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魂 wrote:
統計應該要在同一個水平上面(恕刪)
讀讀甚麼是統計學就好了,不要亂說,以你所說10萬和100萬產量不同是"豪無意思",因為現實就是"10萬"的廠沒變"100萬",
消費者大多一次買幾台而己,除非你一次下單一百萬才要理會吧,這在工程學上是產能 "capability"上能否 "in-control" 是另一種東西。
只要Sample大到一個地步,Sample足夠Random,抽查量就沒關係了,Consumer Reports 怎樣都比廠商或那些收廠商錢做的商業公司調查權威吧,
人家有詳細報告數據不過要付費呢,而且調查很簡單 "訪問消費者的舊筆電三年內有沒有壞"。
沒有統計是百分百準確的,這調查本來就應和 "一般民調"一樣好了(民調也可以很多操作),
沒有本質分別, Brand就是分類,
這個調查其他因素不變只管品牌,這個調查是不用理會你一間廠商有十種產品,另一間有百種產品,
只管品牌好了(消費者買東西也不會理會有幾多種產品,只理會到手產品)。
還亂說拿50和100個Sample來說,天知Sample太小是沒結論,八萬Sample還不夠推 ?還說學過"統計學"

我訪問百台當然不夠,但
我訪問五千台良率就夠推廠商生產全部的良率,和另一間訪問三千台都夠推廠商生產全部的良率,因為Sample Size夠大了,
記住還要其他因素不變,不要突然去亂說假如甚麼產能向上良率不同,這個調查沒去推未來情況,人家只是在調查之前賣的東西。
內文搜尋

X