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36上真的可以發現跟之前U系列許多不同的地方。相信購買的人應該可以滿意這次的品質,那扎實的感覺真的有出來了。我想這也多虧A面與C面一體成形的設計,可以減少機器因為多處組裝造成的鬆散感。拿了自己手上的R700和U36相比,在結構上也不輸多少了。但是看了U36的拆機照片,深深覺得日系廠商還是有它厲害的一面。何時,台灣的廠商才會願意追上!!!不是追不上,而是願不願意追上。加油!! 華碩~品牌的經營不是一時的,也不是短視近利的,也許看遠一點,能夠得到得越多。
azzxs wrote:在U36上真的可以發...(恕刪) 拜託好嗎價錢根本不是同一個檔次一直被放在一起比對u36已經是稱讚日機不也是台灣廠商做的怎麼可能做不出來價錢多少而已asus或是acer本來就是切入cp值高的市場而不是走高價路線跟日系品牌的高價路線本來就有所區隔如果asus1台都賣5萬~到底能賣幾台或許你願意買但是整個市場的接受度是如何呢用你說的方法經營品牌只能做利基市場走小眾根本成不了氣候難道日本品牌的品牌是1朝1夕造成的嗎他們都是在全世界幾10年打下的金字招牌耶賣的再貴再沒cp值也會有人願意買單我們哪有這種本錢不先吃下市場將品牌知名度打開怎麼推展品牌要控制價錢在2~3萬的主流價位又要產品具競爭力甚至還要應付消費者拿來跟4~5萬的機器比結構並不是這麼簡單台灣的廠商做包包就算品質跟lv完全不輸根lv賣一樣錢~你會買嗎
awazikat wrote:拜託好嗎價錢根本不是...(恕刪) 我想你誤會我的意思了當然不可能全面性的做一些特殊的東西出來而是要有一些代表作,會讓人深刻印象的產品。而且是實用性大於宣示性的產品。當然主流的戰鬥機種產品一定要有的,看SONY與TOSHIBA不也做了這樣的改變。但是它們依舊有著讓人印象深刻的產品。而且華碩的確是有著一些高單價的產品,並不是都只是便宜的主流機種不是嗎?華碩自己應該也不想只是一昧地走CP值路線吧,不然也不會出這麼多相關類的產品。好像買華碩只是為了CP值購買,明明就有好產品阿。就像你也提到日系廠商花了多久的時間去打下來的市場,相對的華碩也是辦的到的。誰知道三年五年後,整個大環境又變得如何。品牌的經營,也許並不像你我所想的那麼簡單,這些大公司也有自己的思考與走向吧。^^ 謝謝你的回文與指教
awazikat wrote:拜託好嗎價錢根本不是...(恕刪) 有可能啊琉璃工房的東西,也是貴到嚇人不過他也是正國產的品牌,價值已經做出來了ASUS也一直開發精品路線,只是國內的組裝市場太發達,發達到大家覺得CP高就是王道所以極簡設計的風格在北歐一代流行,而且越簡單越貴國產3C的功能面,其實真的不輸國際品牌,不過通常都忽略了外型設計現在開始注重外型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題外話,十幾年前有個服裝品牌叫做USNS,我一直以為是外國品牌,所以崇洋媚外的心態讓我買了很多件後來認識了XXX的女兒,才知道這是他家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