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家中女王曾在市場被推銷一套兒童教材
回家後我覺得沒那個價值
當日去電該業務要求退貨~引用被主動推銷應適用7天猶豫期
當然對方就是百般推拖~甚至該業務主管還來電說教~說這是他們的專業~我不懂~聽他的就對了
於是電訪尋求消保官協助後
決定寄出存證信函
之後消保官會與廠家初步接觸了解狀況並建議對方主動和解
於是對方來電談和解條件
(樓主的買一退一賠一 應在此時提出作為和解條件)
若和解不成~就會進入調解階段
調解不成才走訴訟程序
對方本來是提供一套書作為和解條件
我是堅持要求退貨+全額退費條件做為和解條件
最後我拿回了錢~同時收到了書?!
大概是他們內部沒溝通好吧?還是書已經寄出懶得要回?
總之那套書沒開箱在我家衣櫥裡擺了8~9年了....
不懂怎麼有那麼多爭取自己的權益就是貪婪的想法?
許多熱心專業人士提出法條內容以供參考
或平心而論對此案成立與否 攻守分寸 用詞適當 的建議
相信此等理性的討論是眾網友樂見的
情緒性字眼的批評可以省下(例如:貪婪?取暖?)
要求的內容合不合理自然由和解的兩造OR庭上去判斷
取暖可否~可以請管理員來處理
不是嗎?

連測試機都測不出來的功能還敢貼上認證標籤,老實說品管跟測試到底去哪裡了?
通常上網查資料不外乎→怕買貴、怕買錯、怕買到過期品,有時候也是提防像是兆赫的例子
但是消費者不管自己會不會買貴、買錯、買到過期品,就是勇者一名只聽銷售人員以及看著DM及型號規格來買電腦,結果發現從DM到機器外表都騙了他,那名勇者心情怎麼可能會好

還扯到貪不貪心?如果說有人覺得說「退一賠一」真的是賠太多的話,我也是勉強可以認同啦

不過跟廠商標錯價格有什麼關係?
那些看到價格不正常的網友們有去跟廠商確認過才下訂嗎?有網路上爬過文才下訂嗎?兩碼子的事情吧??
無論結果如何賠償,建議樓主有心經營這塊版圖,讓往後的消費者"用心"爬文的時候,可以看到這一篇文章
讓不懂電腦的人,知道ASUS的劣勢
讓懂電腦的人,知道ASUS的品質
我還滿支持樓主的
因為同樣事情發生在我身上
我可能懂點皮毛 所以知道一些設備是什麼意思
但是我又沒辦法做足功課到知道I5有 但是I7沒有
在購買時 看著廣告和跟銷售人員確認後
我當然理所當然的覺得會有啊
如果提到工作人員或是皇家的IT也提供錯誤資訊
這樣不是ASUS要負責 難道是那些工讀生要負責?
畢竟給工讀生資料的是ASUS
雖然如果賠一加一的違約賠償有點多 (個人認為啦)
但是ASUS主管的處理態度 竟然也只是讓樓主退貨
無條件退貨(七個禮拜或是一個月)的消費制度 已經在很多國家甚至賣場(ex: costco) 行之有年
當然可能因此有人鑽漏洞
不過ASUS也完全沒有提出任何安撫賠償等
例如送個滑鼠鍵盤 或是電腦打八折等(就是不要賺樓主那台的利潤)
他們都不願意
還直接說 那就上法院吧
這樣的電腦公司 只能說讓大家心寒吧
而且也沒看到ASUS因此向購買的道歉 或是全面回收之類的
只能說 樓主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