼ 由於 15 吋機種的面積夠大,理所當然地配置獨立數字鍵盤。
而鍵盤的敲擊感,個人覺得比起華碩的家用市售機更有回饋感些,如果 Enter 鍵不是一字型,應該會更順手。

▼ 在鍵盤面的設計其實很簡潔,沒有太多的功能鍵,主要還是整合至 Fn 組合鍵了。
右上方是一般的電源鍵,左上則配置了 Express Gate / Power4Gear 快捷鍵,還有可自訂功能的 ASUS Scene Switch 及觸控板上鎖鍵。
這邊不瞭解的是,觸控板上鎖功能為何需要特地拉出來做獨立鍵?個人覺得配置靜音鍵,或增加音量調整鍵會更實用些。

▼ 另外,在數字鍵盤的下方,除了常見的規格貼紙外,還能發現這裡配置了指紋辨識器。華碩在配置指紋辨識器的位置時,應該有考量到觸控板及主要敲擊位置。所以將其放置於右下處似乎會有疑慮,但整理 B53J 的這段時間,掌面或手肘誤觸到指紋辨識器的狀況,我的確是不曾發生過。

▼ 觸控板的下方有電腦相關狀態指示燈。

▼ ASUS B53J 右側面
由左至右分別為,無線網路硬體開關、Express Card 擴充槽、eSATA + USB 合一及一個 USB 埠、DVD Super Multi 燒錄機、網路插孔及 Kensington 防盜鎖槽。
機體上有設計 RJ-11 電話插孔,但卻是被封起來的。是否該提供此功能,小弟覺得這問題其實頗為雞肋。

▼ 正面則配置了多合一讀卡機,而右邊則是智慧卡插槽。
或許有人會覺得智慧卡插槽是多此一舉,但在部分知名企業的確會在識別證上加上類似自然人憑證的智慧卡功能,作為外部 VPN 或登入系統的進階驗證。

▼ ASUS B53J 左側面
由左至右,電源插孔配置於此,接著是USB埠、D-SUB 螢幕連接埠、HDMI 連接埠、DisplayPort 連接埠及麥克風、耳機孔。
儘管全機黑化的外觀很有一致性,但是連麥克風、耳機孔也用單一黑色,感覺使用上稍微不便,插入前還需要辨識是否正確。

▼ ASUS B53J 機底照。

▼ 拆下擴充蓋板。
蓋板上方的連接埠,可連接擴充機座(Docking Station)。

▼ 機底可以放置名片做為個人設備的辨識。

▼ 在蓋板底下,可以直接見到的有無線網卡模組、兩根DDR3記憶體插槽、CPU及硬碟。

▼ 再拉近一點。

▼ 在這邊有一個神奇的小洞,並且搭配蓋板上特殊的設計,其實用途就是導水。

▼ ASUS B53J 號稱有 ShockShield 防震的動態感應器,且在硬碟架上還額外貼了緩衝材料,應該多少都再提高了對硬碟的保護。

▼ 或許因為 ASUS B53J 是 15 吋的機種,再加上商務機種堅固耐用的考量,相對厚度也增加許多。

▼ 另外這邊再用 50 元硬幣做尺寸參考。

▼ ASUS B53J 的 CPU-Z 資訊。
在這邊有一個比較令人玩味的,也就是主機板的部份是辨識為 Pegatron Corporation,也就是從華碩分家出來的和碩,不知道是否也代表此機種是由和碩操刀。

▼ ASUS B53J 的 GPU-Z 資訊。
顯卡包含了內建的 Intel HD 及 ATI Mobility Radeon HD5470。據說 B53J 最多可以連接三個螢幕,但可惜小弟沒有這樣的環境能測試給大家看。

▼ 預設搭載了不少軟體。
如果不想要這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推薦另一種變乾淨的方法。使用華碩商務桌上型電腦提供的 Win7 Pro 光碟做還原動作,過程中會請你放該機型的工具及驅動光碟,這個時候請直接跳過,接著系統依舊會做 Win7 預備安裝動作,待最後完成,再放入工具及驅動光碟,並且自訂想安裝的軟體,這樣就會乾淨許多。

▼ 簡單用 Win7 內建的評等功能做數據測試。

總結
綜觀曾經手過華碩的筆電來說,小弟覺得其產品在外觀設計及材質的考量,較偏向於消費市場,要面對商務使用的各種惡劣環境,可能就不這麼符合。
但這次經手到 ASUS B53J,其黑色鋁合金材質且沉穩的外觀雖然不搶眼,但是在功能及配備,的確符合商務機種的需求,不僅預設搭載 Windows 7 專業版,筆電及電池有三年全保固,含TPM安全晶片及指紋辨識,支援智慧卡,硬碟也有防震設計,就連基本的防潑水也做到了。
如果要說建議,小弟覺得華碩的商用筆電應該還有不少進步的空間,除了上面圖文有提到的,還有:
1. 從 LOGO 或外觀再增強其商務感,讓人一眼就知道是華碩的商務機,這也是行銷及展現專業度的方式。
2. 以目前記憶體低迷的價格及用戶實際使用狀況,預載的記憶體至少應該是 4GB 起跳。或者於擴充槽的部份,可以如同 ASUS N53SV 的設計,直接提供高達四組 SO-DIMM。
3. USB 3.0 全系列搭載。
4. 能早日對亞洲市場設計出更為適合的 12 吋商用機種。
最後,回顧一下去年華碩第四季 Focus Group 時,有幸目睹到的商用筆電擴充機座及防潑水展示。
▼ 這是活動簡報中針對擴充機座的介紹。

▼ 擴充機座實體展示。

▼ 背部的IO埠並沒有用顏色做明顯的功能區隔,這部份也稍嫌可惜。

這場介紹商用筆電的議程,最精采的莫過於PM現場大方展示了其防潑水設計。人家有練過,好孩子不要亂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oJwpKjyF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