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華碩品質不敢恭維」後續發展~不願屈辱與不願坐視,正式破局!


BRT wrote:
你對iso的定義有...(恕刪)

發票品項已經載明保護貼,而且沒有公司統編,能夠匯入非合約(員工)帳戶,那掏空就太容易了

guo24de3ling21 wrote:
發票品項已經載明保...(恕刪)


有足夠充分的佐證此發票因為伴隨產品品質問題而來, 何難之有?
華碩的iso只有這唯一的程序? 所有其他公司也只有這種iso?

你太小看華碩, 也太小看任何一家公司的主管核決權限了.

無論如何, 謝謝你告訴大家, 這是華碩的標準且唯一的iso.
BRT wrote:
原文和本文我都看完了...(恕刪)


大大分析的更專業。
BRT wrote:
有足夠充分的佐證此...(恕刪)

這是基本會計程序,就算公司對員工夠信任,也要員工簽領禁止背書轉讓支票再轉交客戶,不能由公司直接轉入陌生帳戶。不然甲訂貨500萬,退貨卻給乙,公司就成洗錢幫兇。
樓主的氣憤小弟可以感受到,小弟也曾送修產品遇到類似的問題而爆氣(不是華碩就是了 XD),最後仍以和平收場,正如之前那篇小弟回的,因小弟待過產線、身邊朋友也有在做RD、工程師等職業的,所以很能體會他們的辛苦,就大部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尤其像網友提到核銷經驗這塊真的很有感,大公司什麼沒有,一堆鬼制度搞死人!
舉個例子,小弟學長在一間外銷做很大的公司上班,印象中掛的是經理還副理,有次好像為了30元的費用翻臉,據說是外包的什麼帳款要轉帳要扣30元,但他的請款單是寫剛好的金額,那他說要自己出這30元,不行!退回去重寫重跑流程......
流程好像要跑個幾天,但給外包廠的款好像公司就有拖到了,再下去和對方不好交待......上頭也不管,這是爆點之一,聽說後來又有買工具請款也是要幾天,但眼前就急著要修設備了,他也是自己掏腰包買,最後做沒兩年找個理由離職了,真的很可惜,我學長能文能武的
在職時不管是行銷、PM甚至於維修,制定產線的SOP一手包,最後卻因為一些死規定不爽離開......

講這麼多是覺得很無奈啊,大公司就一堆鬼制搞死人,加上網友說的沒錯,有些事怪第一線人員真的沒用,小弟之前玩魔獸也是遇到幾次BUG搞很久,和客服反應他也只能做到把物品還我、或改別的方式避開,他不是工程師更不是什麼主管,所以為難他們也沒用

只是原以為樓主前面那篇事情應該圓滿落幕了,沒想到結局是這樣的令人遺憾,也希望華碩可以從這次學到教訓

但小弟有話直講,樓主都已經到最後了,結果為了身份證的事加上提供匯款帳號的事想太多,真的有點為難想要解決問題的客服人員了,真的覺得可惜,樓主可以查詢小弟之前有篇羅技Z906的文

原本是簡單隨便開箱,最後卻是小弟抱怨羅技的客服,大致上就是Z906遙控器壞了,加上小弟那幾年根本非羅技不買,不管是鍵盤滑鼠、耳機、喇叭等......且還推薦親朋好友買,結果送修都小弟在處理,最後卻因為送修太多東西被特別關注還被嗆

事後想起來超氣的,我幫你推薦產品,你東西出問題我還幫親朋好友送修,最後換來你跟我說我送修產品太多,產品都要嚴格要求發票等有效購買證明不然有些東西就他們說了算,過保就是過保!

明明產品出不到一年還兩年,怎麼算都不會過保,但小弟沒留發票他們硬凹說沒發票就是沒保!氣到!!!

從那時起小弟很少買羅技的東西了,連推薦也換牌子推了!

相比華碩,小弟真的覺得很好了
guo24de3ling21 wrote:
發票品項已經載明保護...(恕刪)


其實,本來是沒有那張保護貼的發票
12日先收了第1筆電款,才拆機給筆電發票

後來業務說,買了這樣貴的筆電
怎麼不貼保護貼,

問:要多少錢?
回:800!
問:怎麼那麼貴?
回:不然贈品不給,算你500!
( 贈品是華碩一般路由器,誰家沒有呢 )

乖乖給了800,沒開發票!
算了,給業務員小賺。
算了,店家需要省40元。

15日在現場,
店員電聯該如何處理願業務,
兩台有問題,同不同意退貨,業務同意退貨
但是~保護貼的錢我要出,
( 保護貼仍黏在退貨機上,未拆除,沒有不爽要就要破壞取回 )

心想,這筆錢一定要華碩來出,
還是相信業務員與店家是無辜
所以請店家開800元發票
所以保護貼發票開立是15日,不是刻意要黑華碩

所有過程平和,還請店員轉告業務
等華碩這款產品穩定,還會再來買

guo24de3ling21 wrote:
這是基本會計程序,就...(恕刪)


