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與鎳氫電池,都是標榜沒有記憶效應,鎳鎘電池就有。
所謂的記憶效應就是指,上次放電到什麼地方後開始充電,
下次放電就只能放到那裡,然後就會面停止放電(電壓過低,用電元器件無法工作)
鎳氫電池仍然比鋰電池有稍高的記憶效應,
鎳氫電池的自放電也比鋰電池大很多(自放電就是,電池沒有使用,自己慢慢電放掉,或許說漏電比較白話一點)
鋰電池的過度放電,會造成電池心不可恢復的化學反應,
也會因此報廢。
任何充電電池,都有充放電的次數限制,
鋰電池依據正極材料的不同,次數也不同,
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鈷酸鋰正極材料,一般都在300到500次左右。
記住,500次不是說到了500次就沒了,
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是使用時間逐漸下降,
也就是,在500次前就開始下降,到了後面會急速下降,可能用10分鐘就沒電了
綜合以上幾點,NB的電池模組都會在內部加保護電路,(目前NB、手機、PDA幾乎都是鋰電池的天下)
保護電路主要做以下幾件事:
1. 保護電池過度充電,過度充電會造成電池爆炸
2. 保護電池充電速度,充電速度太快,也會造成溫度急速上升,也會爆炸
3. 充電完成,即切斷充電
4. 保護電池放電不至於過度放電,否則會造成電池心的不可恢復的化學反應
5. 放電到某種程度即切斷放電,體現在你的NB上看到的就是自動關機或休眠
使用NB時,如果插著電池,電池本身會因為自放電,
電量到了低於某個程度,又會開啟充電,
充飽了,自己就停止。
問題就在於,電池的壽命是以充放電次數計的,充一點點電就停止,那也算一次,
比如吧,各位使用手機,沒事就充電,充幾分鐘就拿走,
那電池壽命一定很快“壽終正寢”!
所以正確的方式:
1. 除非有要緊的事,否則儘量用到NB自己沒電再開始充,然後一次充滿
2. 沒電的電池不要拿下來放在那裡不管,因為本來就沒什麼電,放在一邊自己慢慢放電,電池就會過度放電
3. 電池一直插在NB上面,如果也會頻繁插外接電源或是偶爾插偶爾不插電源,建議忍一忍,等電池快沒電警告時,再插上電源。
4. 拿下電池時,最好是充飽電的,然後定期充放電一次。
有些新的正極材料標榜可以充放電1000次,但是目前大廠使用的不多,
原因是電池牽涉安全問題,鈷酸鋰已經被使用很久了,已經被整個產業連結受與熟練,
換材料意味著可能有新的風險,國內一家上櫃公司就因此沒生意股票停止交易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