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NVIDIA Optimus技術還真的比想像中的爛(純抱怨)

wei6233 wrote:
我說的吃記憶體是指解碼過程中耗用的記憶體,不是輸出緩衝區。
以下是用3840*2160 29.97FPS YUV420 100Mbps H264壓縮的影片實測的結果:...(恕刪)

了解,可如您所說用NVinspector解開即可。我現在家裡筆電是GTX 860M跟HD4600,播放影片都用內顯的硬解功能,4K沒碰過破圖,我比較想比較的是QSV跟NVEnc硬體轉檔,但目前還沒找到對兩者都提供不錯支援的轉檔程式。但從OBS使用者的評價,QSV還是優於NVEnc。
真的是不會用還牽拖...+1

kao.genius wrote:
講白的就是"不會生,...(恕刪)
結論是現在至少要GF840M才會比內顯快很多,除非要用到獨顯才有的功能如CUDA指令,
不然720M真的沒有什麼優勢,連影片轉檔與4K影片播放都是內顯的比較快又順暢啊!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wei6233 wrote:
不過我仍舊對NVIDIA控制面板的限制感到不解,他認為不需要動用到獨顯而鎖定設定值的軟體不代表大家都不需要。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用內顯HD 4000雖然可以硬解4K影片但是相容性其實還是有點問題,一些流量高的片子在某幾個畫面就是會破圖,如果改用獨顯來解就正常了。而且硬解4K影片是蠻吃記憶體的,用內顯播放的時候就是主記憶體要分出去共享,用獨顯的話則是吃專屬的記憶體所以還有分擔記憶體負荷的優點。所以我認為NVIDIA控制面板應該改成就算覺得不須要用獨顯的軟體那就預設值是內顯就夠了,不要強制鎖定設定值不給改。

頗有同感,有時候就算廣域設定,有些程式仍用內顯
BlueMoon2100 wrote:
不然720M真的沒有什麼優勢,連影片轉檔與4K影片播放都是內顯的比較快又順暢啊!

話說是沒錯,內顯現在有時候反而比獨顯強,但是內顯是一定動用到系統CPU與記憶體,這也是就算獨顯不強,有些吃重的程式也儘量用獨顯跑,系統記憶體就儘量跑簡單的文書等軟體
.展哥. wrote:
內顯現在有時候反而比獨顯強,但是內顯是一定動用到系統CPU與記憶體,這也是就算獨顯不強,有些吃重的程式也儘量用獨顯跑,系統記憶體就儘量跑簡單的文書等軟體...(恕刪)

Intel的內顯可以直接存取處理器的L3快取,如果資料不在快取內,才存取記憶體,且是透過處理器的記憶體控制器管理,兩者頻寬都很高,延遲時間也低,相比之下,必須透過PCI-E存取的獨顯記憶體離處理器更形遙遠,如果獨顯本身不強,通常搭配的記憶體系統不會太好,也就是頻寬不怎麼樣+存取延遲時間又極高,此時實在沒什麼理由拘泥於一定要用獨顯記憶體,畢竟從台北到高雄,搭高鐵即可,何必台北飛到國外再轉機到高雄?

其實個人主要不滿和討厭的是
不少筆電為了標榜個獨顯和獨立顯示記憶體當賣點
硬是搭個差不多甚至不及內顯較能的"獨立"
完全就是把看獨顯就買的消費者當大頭呆,雖然也真的算冤大頭...
Optimus看來是不能關閉內顯,以致連想關內顯不占用主系統記憶體都不見得辦不到
以致獨顯若不夠強於內顯就根本只是掛著多耗電和發熱,頂多就"或許"有時相容性好一點的累贅而已
http://tieba.baidu.com/p/2859219896
而且由於是驅動說得算,有時得用些略麻煩的手段才能強制讓像madVR使用獨顯和其記憶體
如果要用Linux也是個問題
http://magiclen.org/linux-mint-17-vga-driver/
去年想買1.5~2萬正常電壓版CPU的不玩遊戲日常筆電
一大票掛了個X1M/X2M之流看了就討厭...
我想這應該要歸咎Intel硬推自家除了影片應用以外目前還是不怎樣的內顯所導致
也預期就算下一代Intel內顯效能翻倍以上,照樣一堆硬掛垃圾級獨顯當賣點...
nick2009 wrote:
不少筆電為了標榜個獨顯和獨立顯示記憶體當賣點
硬是硬是搭個差不多甚至不及內顯較能的"獨立"
完全就是把看獨顯就買的消費者當大頭呆,雖然也真的算冤大頭

......
也預期就算下一代Intel內顯效能翻倍以上,照樣一堆硬掛垃圾級獨顯當賣點
(恕刪)

您講到重點,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如果消費者還有"反正獨顯就一定好"的迷思,當然就會讓筆電廠商有可趁之機。反之,如果消費者不買單這些硬掛垃圾獨顯的機種,筆電廠商能賣給誰.....