其實沒有理由是客戶已經等快一個月,也耐心多次等待回應

華碩可以先取得二連式發票,
再去找廠商換回三聯式,會計帳可做的更好

確實發票是去年十二月,跨月也跨年
但時間是華碩不處理延誤

如果我來由我公司報銷這筆帳,請華碩負責人的身份証影本寄過來。
華碩會寄嗎?一定是說我太扯了吧!
主要是你要匯帳戶,如果你是領禁止背書轉讓的支票就沒這些麻煩了!
alffu wrote:
自從多年前,各國3c...(恕刪)



天氣很冷我笑了,"自從多年前",這個多年前有超過20年了,各國大廠大企業有在中國大陸設廠的不知凡幾,這個老梗還可以拿出來,華碩品管不周,或客服不願好好處理,或企業內部主管問題,這些都與在大陸製造無關,難道改在日本美國生產就會永遠耐用不出包嗎?我也說個老梗好了,"iphone也是在中國大陸製造的",手機壞了不找蘋果,難道要怪大陸的代工廠?

一家企業文化好不好就看最底層,華碩的品質在某些產品是還不錯,但誰家產品不會出問題的?若遇到奧客,那是一回事,但面對客服問題不好好處理或不會處理、不想處理,實在跟高股價名不相符。
OdinXP wrote:
樓主的氣憤小弟可以感...(恕刪)


原本做設計,為幫一個朋友忙,他是某外商大廠QA經理。所以進入這家大廠生產線當DQA的小主管。
生產線一些經驗與觀念,就在哪建立與學習。其實這些年來,很感謝有這段工廠經驗,對後來對高端產品分析的幫助很大,道理都是一樣。

在生產線末端抽檢,其實是我們部門QA小姐們,也確實生產線小姐們也是最辛苦。生產線產品有發線到問題,有時就是組裝小姐們發現,產品還沒流到QA,就被擋下,要開始解決問題。

當有些產品發現到問題,初步研判不是生產線問題,非領錯料或組裝不佳問題。就要請線上工程師來分析判斷問題原因,下對策改進。

有時異常問題,不是生產線責任,則生產線工程師就會請研發部門工程師,下樓到生產線來看問題與解決問題。

其實整個過程中,各單位都有不同紀錄建立,就是日後可追縱與追查責任歸屬。
生產線還會通知生產線的領班與廠長。QA也要層層通知,視問題大小通報到那個層級,各部門每天都要做不同報告給最高等級的大廠長。
誰都怕一旦刻意隱瞞問題,還是出貨,最怕整批性問題沒抓出或刻意流出,最後國外廠商退貨的賠償與責任。

就本案類似問題來分析,若太明顯的整批性問題。雖然不影響功能,卻會影響公司品質形象與商譽。

當時,工廠除生產自家掛牌商品,還接受國內外大中型以上廠商代工,所以也代工品質要求最高的Apple,西門子則會派檢驗公司在生產線後段再抽檢。
很這種明顯鍵盤上蓋凹陷問題,通常多數會第一個想法怪罪是生產線,但如果不是單一個案,是整批性問題,若不是生產線問題,生產線當然不會扛下屬於~研發部或外廠材料問題。

當然產品瑕疵真正原因都分析出,若沒辦法立即解決與更換鍵盤上蓋(假設有瑕疵的組件進料太多,如一個殼要一百元,一但不能修改就是報廢),那就是幾個相關高階部門大主管開會商量,看由那一個更高階的來決定,這就是誰說Go,誰就要扛下。

生產線問題,廠長關切要QA小姐放過,或是生產線不認責任要DQA放過,凡生產問題不管解決沒,都必須寫日報表與Email,下班前cc給相關部門主管通知留証,把問題「丟」出來 ( 其實是讓能解決問題的人來解決,不要不當掩飾 )。

應該是可以用另一個螺絲來解決 ( 但需數日後,待料就是面臨先停線 ),但如果是因為每日產能與排生產時程壓力,決定就是讓它Go,其實就是犯了大錯。這一切都有記錄可查出,別說華碩不是ISO認證工廠。

真正這種四大蓋問題,應該是研發部~機構設計與研發部的品保要先在試作機時發現到,所以後我來調到過研發部品保(機構)~檢驗研發中產品,目的是debug,剛開始寫出bugs list是一堆,後來改進越來越少,就是要解決日後產品,不要沒發現問題,賣給消費者,讓顧客找出問題就麻煩。

若是類似本案,可能的推測這應該是研發設計出了問題,按圖製造就不是供應商責任,就是自家廠來扛錯誤,否則退貨給供應商換新最簡單也明確,耽誤生產也是供應商要扛。

再次感謝您的提醒,其實知道不是生產線的問題,生產線對於明顯外觀問題還繼續製造,那真是上面的問題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