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拍攝自華碩筆記型電腦九月份型錄第一頁內頁)
自從看過華碩推出新一系列的CULV筆記型電腦時、一起被報導將搭配在UL80與UL50上的”Turbo33”技術之後
我就一直很想試試看所謂的”Turbo33”會有多威猛了
”Turbo33”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將CPU效能提升33%的技術
而華碩也相當自豪的表示在搭配這個技術之後,UL80的SU7300處理器將會比它牌使用SU9400的處理器還來的好
因此也在九月份的NB型錄上標上了SU7300搭配Turbo33之後,是與SU9xxx的CPU同等級的
自從華碩的UL30出現超猛的12小時之後
我就對華碩最近標榜的技術都相當感到疑慮了
「使用時間12小時已經夠OX了,現在居然還來一個SU7300比SU9400好」…我心中剛開始是這麼想的
在偶然的機會剛好有機會借到UL80VT來做測試
經過測試後,Turbo33的效能還真的是好到讓我整個人傻眼
先來說明一下華碩這一次針對UL系列在效能調效下的功夫好了
除了原先的CPU時脈運作之外,另外在新版的BIOS也都提供了0%~5%的CPU超頻
而最新出爐的UL80與UL50則更多出了Turbo33的超頻技術
首先先來看一下單純BIOS超頻的部分吧

開機按F2進到BIOS選項後,按右鍵到第二個”Advanced”,可以看到第一個的下方選項”ASUS Easy Over Clock”

按進”ASUS Easy Over Clock”後就會看到有一個”Normal Mode”,預設是0%
而按下ENTER後則可以做0%~5%的調整
調整到最高的5%後儲存重開機後,進入作業系統內看一下

打開CPU-Z 1.52看一下CPU的狀況
原先800Mhz的外頻已經變成800Mhzx105%=840Mhz了
所以以CPU時脈也從原先最低的1200Mhz變成1260Mhz了
不過這只是最低時脈喔~

配合Intel本身的瞬間超頻技術
再來看一下這個狀態下的最高時脈
挖賽~已經飆高到1680Mhz了
單是這個速度就已經跟原先的1.3Ghz還要高出30%左右的效能了
不過再加上Turbo33之後,保證能讓人大開眼界

還是先從原先的時脈來看好了
這是原先未使用BIOS超頻、也還未使用Turbo33技術的原始最低時脈
維持在1200Mhz的速度

而偶爾最高則會提高到CPU應有的最高時脈1300Mhz的速度
接下來讓我們用Turbo33來解開CPU的封印吧

進到Power4Gear Hybrid的選單內
左下角有一個”效能模式”的字樣
預設是關閉的狀態、然後把滑鼠移到”關閉”的字樣上
用力的點下左鍵吧!

就會出現一個華碩的警告視窗
……………反正就是要啟動Turbo33就是要重開機就對了
“是”就大力給它按下去吧!
不可思議的事情即將發生了.....桌布設定跑掉了!!
沒啦~截圖時設定不小心跑掉了,神奇的事情請見下圖

重開機進系統後,再來看一下CPU-Z吧(拍謝~桌布設定不小心跑掉了)
最低時脈….1600Mhz!!!
真的是讓我驚到了,看一下外頻的部分已經被超到1066Mhz了
正好是裡面裝的DDR III記憶體的時脈

再來看一下最高會跑到多少
2133Mhz!!恐怖等級的速度
已經可以跟一般型筆電的處理器媲美了
超頻超到這麼高
先來看一下Vista的效能指標有沒有什麼改變好了
(下列截圖皆為第一張未開啟Turbo33、第二張已開啟Turbo33)


這個分別是開啟Turbo33前與後的照片
怎麼完全是一模模、一樣樣呢…是Vista的效能指標在耍我
還是華碩的Turbo33在耍我呢?
再繼續往下測下去吧
首先先來看一下PCMARK05的分數


喔喔~有差囉有差囉
開啟Turbo33前後在PCMARK05的總分數就出現明顯的落差了
看一下右邊的細項分數,除了硬碟分數並沒有什麼差距之外,其他分數都起了不小的變化
CPU Score:3230→4317
Memory Score:3198→4061
Graphics Score:4439→4834
看來Turbo33的效能變化真的不小
不過看到顯示分數也提升了,讓我實在感到相當疑惑
雖然說CPU時脈高的確是有提高顯示效能的效果
不過應該不會差到這麼明顯吧
再來測一下3DMARK06的分數吧


分別從開啟Turbo33的前跟後來看
差了一點點、有開啟後分數高了一些
不過這個分數比較符合我心中的估計
PCMARK05測出來差了近一成的分數感覺有點誇張了
再來看一下測試快打旋風4的顯示效能囉


沒想到…開啟Turbo33的前跟後居然可以讓快打旋風4以0.05格的微小差距讓評比從”E”提升到”D”了
Turbo33果然神奇啊~~XD
本文的測試就到這邊告一段落了,這樣是不是可以比較了解Turbo33的效果了呢
不過我對UL80的外型實在是不感興趣,所以就忘了拍外觀了
測完Turbo33把機器還人後才想到說「啊~這樣是不是沒圖沒真相了」
無論如何,還是讓大家參考一下囉
其實我最好奇的還有一項沒有測到
就是在開啟Turbo33跟獨立顯示晶片後的使用時間
侷限於受測時間就來不及測電池的使用時間了
我當然知道華碩自稱的12小時使用時間跟我朋友個個都自稱有30公分是一樣虛無飄渺的
不過還是很好奇超頻超這麼大,那使用時間會不會也急速下降了
當然還是先讚許一下華碩的技術以及研發上勇於突破的精神
但是相對的我也好奇這樣的技術會不會把CULV平台與一般筆電的界線模糊化了
之前我有測試過UL30 SU3500的版本大約可以使用到6~8個小時
我想在類似的電池容量之下、UL80還加上了獨立顯示卡、雙核心、與Turbo33的超頻
想必電量是會被進一步的縮減了
而這樣的縮減、是否會造成一般筆電跟CULV筆電差距越小了呢?
UL80跟華碩一般型筆電的U80外觀實在太像了,兩者的重量華碩又都是標榜在2.1公斤左右,再加上兩者都是雙核心具有獨立顯卡跟燒錄器的機種
然而當UL80經過Turbo33的洗禮之後,UL80與U80效能上的差距就更小了
甚至UL80還有著DDR III記憶體的速度優勢,兩者看起來似乎只有顯示晶片的不同而已
所以如果UL80 在Turbo33+獨立顯示晶片的狀況下無法與U80拉開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的電力差距的話(U80經測試全速約可使用2.5hr左右)
這樣Turbo33的技術加成就似乎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了,這個部分是我會去思考的
不過總而言之、本文就在此告一段落了
畢竟本文只是探討Turbo33的真實實用性,扯得太遠也沒什麼意義
經過實際測試後可以發現
Turbo33在華碩的精心打造之後
的確是可以讓CULV變得更加強猛有力喔
PS:目前華碩除了新版的"U"系列之外(舊的U系列也沒有),其他系列都還沒有搭配鍵盤背光,所以本文提到的"UL"也是沒有的
【本文同步發表於痞客邦部落格"森林裡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