回到內顯+獨顯的應用,如果有硬體遊戲直播的需求,那就讓獨顯負責3D運算、處理器負責遊戲邏輯跟物理運算、內顯QSV/VCE負責直播,各司其職,直播解析度跟位元率也都可以拉高,Youtube上就有一大堆實例分享;我常用的內顯功能是WiDi無線顯示(也會用到QSV)跟QSV轉檔、以及4K硬解,在異構運算年代,如何讓內顯、獨顯、處理器三者分進合擊發揮綜效,才是重點,畢竟獨顯+內顯+處理器綜效,是可以大於同一組獨顯+處理器的。

Luxmark獨顯only:


Luxmark獨顯+處理器:


Luxmark獨顯+內顯+處理器:


nick2009 wrote:
我想這應該要歸咎Intel硬推自家除了影片應用以外目前還是不怎樣的內顯所導致
也預期就算下一代Intel內顯效能翻倍以上,照樣一堆硬掛垃圾級獨顯當賣點.....(恕刪)

寄望內顯的3D效能打敗同一代的高階獨顯,是不切實際的,同一代的高階獨顯永遠可以用相同或甚至差一代的製程+更多的電晶體預算+更多的stream processors數量+額外的散熱機制/供電+高速繪圖專用記憶體例如GDDR5.... ..等等來吃死內顯,這對於APU或是Intel內顯都成立;但相對的,絕大多數消費者卻也沒有一定非要高階獨顯不可的需求,AMD、Intel、Nvidia都有認知到這些實際需求現狀,因此找出共存之道,發揮各自強項跟綜效,才是正解。

如果AMD想用APU完全取代自家獨顯跟NV獨顯、或Intel想用內顯幹掉獨顯、或是AMD/Nvidia想要用獨顯完全殲滅內顯,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nick2009 wrote:
其實個人主要不滿和討厭的是
不少筆電為了標榜個獨顯和獨立顯示記憶體當賣點
硬是搭個差不多甚至不及內顯較能的"獨立"
完全就是把看獨顯就買的消費者當大頭呆,雖然也真的算冤大頭...茶
Optimus看來是不能關閉內顯,以致連想關內顯不占用主系統記憶體都不見得辦不到
以致獨顯若不夠強於內顯就根本只是掛著多耗電和發熱,頂多就"或許"有時相容性好一點的累贅而已
http://tieba.baidu.com/p/2859219896
而且由於是驅動說得算,有時得用些略麻煩的手段才能強制讓像madVR使用獨顯和其記憶體
如果要用Linux也是個問題
http://magiclen.org/linux-mint-17-vga-driver/
去年想買1.5~2萬正常電壓版CPU的不玩遊戲日常筆電
一大票掛了個X1M/X2M之流看了就討厭...
我想這應該要歸咎Intel硬推自家除了影片應用以外目前還是不怎樣的內顯所導致
也預期就算下一代Intel內顯效能翻倍以上,照樣一堆硬掛垃圾級獨顯當賣點...

不只獨顯,現在連CPU也是開始刪減規格

現在很多15吋或17吋的機種也配上i5-XXXXU或是i7-XXXXU的低效能省電型CPU,不懂型號地的消費者看到是i5或i7就覺得賺到了,卻不知型號後面有U是省電版處理器,省電=弱效能買來後玩遊戲開始卡卡的才知道原來上當了
Nvidia Optimus是讓筆電判斷什麼時候需要使用獨顯
什麼時候只要內顯
真正回歸筆電的本質

以往為了追求效能
獨顯越做越肥
耗電量跟著大起來
很多使用者自己也不會去開關獨顯
在使用不吃資源的軟體手動去調整只開內顯
造成無謂電力浪費
有一陣子號稱高效能的電競筆電
卻是又重又肥
攜帶性不便
續航力也只能用個一兩個小時就要找插座
那時候帶筆電外出還要比較哪家店家插座比較多

有時候只是用個office上個網
獨顯卻還開著電池無謂消耗
一般使用者又很少會特別去關獨顯
內顯永遠像桌機閒置
就算是插著市電
但是現在講求節能減碳
不應該過度消耗電力資源

而且你所使用軟體根本用不到顯卡
平面設計軟體內顯就完全夠用
記憶體不夠也有虛擬記憶體雖然慢了些
但也不致於不能用
不少使用者像樓主這樣的心態
筆電一定要獨顯
一定要正常電壓版的CPU
不少批評U系列省電版的CPU
現在CPU效能實在過剩
過剩在那邊空耗電更不是辦法
省電輕薄才是現在筆電主流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